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万兴
摘 要:学习古诗,要先充分了解诗人以及他生活的年代,了解诗人当时的心理状态,才能真正了解古诗,才能学好古诗。
关键词:意境;生活;兴趣
古诗作为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至今都让我们津津乐道。但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小学生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差。再者,古诗的语言是古汉语,对现代人来说理解起来难度确实不小,古诗又具备诗的特点,为了追求韵律美,必须按照一定的平仄格式和韵脚来填写,这就使古诗的语言更加浓缩简洁,常常用几个字就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更增加了教学难度。
事情总有两面性,古诗语言简练,难以理解,但它却朗朗上口,易读易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要遵循这一特点,还原古诗的原意,让学生充分理解诗人的意图,感受并欣赏到它这一独特的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所在,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想象,充分去理解古诗创设的意境。
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呢?
要走进古诗的意境,我们首先要走进诗人的生活,只有走进了诗人的生活,我们才能走进诗人的心里,只有走进诗人的心里,我们才能了解诗人的诗,只有了解了诗人的诗,我们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创设诗的意境,这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诗的这种独特的美。
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常常有一个误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那几行诗上,不厌其烦地让孩子去背诵、去默写,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去背诵默写古诗的译文,使学生学习古诗成了痛苦的煎熬,我曾经不只一次地听孩子们抱怨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些破东西,害得我们还得学呀、背呀、写呀的,太可恨了,虽说童言无忌,听似几句笑话,但心里不免有些酸楚,慷慨悲歌的诗人在孩子的眼里成了给人无缘无故增加负担的坏蛋,那些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成了孩子们眼里的破东西,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诗词教学中的失败。
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时不能整节课只围绕着那几句诗没完没了,我们一定要把这首诗放回到诗人的生活中,用诗人的生活来理解诗,用诗再进一步去理解诗人的心理,这就把诗和诗人充分联系到了一起,给枯燥的古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这样我们讲解起来才能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才能得心應手。
比如,在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们就一定要把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简历讲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这首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深有感触,我边讲解边播放了幻灯片,让学生亲眼目睹盛唐时社会经济空前的繁荣,人民的生活空前富足,只因安史之乱,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大唐一下子变得千疮百孔,人民的生活贫困不堪。前后两张幻灯片一对比,学生一下就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反差,从而了解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再从杜甫的生平入手,让学生了解一下安史之乱给诗人带来的巨大伤害,在整个安史之乱过程中,诗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有时甚至要挨饿受冻,多少次诗人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学生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当诗人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时的那种欣喜若狂的表现了。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从此可以安居乐业了,百姓的生活从此也有所好转了,一想到这些,诗人不禁涕泪满衣。从四川的剑门关到河南洛阳那么遥远的路途在诗人眼里似乎一下子就能到达,迢迢千里,诗人只用了两句,点了一下途经路线,就轻松到了洛阳的家中,可见当时诗人的那种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这样把诗人的生活和诗人的心情充分融合到他的诗中,诗来源于诗人的生活,诗人的生活又汇成了诗。学生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中去学习古诗,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有了兴趣,他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努力地去学习。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写景诗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或政治斗争不能深入地去理解,所以在小学课本中选择的古诗大部分都是写景诗,对于这类诗,我先从景物下手,让学生先观赏景物,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袁枚的《所见》这首诗时,学生对牧童骑着黄牛这件事比较陌生,这在古时司空见惯的一个小生活场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因为放牛这件事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就连活牛都很少见,更不要说放牛。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多个幻灯片来重现古时的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影像,这样对于他理解和记忆这首诗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对于牧童为了捕蝉,突然站住不出声的这一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可以大力渲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孩子们就和牧童一起分享了这份童年的欢乐,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并理解了这首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介绍诗人和时代背景。切不可走形式主义,照本宣科,敷衍了事,把诗和诗人脱离开来,为学诗而学诗。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诗人产生共鸣,古诗教学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课堂也会像其他课堂一样妙趣横生。
这就是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但愿通过我们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祖国的这一文化瑰宝能发扬光大。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