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2017-02-28 12:39黄念然
关键词:文艺思想文艺理论文艺

黄念然 高 畅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黄念然 高 畅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去解决中国文艺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阐释者和党的文艺政策宣传者。他在捍卫毛泽东文艺思想、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中国形态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与时俱进的实践思维品格去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化问题;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的科学理解与完整把握去探讨文艺的内外在规律;通过坚持政治民主、思想民主、艺术民主来反对政治、文化专制主义,为文艺创作和批评开辟广阔的天地;通过坚持“以中为主”、“以我为主”的原则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民族化之路。“时代化”、“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体系的支柱,也是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

周恩来;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中国化

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周恩来有着“艺术总理”的美誉。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历史条件下如何领导和发展文艺的重要理论阐释者和党的文艺政策宣传者,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有过深刻而独到的论述。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等一系列论著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同中国文艺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光辉的典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形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话,那么,周恩来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中国文艺实际问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了全面、系统、准确的阐释、宣传,并通过汇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智慧去提摄、创造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时效性且符合中国文艺实际的党的文艺政策,由此在捍卫毛泽东文艺思想、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中国形态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深远、恒久的理论影响。周恩来文艺思想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生命力源于他的文艺思想是一个严密的完整的逻辑构成,即他是以与时俱进的实践思维品格去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化问题;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的科学理解与完整把握去探讨文艺的内外在规律;通过坚持政治民主、思想民主、艺术民主来反对政治、文化专制主义,为文艺创作和批评开辟广阔的天地;通过坚持“以中为主”、“以我为主”的原则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民族化之路。换言之,“时代化”、“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既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体系的支柱,也是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

一、“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实践思维品格

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代化探索可以从他一生漫长的文艺活动中见出。他早期的文艺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举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不仅体裁广泛,而且很有成绩,比如《旅欧通信》《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等都是报告文学的力作。如果说这些只是周恩来在革命浪潮初起时响应时代号角所进行的文艺实践的话,那么在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走上革命领导岗位之后,周恩来总能根据革命的需要和时代与现实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论视角或领导方法以适应中国文艺实践。比如,在“左联”时期,面对左翼革命文学实践的激进姿态,他要求左翼作家团结鲁迅,一定程度上对纠正文艺战线上的“左倾”关门主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他又适应抗战形势的要求,建议中央做出党内决定:以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和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并由全国各地党组织向党内外传达,以奠定郭沫若的文化界领袖的地位①,使左翼文坛在郭沫若的旗帜下复归统一。更为难得的是,他还于1939年8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提纲”中就抗战文艺的总方向提出了具有创新性意义的“三化”(民族化、大众化、民主化)构想,对“五四”以来文艺界争论中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延安轰轰烈烈地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之时,周恩来专程从重庆回到延安听了《黄河大合唱》,并于1939年7月8日为之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又把秧歌运动从延安带到重庆,积极支持文艺大众化运动。“延座”讲话之后,为适应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需要,周恩来在国统区领导重庆《新华日报》,陆续刊登了《讲话》和中共中央的相关决定以及延安等地执行《讲话》的动态与经验,把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整风精神传达给国统区广大读者。比如,《新华日报》于1943年11月发表社论《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公开系统地阐述了《讲话》的基本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1944年4月,周恩来又委派何其芳和刘白羽到重庆,向大后方的文艺工作者传达《讲话》精神,调查国统区文艺运动情况,并由郭沫若或他委托冯乃超主持,举行了多次传达和学习《讲话》的集会。在面对1940年代中期国统区复杂的文艺形势时,周恩来既能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又能审时度势地引导重大的文艺论争。在有关文学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论争中,周恩来领导并组织了《新华日报》对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两个剧本的讨论,从文艺批评实践的角度坚持了毛泽东《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观点,被认为是“一次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生动形象的学习”。②在关于“主观论”的论争中,曾给胡风创办《七月》《希望》等刊物以有力支持的周恩来亲自召集会议说服胡风,指出其“主观主义”提法的不妥,在胡风准备离开重庆回上海时,一面在经济上帮助胡风,一面继续对之进行耐心的批评和教育。在建国前夕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恩来作了《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报告》虽然尚未论及新中国文艺发展中的许多政策问题,如戏曲改革问题、“双百”方针问题、对于中外文学遗产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文艺人才培养问题、文艺批评问题等,但周恩来明确、集中、详尽地论述了文艺应该为工农兵服务和怎样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对于新中国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作了全面和科学的阐释,并明确提出要建立两种类型的文艺组织(即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和文艺部门的组织)。在新中国即将成立,阶级斗争情况异常复杂,文艺政策的建构尚不完备,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想象中的新中国文艺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的现实情势下,周恩来从文艺政策的协调功能和引导功能(而非控制功能)出发,既强调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也阐明文艺创作内容与题材多样化的重要性,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对文艺创作所采取的宽容姿态,这正是他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重要体现。这种品格还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他所做的《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的政治报告中。为适应确立新中国文艺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需要,周恩来总结了历年来关于文艺的各种论争,用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大会明确规定作为中国文艺界创作和批评之最高准则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了中国化的阐释。

