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莫 然 张东明
小舞台 大世界
文_ 莫 然 张东明
在河南灵宝市东南西车村,至今保留着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它是我国一种民间流传很广的戏剧形式,地方又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即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幕布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剪影,一边演唱,老百姓喜闻乐见。
为探索西车村皮影戏的由来,7月18日,笔者与灵宝市群艺馆负责人一同前往采访。大约行程半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西车村。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来到村中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王全德家里。老艺人十分高兴,请我们参观他的珍藏,只见一间房的墙上挂满了影人儿,有诸葛亮、曹操、关羽、秦香莲、包公等,影人儿形象逼真、构图饱满,令人拍案叫绝。
王全德今年70多岁,是皮影戏世家,也是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说,他的祖上是个大商户人家,常去长安(今西安)做生意,在那里看到了皮影戏,便想着把它引进西车村,并花钱请师傅教授家人。半年后,全家人人成主角,个个全把式,免费给村民演唱。当地谁家孙子满月、儿子结婚、老爷大寿,都邀请他们去唱皮影戏,渐渐红遍了整个灵宝。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王全德先父在一次做生意途中遇上了土匪绑票,为了保住先父活命,家人不惜重金赎人,土匪见有油水可捞,赎金一涨再涨。最后是人回了,财空了。先父一怒之下,带着家眷背井离乡,沿街卖唱,皮影戏成为了当时全家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为保住这门手艺,先父命后代苦学技艺。如今,皮影戏的道具制作、唱腔技巧、音乐伴奏等王全德都样样精通。
“先父在病故之前,再三叮嘱,皮影戏千万不能丢,把它好好唱下去!”王全德说。
随着时代变迁,皮影戏也历经了大起大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年轻娃娃到家里把先父留下的皮影道具烧了,乐器砸了,他也成了游街批斗的对象。那时候,他的心都要碎了,心想,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这样毁了?
“不能丢呀,这可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戏呀!”王全德说。自上了年纪以后,多次想重操旧业,都被家人阻拦。老伴说:“过去遭的罪还不够?”儿子说:“那能挣几个钱?没事不如在家待着。”儿媳说:“演那戏没人看,净让人家笑话。”
说归说,想归想,王全德坚信总有一天皮影戏重登舞台,大放光彩。于是他每天阅读大量书籍,分析人物个性,研究人物造型,揣摩人物画像。皮影制作看似简单,做起来非常复杂。首先是制皮,把新剥的皮子用清水浸泡数日,取出后将皮的亮面反复刮薄至透明,然后搭在木框上绷紧阴干,皮料制好后,用硬木推板打磨光,再用笔描绘图样,将皮料垫在木板或蜡板上进行镂刻,压平涂上红、黄、绿、黑等颜色,并将人物头、上身、下身、两腿、两肩、两手全部用线连接起来。日积月累,王全德制作出的50多个历史人物,在相貌、神似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历史学家的普遍认可。
自村文化大院建成后,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让王全德带着全家人重返舞台,再唱皮影戏。王全德感慨道:“已经憋了40多年啦!”对一个民间艺人来说,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
登台的那天晚上,市文化局、群艺馆的领导来了,乡里很多村民也来了。王全德带着全家人登台表演,一股原汁原味、饱含泥土气息的“清风”扑面而来,赢得满堂喝彩,掌声不息。在老艺人的指导下,西车村家家做皮影,户户唱大戏,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产业。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讲文明、树新风,争做好公民、好婆媳……
“今晚有皮影戏,村东王二家唱的。”王全德笑着说,“客人既然来啦,就饱饱眼福。”
因时间尚早,我们便在村里随便走走。沿着村巷,仿佛穿越千年历史,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来到村东一家门口,屋内传出反复试唱的声音。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便是王二家,他正在为今晚演唱做准备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民间艺人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令人敬仰。
傍晚时分,夕阳像一只火球,亲吻着秦岭山脉。吃罢晚饭的村民们,摇着芭蕉扇,提着小木板凳朝文化广场涌去。小狗跟随着主人,摇着尾巴也赶来凑热闹。
晚上8点40分,在一阵雷雨般的锣鼓声中皮影戏开演了。银幕上,万马奔腾,杀声震天,宏大历史的战争场面浓缩在方寸之间。银幕后,操作者手持皮影,左右移动,上下拉线,手巧灵活,反应敏捷。一曲“千军万马奔曹营,将士拼命战沙场,杀他个天昏地暗敌逃窜……”老艺人亲自上阵,唱腔高亢,声音沙哑,台前观众,掌声如雷,一片叫好。
两个小时的演出在近深夜12点时拉下帷幕,观众也在意犹未尽中散去。返回途中, 夜深人静,群星闪烁。秦岭在蔚蓝的天幕下,越发显得巍峨壮观。什么是艺术生命力?什么是中国最传统、最朴实的民间艺术? 皮影戏在西车村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不正体现中国民间艺术之魂吗?
(作者单位:三门峡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