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可 张肖辉 赵玉峰 李慧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级本硕连读生,山东 济南 250014)
齐元富教授治疗宫颈癌的经验
裴 可 张肖辉 赵玉峰1李慧杰1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级本硕连读生,山东 济南 250014)
齐元富教授认为,宫颈癌是在人体正气亏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基础上,气湿痰瘀等相互搏结的产物。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脾虚湿困,湿毒胶积,冲任脉虚,肾阳虚衰,胞脉气血运行受阻,终成顽疾。治疗原则:疏肝解郁、行气化瘀,药用白术、白芍、柴胡、紫苏梗、枳壳等;益气健脾、化痰除湿,药用半夏、厚朴、陈皮、薏苡仁、砂仁等;滋补肝肾、解毒散结,药用女贞子、菟丝子、浙贝母、连翘、蜂房、重楼、藤梨根等。齐教授擅长扶正补虚,标本同治,临证治疗起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
宫颈肿瘤;名医经验;齐元富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第3位,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二的妇女恶性肿瘤致死原因[1]。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2006年报道全球105家医疗机构1999—2001年治疗的11 775例宫颈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各期别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9.3%,Ⅱ期69.6%,Ⅲ期40.6%,Ⅳ期15.7%[1],给宫颈癌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生理压力。齐元富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齐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宫颈癌治疗中,齐教授重视疏肝健脾、滋补肝肾、行气化瘀、解毒散结,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们有幸跟随齐教授学习,对齐教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现将齐教授治疗宫颈癌的经验总结如下。
宫颈,中医称之为“子门”或“胞门”,属奇恒之腑“女子胞”的一部分。女子胞通过任脉、冲脉、督脉与肝、脾、肾等脏腑相通,以参与行使其行经、孕育功能。宫颈癌属于中医“癥瘕”“崩漏”“带下”“五色带”等范畴。《灵枢·水胀》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下》曰“妇人产后十二癥病,带下无子……或月经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黄赤白黑等如豆汁”[2]。宫颈癌患者多见阴道不规则接触性出血、白色或血性排液增多,晚期患者可见小腹、腰骶部疼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体质量减轻等症状。
齐教授认为,房劳多产、情志不舒或饮食失衡,湿热瘀毒之邪内侵胞宫,客于胞门,气滞血瘀,湿毒内积,病情进展继而冲任受损,带脉失约,湿邪下注,出现赤带或五色带。这均为宫颈癌发病的外在条件。《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藏经》曰:“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万病生焉。”中医学认为,人体正气亏虚,才使外邪长驱直入,客于体内,生成恶疾,是宫颈癌发病的内在基础。而西医研究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呈正相关,常合并多种生殖道病原体感染[3],这与中医理论不谋而合。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病情初期,肝失疏泄,外加患者病后情志不舒,以致肝失调达。气能行血,肝气不舒则日久气滞血瘀。病情迁延,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脾气受损,或因放疗、化疗损伤脾气,导致肝郁脾虚。脾失运化,气血化生乏源,而致心血亏虚。同时脾阳虚弱累及肾阳,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司,影响水液代谢,肾虚水无主,易致水液潴留,脾阳气虚,土不制水,反受其克,出现脾肾阳虚之证。脾阳虚弱,湿浊内生,肾阳气虚,水湿泛滥,痰饮停聚。宫颈癌的病变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以气滞血瘀、脾虚湿盛、肝肾亏虚为基本证型,与《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的证型基本一致[4]。并且随着疾病发展,证型相应呈动态演变。综上所述,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导致气滞、血瘀、湿浊、痰凝蕴结于脏腑组织,久则形成宫颈癌。
2.1 疏肝解郁、行气化瘀 《灵枢·百病始生》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而积皆成矣。”[5]忧则气结而不行,怒则气上逆而不下。明·虞抟《医学正传·气血》曰:“血非气不运。”《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女子情志不舒,气机郁结,久则导致气血瘀阻,壅塞不通,形成结块。《诸病源候论》曰:“产妇血气伤损,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气血相结,故成积聚也。”机体正气亏虚,功能失调,寒湿侵袭,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气血搏结,停滞胞宫,形成肿块。气滞血瘀证的主要症状除宫颈癌患者常见症状外,还表现为情志抑郁,善太息,脘胁胀闷不适,甚则胁肋、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面色晦黯,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涩。
齐元富教授常用逍遥散加减以解肝郁,逍遥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肝脾并治、气血兼顾,是自古以来调和肝脾的名方。白术益气健脾,实土以御木乘,健脾使营血生化有源,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白术配白芍为气血兼顾,再加柴胡由肝经引导肝气,可加速肝气运行,疏肝解郁,则疏养兼施。此外,齐教授善用紫苏梗、木香、佛手、枳壳、川楝子疏肝行气,郁金、莪术、紫草活血化瘀,延胡索、乌药化瘀止痛,共奏疏肝解郁、行气化瘀之功,气滞得通,瘀血可消,则积滞可除。研究证实部分疏肝理气药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肿瘤复发转移[6];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补血活血,补而不滞,可改善机体骨髓造血微环境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形成风险[7]。
