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斑斓

2017-02-28 05:55:14邢绍静何书乾
河南电力 2017年8期
关键词:吕氏长垣皮影戏

文_邢绍静 何书乾

剪影斑斓

文_邢绍静 何书乾

“一张白布、一盏灯、数张牛皮刻画的‘生旦净末丑’,条条剪影演活那古今流传的动人故事”。这正是我家乡长垣最有名的民俗文化——吕氏五彩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由艺人操纵皮制影人,并通过灯光将影像透映于幕布上,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戏曲艺术,俗有电影之师,戏曲之祖美称。它集传统的造型艺术和传统的表演艺术于一身,荟萃了剪纸、窗花、门画、雕刻、音乐以及地方戏、相声、口技等艺术形式。

民间用这样的诗句形容皮影戏:“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一口述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据有关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诞生于西汉,相传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有道士李少翁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这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到宋朝,皮影戏进入极盛时代,“每有放影,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元代远征西亚、欧洲,逐传国外。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里也多处有皮影戏演出的情景。

而长垣吕氏五彩皮影戏的发源地在该县方里乡吕庄村,仅据吕氏族谱记载,可追溯至清朝初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目前河南省尚存的最古老、最原始、土生土长的剧种之一。该剧种利用古人物、古唱腔、古神话寓言故事,反映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的人生追求和不同层次人们的喜、怒、哀、乐。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皮影戏,长垣吕氏五彩皮影戏以大戏为主,唱腔多为大平调、豫剧,乐队阵容大、演出舞台大、皮影尺寸大,一副皮影对应一名演唱者,演出时气势恢宏,深受老百姓喜爱。

五彩皮影演出必备的道具有幕布、影灯、皮影、乐器伴奏、连杆等。配乐乐器一般有大锣、二锣、大镲、小镲、大铙、尖子号、大弦、二弦、三弦等。演出的剧目多为传统剧目,如《西游记》《封神榜》《见皇姑》《跪汉坡》《吴家坡》等。同演大戏一样,五彩皮影戏也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丑角为主。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了牢固的根基。

据资料显示,清末时期,长垣县遭受涝灾、蝗灾等自然灾害,迫于生计,有着戏曲传统的长垣县吕庄村人背井离乡,吕庄村皮影艺人常年活动在开封、滑县、浚县,白天唱堂会,表演“二人班”,晚上演皮影,以此养家糊口,皮影戏也逐步成为了吕庄村人谋生的手段。由于受老艺人的熏陶,那时吕庄村许多大人、小孩拿起皮影都能比划两下。

在那个娱乐奇缺的年代,吕氏五彩皮影带给吕庄村人们的不仅是生活上的满足,皮影繁盛的同时,迎来的也是他们人生的辉煌。

1957年,长垣五彩皮影戏班被政府收编,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4个皮影剧团(唐山、湖北、西安、河南)之一,凭着近300部的皮影剧目游走大江南北。同年,河南长垣皮影剧团赴省会参加河南省首届戏剧观摩汇演,演出《西游记》中《火焰山》一折,荣获两项金标奖,该团团长、吕氏五彩皮影戏第六代传承人吕绍治荣获个人优秀奖;1961年在西安参加全国戏曲汇演,获得金标奖;1963年慰问陈留(开封)军队,获锦旗一面;1964年在郑州老坟岗连续演出45天,场场爆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1964年改演现代戏《卖箩筐》《月上柳梢头》《好媳妇》,等等。

然而,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电影、电视、电脑的快速普及,群众文化活动的日趋丰富,皮影戏日渐淡出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圈。而且,由于难度大,收入低,在这个五彩皮影戏的故乡,很多20岁以下的人从没见过皮影,也不愿学做皮影,即便他们的祖父、父亲是这门手艺的传人。今天的长垣,只剩两位出生皮影世家的老艺人还在默默坚守,并为皮影戏的传承不懈努力着。

吕子放和吕子武兄弟俩是吕氏五彩皮影的第八代传承人,他们从小跟着父亲学戏,一唱就是50多年。近几年,为了吕氏五彩皮影戏能够完好地传承下去,他们兄弟俩跟着父亲四处奔波,从未停歇。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首届农业科技嘉年华开幕的皮影表演,还是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的皮影演出,甚至是县里各种活动的义演……他们都尽心表演,卖力宣传,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总不能让老祖辈留下来的技艺丢掉。”吕子放说,他真心希望吕氏五彩皮影戏能传承下去。

然而,与其他地方的多个皮影戏戏种保护相比,长垣吕氏五彩皮影戏略显滞后。2008年5月,长垣五彩皮影戏被新乡市政府批准为“新乡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至2013年年初,吕氏五彩皮影才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传承下来的五彩皮影戏剧目仅剩20多部。

“长垣吕氐皮影戏的起源,从时间上或许还能追朔得更远。”河南省非物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范栗方对吕氐皮影戏的传承问题亦较为关注。他认为,皮影戏在北宋时较为盛行,从地域上看,长垣距离宋朝时的首都汴京(今开封)仅有50公里,“长垣五彩皮影戏很可能是汴京文化的遗存”。

谈起五彩皮影戏的将来,吕子放老人既有自己幻想的将来又深深感到无奈:“再给自己一段时间,如果传承不下去,我就把那些传下来的明清时的老皮影卖掉,让真正识货的人保存,用另外的方式传承。我不想把这门艺术带到棺材里。”

(作者单位:长垣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吕氏长垣皮影戏
榨果汁儿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
我们来演皮影戏
大灰狼画报(2022年6期)2022-08-06 07:39:30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科教新报(2021年11期)2021-05-12 19:50:11
皮影戏
长垣市
乡约“吃了吗”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推进“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长垣
人大建设(2019年3期)2019-07-13 05:41:50
皮影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