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无论是巩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文艺战线的统治地位,还是在调整期内去纠正日益滋长和蔓延的文艺工作中“左”的错误,无论是在《论知识分子问题》中审时度势地宣告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还是在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大背景下以可贵的机遇意识对文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周恩来总是能在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不断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代化的课题自觉纳入到其理论视野中去,生动阐释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紧贴时代脉搏的实践思维品格。

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代化探索也集中体现了他运用实践思维回答时代课题的不懈努力。周恩来和马克思一样,对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或纯粹经院化的文艺问题毫无兴趣。在他看来,“理论是从实践中提高,不是教条。实践是要有理论指导的,不是盲目乱撞。理论有浅有深,实践有多有少”③。“理论不是空论,实践不是降低,反对轻视理论,也反对轻视实践。”“科学理论也要中国化,大众化,首先就是与实践结合,否则寸步难行,这就是新民主社会的科学态度。”④他坚决反对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无目的无理想的盲目去干,一种就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空想。”⑤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化探索中的一切认识和思考始终都围绕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来展开,始终都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认识、理解文艺现实和评价、改造文艺现实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这种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也始终关注中国文艺界能否通过文艺实践而达成自我认识与自我改造。如果说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中的变革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处理中国革命文学的总体实践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他则是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中的发展思维方式去充分考量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实践,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实践中的主导性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即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思维基础。这也是他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代化探索中的重要贡献之一。

二、“科学化”:文艺规律的全面考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客观原因,马列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同无产阶级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特别是如何开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文艺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不仅以党的领导人身份提出了用文艺规律领导文艺事业的科学方法,极大地改变了过去行政命令式的文艺工作领导方法,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文艺的领导更为科学化,而且自觉而明确地提出要重视文艺规律问题并加以深入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化走向更高层次的自觉,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学化的又一贡献。

从左翼革命文学运动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多年,对于中国文艺界对文艺规律的淡漠甚至忽视,周恩来是有清醒认识的。他曾明确指出左翼作家的革命作品“带有宣传味道,成为艺术品的很少”⑥。20世纪50代末到60年代初,针对这个普遍性的问题,他在1959年5月3日的紫光阁文艺座谈会上、1961年6月19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1962年2月17日的紫光阁文艺会议上,集中就文艺规律问题发表了全面而深刻的见解。总的来看,他在用对文艺规律的全面考量去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科学化方面,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首先,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承认文艺规律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按规律办事。在他看来,“文艺同工农业生产一样,有它客观的发展规律。当然,文艺是精神生产,它是头脑的产物,更带复杂性,更难掌握”⑦。“各种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也一样。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加以摸索,许多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⑧同时他也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比如,他明确地要求文艺工作要研究经济基础,以便与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他看来,“物质生产的某些规律,同样适用于精神生产。搞得过了头,精神生产也会受到损害,甚至损害更大”⑨。“文化建设高潮要在经济高潮之后。文化事业的发展不能漫无边际。文化事业……超过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会使基础、使生产受到影响”,因此不能“为文化而文化,最后消灭了文化”。⑩不能超越于经济发展搞为文艺而文艺,也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不重视文艺的繁荣工作,他的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经济规律与文艺规律辩证关系的这些深刻认识,不仅对20世纪50年代末期文艺脱离实际的现状有重要的现实纠正作用,更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建设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其次,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文艺的内外在规律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比如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对文艺规律作了认真的清理,用系统思维的方法通过全面的理论综合概括了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中带有规律性特点的几个方面,如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原料和加工的问题、思想和业务的问题、批评和讨论的问题等。这种系统思维的方法还体现在他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决捍卫、整体理解和创新阐释上。建国前后,他在多个文艺场合上都强调应该把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看作一个发展的整体。当文艺界一些领导对于毛泽东关于文艺方针和文艺方向关系的论述存在着“割裂”、“断章取义”的理解时,他力主将毛泽东1940年代“延座”讲话的基本精神、1950年代初期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改革方针以及1950年代中期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科学、文艺的总方针放在一起进行完整的理解和运用,并创新性地提出在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方针。

