曾新++曾昭鹏++曹光杰++赵鹏飞
摘要:指出了绿色大学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现象。建设绿色大学是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低碳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需要。提出了绿色大学的主要建设领域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和绿色文化等方面。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绿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7703
1绿色大学内涵
绿色大学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即大学在实现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功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有生态素养人才为核心,在学校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的整体水平。绿色大学建设是全球生态环境和和社会问题复杂变化对于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大学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必须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外绿色大学探索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西方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大学在提高人们的环境素养的重要功能日渐被重视,绿色大学的概念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在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国外形成了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一批典型案例。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最早起源于1998年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活动。在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又涌现出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一大批近200个绿色大学建设典型。
绿色大学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通过绿色大学创建,开展绿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环境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素养,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绿色大学创建的必要性
2.1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人类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扰动急剧加强,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生态灾难等,这些生態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甚至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最为典型的是从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一系列的商讨谈判,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最终在气候变化上达成一致,然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将仍然任重而道远,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所有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宣言和文件,都强调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体系里最富有创造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2.2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需要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我国早在1994年就制定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环境保护两大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迫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与科技支撑,需要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发展。
2.3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校舍面积快速增长,大学生数量增长更快。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仍在稳步增长之中。2015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0.4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8076万m2,高校建筑面积约占城镇建筑面积的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多、城镇人口的4%。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密集区,也是耗能耗水的大户,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45所高校能耗和水消费数据统计测算,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2 t,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95倍;人均年能耗0.775t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32倍,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节约型绿色大学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
2.4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大学是文明传承的中心,后工业社会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很多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素养就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文化水平,而且还包含潜在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生态观念等。看一个大学生是否文明,不仅要看他对人、对社会的态度,还要看他对待自然界也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态度。一个生态素养低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是不健全的。只有通过绿色教育的熏陶,才能使大学生成为既懂得科学技术又具备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爱自然的健全人格人才,从而影响和提高社会其他群体的素质。
3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领域
关于绿色大学建设,国内很多高校都做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3.1绿色教育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以“绿色教育”观念来构筑课程体系,全方位对大学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清华大学在绿色大学创建中,开设了面向全校的限定性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此课程教材由钱易、唐孝炎院士亲自编写,并被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在全国产生了极好的示范效应。又如山东大学在绿色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开展的环境类公共选修课有22门之多,覆盖面广、类型丰富,满足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要。
另外、让学生走出課堂、走向社会,进行环境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素材可谓丰富多彩,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节日进行有关宣传活动,也可以针对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社会调研,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还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社区、中小学、企业等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
3.2绿色科研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使命,大学是新思想、新知识的发源地,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绿色大学的创建,除了搞好绿色教育,还要鼓励广大师生努力探索绿色、低碳、环保的科研新领域。要在科研工作中大力弘扬绿色文化、提倡绿色科研、推动绿色创新,促进绿色科研成果的产出。
对于不同性质的大学,在绿色科研的方向上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在科研中可以多一些“硬科学”方面的科研,如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研究,全球、全国或区域重点的环境问题的治理研究,比如雾霾的治理、水土污染的治理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软科学问题的研究,如环境法规的研究等。而对于以文科见长的大学,则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合进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3.3绿色服务
不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文化传承,大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大学以服务社会求得社会支持,从而为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找到最好的支撑和理由。如果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个轮子,那么社会服务功能就是驱动轮,因为大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大学也早已走出象牙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时刻与社会各界保持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大学正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努力把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3.4绿色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使绿色校园起到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绿色校园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绿化美化等生态建设、节能型校园建设等相对显性的建设工程,也是绿色大学建设比较浅层次的建设,同时也是最容易被认可的部分。绿色校园建设应当综合运用和展示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绿色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社区,一个推广环境新技术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在绿色校园中可以随处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氛围,使全校师生员工及社区群众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在学生离开学校后,就像绿色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在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
3.5绿色文化
和绿色校园以硬件建设为主相对应,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大学的绿色校园文化,主要是无形的非物质的范畴,主要包括一个大学的办学目标、价值观、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等。绿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嵌入到大学建设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努力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绿色文化氛围,使人置身其中,潜移默化、不由自主地受到教育,赋予校园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大学生,是绿色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启鹏.山东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D].济南:山东大学,2015.
[2]张凤昌.践行科学发展创建“绿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3):14~16.
[3]崔志宽,李建龙,李卉,等.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J].绿色科技,2013(7):3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