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敏 师旭亮 赵润生 韩爱丽 冯贞梅 沙海鹏(石家庄 050200)
河北中医学院
教学改革
中医院校ESP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王雪敏 师旭亮 赵润生 韩爱丽△冯贞梅 沙海鹏(石家庄 050200)
河北中医学院
基于分析国内中医高等院校ESP 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ESP 教材的建设应注重理论研究,应以学生为中心,对ESP教材进行评估,注重需求分析,在选材中着重考虑真实性、层次性等ESP 教材建设原则。
ESP;中医院校;教材建设;评估标准;问题与对策;理论研究;真实性;层次性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一般翻译为“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计算机英语和医学英语等均属于这一范畴。教材作为教学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大纲的具体的、客观的体现,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材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学习效果。[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高质量的ESP教材是构建高水平ESP教学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ESP教材建设与基础英语教材建设相比,明显滞后。[2]近些年来,中医英语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教材不但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种类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医ESP教材评价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1.1 缺乏理论研究指导 目前,医学类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归根结底,是ESP概念的混淆。可以说,我国目前出版的多数专业英语教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ESP 教材,而是双语教材(Bilingual textbook),这种现象出现的真正原因是我国外语界缺少对ESP理论及其发展的研究,而反过来,这种伪ESP 的教材使英语教师产生了某些误解和担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ESP在我国的发展。[3]目前有几十种中医英语教材出版,这对中医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于这些教材本身,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在教材的编写上也没有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反思。[4]在专业英语教学,既不是“语言课”也不是“专业课”,单纯的教授某一方面,都不是合适的教材类型。在中医ESP课上,有的教材太注重语言,除了课文的内容是有关中医题材外,教学的方向仍然是大学英语的拓展。而有的教材又太注重专业知识,把ESP课上成了专业课,这应该是双语教学的任务。这种ESP概念的混淆最终也导致了部分教材语言和知识比例的失调。
1.2 缺乏教材评估
1.2.1 教材难度控制不当——缺乏对学习者原有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的评估:目前的ESP 教材难易程度出现两极化——有些教材的主要材料来源于英文原版书籍,最大的特点是太难,太深;而有些教材是普通英语和专业词汇的机械组合,特点是太易,太浅。其根本原因是ESP教师在选教材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5]另外,目前多数中医院校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均开设了中医专业英语课程,但目前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缺少层次化。
1.2.2 教材布局不合理,未考虑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缺乏对教材本身布局的评估:英语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专业英语的教材也应该对这几大方面全面覆盖。目前中医院校的ESP教材还是以精读为主,翻译和写作为辅,听说教材少之又少。有限的几本涵盖听说单元的教材,其内容偏难,大多数学生感觉跟不上,可操作性差。
1.2.3 教材选材有待规范和拓展,教材未能全面体现真实性原则——缺乏对教材内容真实性、操作性的评估:国内中医ESP教材所选文章多数为中文中医学教材的英译文,内容以中医基础知识为主(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针推等)。这些英译文的语言常常不够地道。还有一些中医英语教材材料选自国外原版著作、报刊等,语言地道,但存在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足的情况。
2.1 加强ESP教材的理论研究,明确ESP的功能定位,使教材语言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理论研究是教材编写的基础,如:素材的选取、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把握等,它决定着教材的内容和方向,是教材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英国鲁顿大学(University of Luton)具有培养“第二语言教材建设学”(L2 Materials Development)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该大学成立了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教材发展协会,其会刊《Folio》为教材建设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6]目前,在国内的中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ESP教师师资匮乏的现象,ESP教师身兼教学和科研两个角色。作为教学人员,他们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课程的评估者,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科研人员,他们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了解从学习者的角度认识外语教材,了解从选材的角度评价外语教材。所以,要想加强ESP教材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中医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就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ESP的核心是特定专业或行业领域里的使用的语言,比如专业词汇和术语、特定的句型句法,规范的篇章和体裁,特别是学术交际技能和策略,这也正是 ESP 的发展趋势——从专门用途语言转向了专门用途交际。[7]合理的ESP教材应该是语言和专业内容的有机结合,选材难度适中,教材所反映的语言水平和技巧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2 对教材进行系统的评估