再次,对文艺内部规律的种种呈现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发。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生命的高级审美形态,自有其内部规律,离开了这些内部规律,文艺也就不存在了。周恩来观照文艺的一个重要科学视角就是充分考虑到文艺的固有特性和它作用于人和社会的特殊方式。这使得他能在文艺领导工作中大大超越了单纯从社会政治的视角去要求文艺或单纯从文艺本身来看文艺的局限,从而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基础,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体系,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化进程中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极富生命力的文艺理论主张。比如,关于文艺的特点,他在多个场合,或从文艺的形象思维规律特征角度,或从情、意、象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或从艺术语言的要求角度,对文艺的形象性规律作了全面的阐发。又如,关于艺术创造的内在规律问题。一般说来,作家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并融入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技巧才能完成艺术创作,古今中外一切的创作都离不开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三个基本要素或基本环节。这是艺术创作的最一般的规律。周恩来将之提炼为生活、思想、技巧的辩证统一并从中揭示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他明确指出,文艺生产是“不能划一化地要求的”,因为,“过高的指标,过严的要求,有时反而束缚了精神产品的生产”。在他看来,成功的文艺创作往往是生活、思想、技巧的辩证统一。他既从唯物论、反映论的角度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本源,也承认文艺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超越,认为文艺和生活相较,“应当是又象又不象”。同时他也强调经验、才能和技巧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不敢谈经验和才能,不敢谈技巧,有人一谈技巧,就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思想,这显然是错误的”。关于艺术典型的创造方法,他将之提摄为“通过特殊的个别的反映一般”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命题,同时也反对把英雄人物“神化”。对于艺术的独创精神,他尤为珍视,认为“没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就会消亡”,“文艺总要有独创精神”。再如,关于文学作品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问题,周恩来也从文艺的内在要求出发,认为文学作品应反映出以“合乎那个时代”的和“站得住”的为内涵的“时代精神”,“不能把时代精神完全解释为党的政策,党的决议。时代精神也只能通过时代的一个侧面表现出来。只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合乎那个时代的就行”。

周恩来对文艺活动诸要素的辩证关系的广泛揭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深刻的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文艺辩证法思想在方法论层面也构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学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文艺辩证法的理解之深、探讨之广和运用之自觉使之足以成为唯物辩证法大师。在第一次文代会上他曾就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问题做了深入的阐发。在调整期的各种讲话中,他观察文艺的视角或处理文艺问题的方式更是处处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比如,关于文艺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他认为,“数量和质量是辩证地发展的,数量总是超过质量,好作品总是少数”,“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并不很多的。当然我们要超过他们;但是也不能‘人人作诗,人人画画’,每县出一个郭沫若。这种口号是不对的”。再如,关于思想与业务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思想水平不提高,作品不可能写好。但是除了提高思想水平以外,还要精通业务,否则思想如何表现出来呢?只懂政治,不精通业务,写出来的东西势必是标语口号,不能感人。”在1956年4、5月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讲话中,他以《十五贯》为例,深入阐述了历史戏与现代戏、思想性与艺术性、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历史人物与典型塑造、民族风格的继承与发展等诸多文艺内部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1959年5月3日,他在邀集部分文艺界人士在紫光阁座谈时专门发表了《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要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去正确认识与处理文艺问题的十大关系,集中展现了他对文艺辩证法的深入理解。在周恩来关于文艺的各种论述中,举凡政治宣传与艺术形式、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普及与提高、继承性与创造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破除迷信与解放思想等等,他都有全面的阐述,并提摄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如:“以政治代替文艺,就没有文艺了”;“文艺要求思想性和艺术性辩证的结合”;“政治标准不等于一切,还有艺术标准”;“文艺总要有独创精神”;“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等等。

