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课程式教育的新探索

2017-02-28 15:20王琳党敬华
商情 2016年50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高职英语

王琳 党敬华

[摘要]:无论是普通高等英语教育,还是高职英语教育,离开了语言学习环境,离开了社会需求的前提,要搞好英语教学是很难行得通的。由于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定,高职英语教育是一个受社会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特殊学科。从目前的学生掌握情况来看:真正能够把英语学扎实,并能自如地用于工作中的却为数不多。因此,如果忽视了学习动机、社会需求、语言环境这三个因素,再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只是一句空话,至少是事倍功半。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基于工作过程怎样才能把理论教学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实践教学工作中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探讨的焦点。本文旨在从英语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化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课程设计 场景主题教学

大家熟悉的分科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等,整套系统都是19世纪确立下来的,已经使用了快200年,为当时做出了贡献,但目前需要已不再相同,我们需要适合21世纪的教育体制。

我们好像从来没去怀疑过,分科教育这件事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回头想想,这个分科教育方式,似乎并不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认识现象的最自然方式。取代独立的学科,学生将在跨学科的架构上研读“事件”和“现象”。

举一个例子,由“在咖啡厅工作”的课程“WorkinginaCafe”,学生将会吸收关于英语、经济、和沟通技巧的整套知识。

把学生的认知作为教育核心,而非传授的教学内容。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多大的根本性改变。从此,学校教育不再是数学、物理和化学,而是如何帮助学生,认知并形成自己的主见。例如:1.询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对以雅典城邦、斯巴达为代表的文化历史感兴趣的,另一组则是对以希腊神话、奥林匹斯等神话故事着迷的;2.在两个组内,让孩子自由讨论产生组长,产生想要研究的话题;3.汇报想要研究的话题,考虑具体的方法、路径和形成方案,制订学习时间表;4.教师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按规定时间,学生交付学习的发现成果报告,并与大家进行分享,学生互相评分,教师仅充当裁判,评分包括自评20%,他人评分80%。

传统的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形式也将改变,学生将不再坐在学校的书桌之后,并焦虑地等待被点名到回答问题。取而代之的,他们将在小团体中共同努力并讨论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多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参与教学,而不是以前的掌控者。

一、课程设计理念

在进行英语课程的设计时,落实“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着重“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课程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场景教学为主体的工学结合高职课程模式。积极与本专业相关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英语课程内容选择时,遵循“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岗位需求,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理念,确定适合该课程具体的学习情境。主要体现:

职业能力和素养分析:通过和在相关岗位工作的毕业生、相关领导座谈,讨论企业优秀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确定课程学习完后,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知识及素质目标。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实现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的创新。

二、课程实施

英语课程内容应打破传统的单词、句型、语法、文章等千篇一律的格式,设计为每一个跟专业岗位相符的单元模块。在场景的制定过程中,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综合,符合学生的認知规律,融教学做为一体,教中学,学中做,并且涵盖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理解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实用能力为主线,基础知识和岗位实用知识训练紧密结合,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展开实训。

场景主题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项目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然后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完成任务。

1.情境式、启发式教学

在引入课题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例子,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理论知识过于枯燥,在与实际行业工作相符的特定情境下引导学生、让学生贴近岗位工作任务,培养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利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注重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与学生就业岗位挂钩,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更具职业导向性和时效性。

2.课程实施保障

为了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要有配套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真正的生产过程实训。全仿真的实训室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师生进行职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经验,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充分利用校外合作企业,进行真实的项目实训,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教学评价体系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笔试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然就不科学了,除了注重综合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两结合的项目积分多元考核的方法,第一个结合是对每个学习任务采用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给定。第二个结合是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考核和在企业的综合实践考核相结合。通过多角度的考核更能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突出实用性,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够培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4(5.

[2]余祖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

2007(7).

[5]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高职英语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