2.2.1 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分析为前提,控制教材难度——对学习者原有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评估:需求分析是编写教材的前提。ESP任务应具有挑战性但不能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8]教材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ESP教学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的学生,因此ESP教材建设必须要考虑当前学生的个人需求,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访谈、问卷等),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现有的水平、对ESP课程有何期待等,从而为编者提供教材使用者的需求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和设计教学任务。由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编写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保证了教材难度适中,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具体到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材应根据中医本科、硕士、博士3个不同层次,编写不同难度的教材, 使学生在不同阶段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既有利于培养中医学生在中医领域的实际交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掌握中医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对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2.2.2 以学生为中心,编制医学英语全面的立体化教材,考虑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对教材本身布局的评估:以我校为例,学生入学后,要先学习3个学期的大学英语,一个学期的英语文化,然后再进入2个学期的专业英语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参加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专业英语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中医英语教材多侧重阅读,选材也大多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英文翻译,课后配备的练习以翻译为主,这样的教材根本不能满足中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立体化教材——集纸质书本、PPT课件、微课、慕课、各交流平台于一体,教学中有大量的音频、视频的信息输入。这样的现代化教材有力推动了教改目标的实现,改变以教师主导转向由学生主导的教学过程。立体化教材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而且还能够保证输出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选择学习素材,比如国际上最新的医学事件、医学动态以及研究进展,一方面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医学界的发展、现状、趋势,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用英语语言进行相关专业的学术表达。总之,要想把传统的ESP教学模式,即填鸭式灌输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互活动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ESP教材建设是ESP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2.2.3 规范和拓展教材选材,尊重版权,建设“中医ESP语料库”:真实性是教材的关键,中医学是门严谨的科学,相应的ESP教材的选材也必须严谨、规范。材料的来源需要是权威的机构和媒体,能反映中医临床、科研等题材的真实内容:(1)可以从近年来国内外普遍流行的各种英文版本的中医学教材来选择素材,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编译者的行文风格和翻译理念,学习用更纯正更准确的英语进行学术表达,摆脱普遍存在而又不自知的中式英语,也增加了学生对中医学的理解与应用,对其从事中医学研究有所启示,同时也为顺应时代潮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中医文化走向世界。(2)国外权威机构或媒体上发布的反映国内外中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等;(3)在选材上要涵盖不同的文体,无论是英语原版教材、文选、论著,还是报刊、杂志等,让学生从不同文体不同形式的材料中学习中医学领域的相关词汇、表达方式、翻译原则及方法,阅读专业文献,从而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等;(4)建设“中医ESP语料库”。目前,国内外已出版了不少相关工具书,也公布了数个标准化方案。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还没有一部权威的国际标准,只是某些地区、某些领域的所谓标准,比如2007年WHO西太区、世中联等制定的有关传统中医药的国际标准, 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国标,也没能获得业内专业人员,特别是中医学专业人员的普遍认可。2017年的《ISO18662-1:2017中医药-术语-第一部分中药材术语》,是个好的开端,但也还是局限于中药材的英译。多种标准的制定虽然暂时缓和了中医英译的混乱现象,但是也降低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惑,这也是标准化统一工作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中医ESP语料库的建设,对中医术语标准化和编写“中医英语”教材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医英语语料库”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英文译语及其出现频率,教材编写者可以根据目标语的使用频率选材、编写教参(主要探讨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使教材更具代表性、实用性、时效性;也可根据不同中医术语的出现频率,编写“中医英语”阶梯式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大纲,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1]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材料要标明选材来源,尊重版权,强化版权意识。
中医ESP课程是中医院校大学英语的提高课程,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对于培养中医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教材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阻碍了中医ESP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ESP教材的理论研究,明确ESP的功能定位,使教材语言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并对学习者原有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评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分析为前提,控制教材难度;规范和拓展教材选材,尊重版权,建设“中医ESP语料库”将对ESP教材建设具有建设性意义。
[1] 兰凤利,丁年青.中医英语学科建设的重点是教材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96-97
[2] 王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50 年:现状与趋势——《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新方向》评介[J].外语界,2012(6):90-94
[3] 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 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1-4
[4] 沙珊珊,都立澜,叶若舟.近十年国内中医英语教材评价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92-96
[5] 董月琳.英语专业ESP教材建设中的困境及反思探讨[J].英语广场,2016(12):102-103
[6] 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4):66-71
[7] 黄大网,南佐民,王文斌.专门用途英语到专门用途交际: 超越文本描写[J].中国ESP 研究,2010(1) : 17-25
[8] Candlin C, Edelhoff C. Challenges: Teacher’s Guide[M].London: Longman, 1982.122-124
(2017-08-11 收稿)
G423.3
A
1007-5615(2017)05-0062-03
*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传播研究项目:No.170222;河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 No.SD161044
△ 河北省教育厅(石家庄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