三、“民主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论调整

周恩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在党内党外都是有口皆碑的。在他一生中,尊重、关怀、保护过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可以说不计其数。当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从一种主导性文艺意识形态跃升为主流文艺意识形态后,必然会涉及如何发扬文艺民主这一严峻课题。如何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艺思想的指南,如何充分发扬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良好环境,周恩来从思想意识、工作方法以及文艺内在规律诸多层面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真知灼见。实事求是地看,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毛泽东,都偏好强调“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种“斗争哲学”理念在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时代里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历史后果(如“文革”),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主化问题的探讨,突出体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论调整上,即适应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的需要,把文艺实践的思维视角或重心从“斗争哲学”调整到“和谐辩证法”上来,用和(而非“斗”)、对话、合作、协商等方式、方法,去理解和处理文艺实践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不仅最大限度地弥补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斗争哲学”的缺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民主性思想,推动了党的“双百”方针的实施,也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主化探讨提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1.以人民大众为标准的文艺利益导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存在超越具体历史发展阶段、永恒不变的所谓“一般民主”、“纯粹民主”、“绝对民主”,任何民主都只能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只能从本民族的文化血脉中衍生出来,只能与本民族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深刻理解,周恩来在应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艺实践时,总是坚持以人民大众为标准的文艺利益导向,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人”。他反复告诫文艺工作者“艺术创作是为大多数人看的,就更要照顾到广大群众”。他创新性地提出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的著名论断:“文艺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就要通过实践,到群众中去考验。你这个形象是否站得住,是否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不是领导批准可以算数的;可是目前领导决定多于群众批准。艺术作品的好坏,要由群众回答,而不是由领导回答。”“我们看了戏说好,不一定就好,我们的话靠不住,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怎能作为标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就许可存在,没有权力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周恩来对社会主义文艺民主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是否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是否给大众带去真正的艺术享受。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的重要阐述,更是从民主化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何大众化的重要方法论补充。

2.文艺民主意识的创新性话语转换

周恩来既善于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提炼出民主意识,也善于用通俗化的形象的方式将这些民主意识进行创新性的话语转换并应用到对文艺现象的分析和对文艺工作的指导上,因此他关于文艺民主化的论述并非停留在一般化的号召上,而是凝练着深刻的文艺工作方法论智慧。比如他的“人民当家作主人”、“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三敢一首创”(即“提倡敢想、敢说、敢做,提倡首创精神”)、反对“一言堂”、反对“五子登科”、“群众有智慧”,等等。其中,他的“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的论断就深刻揭示了文艺工作中领导、作家、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再以他的著名的反对“五子登科”为例。他认为,文艺批评中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这五种不良习气阻碍了文艺批评的发展,使得“本来要求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做,结果反而束缚思想”。在他看来,以一个主观的思想或意识形态框子去抓文艺工作者的小辫子,文艺工作就易走向主观主义、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其后果就是将文艺作品戴上各种“人性论”、“人类之爱”、“温情主义”之类的政治帽子,或从组织上“打棍子”,甚至联系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挖根子”,这些实际都是缺乏文艺民主的表现。反对“五子登科”,实际上涉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或总的原则、如何看待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动机与效果、如何在批评实践中实现政治民主、艺术民主等深层次理论问题,周恩来化用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名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大众化与民主化问题结合起来阐述,既形象生动,又说理深刻,是他的文艺民主意识的创新性话语转换的典型一例。

3.文艺生产力的解放

周恩来是党内对知识分子问题头脑最为清醒、认识最为深刻、论述次数最多的一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恩来比党内其他领导人更早深刻洞察到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工作者作为文艺生产的主体,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文明、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彻底打掉套在文艺家身上的枷锁,才能解放其巨大的文艺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从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文代大会上宣布的“文艺工作者是精神劳动者,广义地说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到1956年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宣布的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再到1962年在广州召开的戏剧创作会议上明确确认的“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周恩来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的曲折历程折射着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的认识的艰难改进,更体现了他推进政治民主、艺术民主的不懈努力。也正因为此,他赢得了无数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的衷心爱戴。