2.2 益气健脾、化痰除湿 《医宗必读·痰饮》曰:“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8]脾气散精,以灌四傍,若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胀满痞塞,津聚为痰。《灵枢·百病始生》说:“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9]津液不布,水湿不化,凝结为痰,与瘀血搏结形成癥瘕。《女科经纶》认为:“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癥食癥之内,未尝无痰,则痰食血,未有不因气病而后形病。故消积之中,兼行气消痰消瘀之药为是。”[10]说明癥积并非只由瘀血所致,痰湿邪气也是致病因素。齐教授认为无湿不成带,湿邪分内湿与外湿,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浊,易袭阴位,故女子带下多、色黄或黄赤夹杂,或如米泔,或如黏痰,气味腥臭,皆因湿邪下注。此外,痰湿瘀阻证的症状还表现为纳呆便溏,身重腹胀,头重如裹,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舌体胖大,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滑。
齐教授以健脾祛湿为治疗原则,保护机体脾胃功能,脾气健旺则脏腑气机通畅,从而鼓舞正气,实卫固表,才能化生气血津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选方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长于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更专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外加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三者相合为用,使郁气宣通,则气行湿除,痰化结散。此外,齐教授擅用砂仁、大腹皮、茯苓、猪苓化湿行气,苍术、薏苡仁健脾化湿,脾虚得健,痰湿得利。白术、山药甘以补脾,白术燥湿,山药兼可涩精,一温一平,协同健脾,得此湿邪可制,中州气陷可举。患者纳差者多用炒麦芽、炒谷芽消积和胃,气虚者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健脾益气,胸闷者用紫苏梗、薤白宽胸理气,胃胀、泛酸者用青礞石、炒莱菔子降气化痰,腹泻者用薏苡仁、砂仁涩肠止泻。
2.3 滋补肝肾、解毒散结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11]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与女子密切相关。冲脉者并少阴之经,挟脐周上行;冲为血海,肝主藏血;任脉为阴脉之海,肾主藏精;任脉与肝经同行小腹,说明冲任二脉与肝肾息息相关。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肾藏精,主生殖,妇人以血为本。经、带、胎、产需气血充盈,妇女往往心思细腻,情感丰富,故常阴血不足而阳气有余。阴不足,阳偏亢,疾病发之。《血证论·瘀血》提出“癥之为病,总是气与血轇轕而成”,癌为实证,因毒邪内蕴机体所致。湿毒之邪趁人体正气不足时侵入,客于胞宫,邪毒聚集,坚硬不移,损伤任带,表面溃破糜烂,累及五脏,导致五色带等一系列症状的出现。肾虚血瘀证的症状还表现为腰膝痠软,头晕耳鸣,舌黯少苔,脉弦细。
宫颈癌总属本虚标实,齐教授认为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正气被大量消耗,气血阴阳虚损,治疗应通过扶正培本,调节气血阴阳平衡,精血得补则生化无穷,从而对抗邪毒,养正积自消。齐教授擅用滋补肝肾的药物,如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淫羊藿、何首乌、鸡血藤、枸杞子等。研究证实,上述药物可以促进骨髓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维持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减轻放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针对头晕者用天麻;失眠者用百合、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远志、合欢皮,甚者则用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口舌干燥用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养阴生津;伴体虚、汗多者,加防风、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涩阴敛汗。
同时《血证论·瘀血》提出:“癥之为病……须破血行气,以推除之,元恶大憝,万无姑容。即虚人久积,不便攻治者,亦宜攻补兼施,以求克敌。”[13]《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滞者导之”,指明当以攻邪为治。齐教授认为,除了滋补肝肾辅助正气,宫颈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抗瘤消瘤、抗复发转移是关键。因此,清热解毒必不可少,如土茯苓、白英、白花蛇舌草、重楼等,解毒散结以抵抗邪气,抑制癌瘤生长,促使癌细胞凋亡。针对长期低热、五心烦热的患者,多用地骨皮、白薇、胡黄连。用浙贝母、连翘散结消肿,蜂房、重楼、藤梨根清热解毒。
刘某,女,58岁。2015-05-11初诊。患者于2014-11-22因“健康查体”于山东省某医院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病理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癌。遂于2014-12-10于齐鲁医院在全麻下行经腹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型,肿瘤切面积2 cm×1 cm,浸润宫颈壁深层(超过全层厚1/2),左右宫旁及阴道壁断端未查见癌,左闭孔淋巴结4枚,右闭孔淋巴结6枚,左髂血管淋巴结5枚,右髂淋巴结7枚,左髂总淋巴结1枚及右髂总淋巴结1枚,其内均未查见癌。术后患者行化疗4个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卡铂,化疗反应明显,末次化疗日期为2015-03-02。就诊时症见:腰部窜痛,双足麻木,纳可,眠差,易醒,醒后复睡困难,二便调,体力可,体质量稍有增加,舌质红,苔黄燥,脉弦。辅助检查:MR盆腔增强成像(1.5)示腰椎(L)4-5、L5-骶椎(S)1椎间盘膨出;肿瘤标志物CA125 152.0 U/mL;彩色多普勒超声妇科检查示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内未探及异常团块,见深25 cm游离液性暗区,左侧髂窝见16 mm×16 mm囊性回声。西医诊断:(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中医诊断:积证,证属痰湿瘀阻证。治则:益气健脾,化痰除湿。药物组成:柴胡15 g,陈皮15 g,清半夏12 g,厚朴15 g,延胡索30 g,川楝子6 g,藤梨根30 g,蛇莓15 g,白英15 g,珍珠母15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桂枝24 g,白芍45 g,细辛9 g,重楼15 g。水煎取汁300 mL,每日分2次温服,日1剂。患者服药6剂后复诊,自述头晕,腰痛,纳可,眠差,腹泻,小便频繁,乏力,体质量近期平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上方加薏苡仁45 g,山药30 g,黄芪30 g,太子参30 g,百合30 g。随访3个月余,前后酌情加减用药,共服药70余剂,患者症状减轻,纳可,睡眠时间延长,二便调,体力改善。
