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媛+张继宏+鲁跃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外科收治的200例腹部手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疼痛护理方法,记录、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及满意程度等指标,选取Prince-Henry评分方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经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行为干预,能够减轻患者腹部手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 行为干预; 腹部手术; 疼痛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82-03
腹部手术为一种创伤性手术,会损伤相关组织,释放出许多炎症疼痛物質,刺激人体神经,最终导致疼痛。对机体造成的组织损伤不仅包括皮肤,还会累及到肌肉组织、器官等,各种组织损伤会引发术后疼痛。在术后临床护理中,疼痛已经成为在呼吸、体温、血压、脉搏四大机体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1]。如果对术后疼痛的控制、护理不妥当,会影响患者的术后睡眠、呼吸及血压等,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2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行为干预护理和常规术后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结果,发现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
20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包括男61例,女39例,年龄28~70岁,
平均(49.1±1.6)岁;对照组包括男60例,女40例,年龄26~70岁,平均(48.3±1.4)岁。腹部手术类型包括:51例阑尾炎手术,45例胃癌手术,39例结肠直肠手术,36例胆囊切除手术,29例其他手术。患者职业包括:62例为农民,59例为工人,44例为干部,35例为学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内脏器官类疾病,可以配合本次研究工作。两组患者均为本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腹部手术后护理措施,手术完成后护理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术后感染等状况,如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引导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识。多数患者常常认为手术所造成的疼痛无法避免,主观上想使用止痛药来解决疼痛问题,但止痛药副作用较大且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护理人员应首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的原因、机制及后果,才可以更好的在护理中进行行为干预。(2)对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疼痛属于一种由生理、心理等引起的一系列复杂反应,腹部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术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手术创口疼痛。护理人员需按照个人病情、情绪等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患者进行真诚的沟通,耐心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3)时刻观察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手术创口是否发生感染、出血等状况,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待术后病情稳定后,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以减少创口的张力。(4)进行其他活动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性格、情绪、个人喜好、及生活态度、习惯等,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患者心态、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比如听一些较为宁静、舒缓的音乐,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得以调节,最终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5)创造一个利于缓解疼痛的病房环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调整病房的温度及湿度,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舒缓,同时需要注意避免在白天或者夜晚有光线直射患者脸部。(6)对患者实施按摩、松弛疗法减轻疼痛[2]。用掌根、手指、手掌及鱼际对患者四肢肌肉进行按摩,让患者保持四肢放松,按摩动作应轻缓、有节律,3次/d,每次按摩15~20 min;或进行松弛治疗,引导患者对全身肌肉进行放松,由头部-颈部-胸腹部-腰部-大腿-小腿-双脚循序放松,引导患者进行舒适频率的深呼吸,闭目养神,想象自己处在一个宁静、轻缓的环境之中,3次/d,每次保持15~20 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睡眠质量、对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其中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价采用Prince-Henry评分方法[3],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胸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通过手势表达疼痛程度的训练,0~4分共5级,具体如下:Ⅰ级0分:咳嗽时毫无痛感;Ⅱ级1分:仅咳嗽时有疼痛;Ⅲ级2分:静息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才有疼痛;Ⅳ级3分:安静时有较轻疼痛,可以忍受;Ⅴ级4分:安静时有强烈疼痛,无法忍受。
术后睡眠质量的评价方法采取指数问卷,包括七项:睡眠质量、时间、效率、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助睡药物及白天功能,各占0~3分,睡眠质量与得分成反比。
护理满意程度的评价:在术后1周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患者对工作称赞为满意,基本满足患者需要为一般,工作不足患者有所不满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使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总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睡眠質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级别主要为Ⅰ、Ⅱ级,而对照组则Ⅲ、Ⅳ、Ⅴ级居多,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外科手术对患者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腹部手术由于损伤内部组织而使患者产生疼痛,造成不适。腹部手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为手术创口和内脏组织受到损伤而导致的疼痛,它属于人体受到手术创伤刺激后的一种生理反应[4]。在传统的术后疼痛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在多数情况下,常常是仅执行医嘱,未采取其他的护理干预,没有注重术后疼痛护理的重要性[5]。本次研究以探讨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发现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在术后疼痛护理中实施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首先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疼痛,增加患者耐受、克服疼痛的信心,患者对疼痛认识欠缺,多数会想通过止痛药来解决,该方法不但会导致许多副作用,还会使患者的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更加严重。而不良情绪会对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造成血液激素酶类障碍[6],使人体本身内镇痛物质减少,导致患者的疼痛更加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按照实际病情差异,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术后疼痛,消除其不良情绪,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恢复环境。其次,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防伤口受损张裂。临床上腹部手术的伤口和横膈相距较近,如果患者一直呼吸、运动或者咳嗽、翻身,会导致伤口疼痛。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手术创口是否发生感染、出血等状况,选择适合的体位能够降低腹部创口的不良影响,缓解患者疼痛[7]。最后,通过音乐治疗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从生理和心理上两方面改善疼痛,积极的音乐可以提升人体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人体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的性格、情绪、个人喜好及生活态度、习惯等,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患者心态、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比如听一些较为宁静、舒缓的音乐,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得以调节,最终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8]。
综上所述,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行为干预,通过采取对患者实施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指导、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腹部手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曾燕,韦喜艳.术前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7-68.
[2]罗鹏飞.加速康复在外科腹部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94-95.
[3]黄玉香,沈瑞子,叶红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34-236.
[4]谢志荣.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256.
[5]李忠连.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94-95.
[6]刘五妮,张莉,刘新亚,等.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13):1163-1164.
[7]肖仕琪,高秋霞,彭虹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6):350-353.
[8]方凤英,李银喜.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1):247.
(收稿日期: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