四、“民族化”:古学、西潮与新知之接受“间距”的智慧消解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族化问题的探讨既有思想的延续性,也有表述上的不断调整。延安时期他提出的“三化”(民族化、大众化、民主化)中的民族化更多侧重于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主张民族尊严与独立的革命蕴涵,1949年在《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中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的论述更多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问题,文革前夕提出的新三化(“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文艺主张则带有明显的政治内涵,但总体上都是要求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细察他的民族化探讨历程,论述最为深入、最有体系性、最富于创新性的,还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特别是调整期的一系列论述,他对古学、西潮与新知之接受“间距”的着力破解也突出体现在这一时期。

1.出发点:人民性为先。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性放在民族化探索的首位,这是周恩来一贯的主张。他明确指出,“古今中外都有好东西,都要学,不要排斥。不要认为古的东西没有演头。……很多民族财富要好好发掘、继承,不能埋没。只要大体好,有些缺点也无妨,首先要有人民性,要站在同情广大人民的方面”。他在谈传统戏曲的改造中集中阐述了这种以人民性为先的看法,认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由于中国的传统戏曲“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在他看来,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由于“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并强调“今后各地戏曲改进工作应以对当地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与发展对象。”可以说,以人民性为导向,将大众化问题和民族化问题有机融合在传统民族艺术的改造中,这是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探索的一个重要特点。

2.总体原则:“以我为主”和“以今为主”。如何看待西方文艺,借鉴西方的文艺理论?是西化还是化西?周恩来提出了明确的“以我为主”的总体原则。他说:“我们搞艺术,不要只是搞一种单调的东西,要善于吸收,对外国的也是这样。一个民族和国家,其所以能够存在,总有它一些长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东西,但要防止盲目性。只有学到了家,才能说是吸收。昆曲和其他剧种都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点,也要把别人的长处吸收过来。要把人家的化为自己的,化得使人家不觉得。”在后来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把这种“以我为主”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即要“溶化”而不要“硬加”或“焊接”:“在中外关系上,我们是中国人,总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但是也不能排外,闭关自守,那样就是复古主义了。外国好的东西也要加以吸收,使它溶化在我们民族的文化里。我们的民族从来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我们吸收了印度文化和朝鲜、越南、蒙古、日本的文化。也吸收了西欧的文化。但要‘以我为主’,首先要把我们民族的东西搞通,学习外国的东西要加以溶化,不要硬加。……我是主张先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以溶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地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溶合在一起。这种溶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关于古与今的问题,他则明确提出“以今为主”的总体原则。在他看来,“不论学习古代的东西还是学习外国的东西,都是为了今天的创造,都要把它们溶化在我们的创作中。文艺总要有独创精神”。

总的来说,周恩来关于文学艺术的继承、革新、创造等问题的全面思考,其核心就是以“中国本民族绝大多数人喜闻乐见”为价值取向,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文艺的现实土壤以及当代中国的文艺与审美需求,既抵制盲目排外与全盘西化等错误理论偏向,也抵制割裂历史、否定传统的不良做法,为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族化问题凝练为“古为今用、外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创新性提法提供了价值取向、立足点以及总体原则等方面的理论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族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注释

①参见吴奚如:《郭沫若同志和党的关系》,《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2期。

②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年1月—1948年3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724-725页。

③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71页。

④周恩来:《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委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⑤周恩来:《在全国二、五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责任编辑 王雪松

Zhou Enlai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

Huang Nianran Gao Ch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During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Zhou Enlai contributed greatly to insist on Mao Zedong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and to develop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iticism.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he explored how to develop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 to follow the change of times by using practical thinking; based on his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complete grasp of the basic rules of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he discuss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ules of literature and art;he opposed to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spotism by insisting on political democracy, democratic thought and artistic democracy,and his endeavor built a nice atmosphere for literary creation and criticism;he studied the nationaliza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 and criticism by insisting on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situation as the dominant factors. “Modernization”, “scientific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are the pillars of Zhou Enlai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system. These factors are also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of his contribu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

Zhou Enlai; Marxism;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 sinicization

2017-03-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11&ZD078)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文艺理论文艺
1942,文艺之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