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不断把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向我们自己脚下的热土——东阿古鎮。
作为语文教师,我清醒地发现,东阿古镇的山山水水正是一本打开的鲜活生动的语文学习用书。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断与学生一起沉醉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中。
一、身临其境,再燃诗情
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之,吟之,学生浮想联翩,深深陶醉于其优美意境中。我们古镇的山山水水其实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让学生身临其境,定能收诗情大发之奇效。例如,我组织文学社的学生去参观杜甫曾光顾过的石门山时,我和学生惊喜地发现,在石门古隧道的开口处,路北侧,有一棵松树深深扎根于岩石缝隙中,曲曲盘旋,迎风挺立。见此意境,我不由灵机一动,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诗句赞美眼前的劲松。岂料学生早有会意,脱口吟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文来,听到优美的诗句回想在山谷中,我不由为学生的精彩表现叫好。更巧合的是,路南侧还有一棵苍老的大榆树,此时正值深秋,黄叶落尽,在大榆树的枝杈分明有一个乌鸦窝。见此情景,学生不待我点拨,又一次诗情勃发:“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此情此景,让我深有感触:引导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用诗意盎然的慧眼追寻这些身边的语文资源,这样的教学方式正是最好的情景教学。
二、旁征博引,质疑思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寻名人足迹,走好人生路”主题活动。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对与古镇有关的黄石公和曹植,学生提出了自己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同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赵承凤所主张的黄石公是东阿古镇魏院人这一观点,一种认同黄石公其实是张良杜撰的人物这一观点;对于曹植墓内有无珍宝,学生也形成了有和无两种观点。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双方通过请教老师、查找资料、向文化站人员请教等途径,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向对方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旁征博引,质疑思辨,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吹拉弹唱,好戏一台
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关于永济桥的研究”这一课题活动中,自行结合组成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明确分工,擅长美术的学生负责临摹桥两侧精美的图案,擅长数学的学生则细细测量桥的长宽高,擅长写作的学生则用优美语言赞赏所看到的石栏两侧活灵活现的狮子、猴子,喜欢摄影的则不断调整角度,拍下了永济桥的美景。展示课上,这些学生有的操作电脑展示相关图表和照片,有的声情并茂背诵歌咏永济桥的诗句,有的则条理清晰汇报研究方案和成果。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与精彩表现,既让老师满意,更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到合作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四、课内课外,穿针引线
对有价值的课外资源,如能结合教学时间、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地方课程资源与课本资源的整合,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弥补课本资源的不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观察、想象、思维、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习惯,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内化、生成、运用的效果。
1.课前导入引用乡土资源
毫无疑问,经过选取的语文课本内容很生动,但有的内容学生没经历过,没有感受过,所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其概念是模糊的,陌生的。如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晏子治理东阿古镇的故事,不但缩小了古人晏子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感,备感亲切,而且激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晏子的求知欲,为本文学习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2.课中学习穿插乡土资源
执教《伯牙绝弦》时,我引导学生体验俞伯牙和钟子期可贵的友情,但从学生的表情中明显感觉到他们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于是我结合少岱山上的管仲亭,娓娓动听向学生讲述管鲍之交的真实故事,学生大为动容,我也深感此课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总算得以达成。
3.课后实践体验乡土资源
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内容理解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实践,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加以佐证。例如,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有对卢沟桥狮子的精彩描写,为了让他们更直观欣赏这些狮子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我布置了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课下去观察学校附近永济桥的狮子,既让学生消化巩固课堂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综上所述,文章为案头之山水,山水为地上之文章。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着眼于盘活学生家乡故土的山光物态,我们的语文教学肯定能让师生共享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美景。
参考文献:
[1]张平.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二次开发的方法举隅[J].新课程(小学),2008(12).
[2]李娟.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刍议[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