按:患者症状以痰湿凝聚为主,故方中以柴胡、陈皮、清半夏燥湿化痰;延胡索、川楝子取自金铃子散《袖珍方》卷二,有行气疏肝止痛的功效;藤梨根、蛇莓、白英清热解毒消肿;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桂枝、白芍取自《三因方》桂枝芍药汤,配合细辛解肌通络,治疗双足麻木。齐教授方中大部分中草药,临床药理实验皆证明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如柴胡、陈皮、清半夏、延胡索、川楝子、藤梨根、蛇莓、白英、重楼等。复诊症见乏力,则重用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腹泻重用薏苡仁、山药健脾燥湿;寐差再加百合清心安神。
齐教授临证治疗不拘泥于癌症本身,在抗肿瘤的同时,更加注重扶正与辨证论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宫颈癌患者,常用蛇莓、白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14-16];针对宫颈癌常见症状阴道流血,擅用大蓟、小蓟;对于手足麻木,多用白芍、细辛、桂枝;选用滋补肝肾的女贞子、菟丝子,对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等[12];针对放化疗后的患者,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伤害人体正常细胞,导致脾胃损伤,气血无生化之源。中医学认为,放化疗属于热毒外邪,热毒攻伐人体会造成气阴亏虚,甚至气血瘀阻。正虚邪入,络脉瘀阻而正气不足,机体热毒过盛,津液耗伤,此时舌红苔少津,用药应重视滋阴,不可一味祛邪。针对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灵活运用中药治疗的同时,注重耳针、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的应用,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疗效[17-18]。同时嘱患者加强饮食调养,注意阴部卫生,避免性生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适当加强身体锻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齐教授重视未病先防,提倡社会普及宫颈癌知识,育龄期妇女重视相关危险因素,高危人群必要时可接种预防性疫苗,重视癌前病变的筛查,积极治疗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强调既病防变,临床注重现代西医治疗手段与中医中药相结合,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早期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导老师:齐元富)
[1] 于世英,胡国清.肿瘤临床诊疗指南[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06.
[2] 孙思邈.千金方[M].刘清国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68.
[3] 杨瑾,陈洪波,李柱南,等.下生殖道感染与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及转归的相关性[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3):222-223.
[4]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2-192.
[5]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46.
[6] 炼华圣,许爱华.抗肿瘤中医治法与方药现代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19-325.
[7] 薄华本,陈启助,沈晗,等.当归补血汤调控骨髓造血机理及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32(10):824-828.
[8] 柯志颖.“痰”病证治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9] 马东.妇人癥瘕证治的古代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10] 牛兵占.中医妇科名著集成:女科经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741.
[11] 迟华基.内经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5.
[12] 储真真.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综合防治方案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13] 唐宗海.血证论[M].欧阳兵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5.
[14] 陈如州.白花蛇舌草对鼠宫颈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5):23-25.
[15] 罗金强,刘宏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2):481-484.
[16] 凌汶静.常用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与规律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7] 王文静,齐元富.穴位注射法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15,35(3):627-629.
[18] 王文静.止吐药联合穴位注射防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本文编辑:李珊珊)
裴可(1992—),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临床肿瘤内科学。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4.002
R737.330.531
A
1002-2619(2017)04-0488-04
2016-11-24)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