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建英+殷好勇+周溶冰+刘润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大学理学院 化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通识课程对于大学生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通识课程的授课效果是本文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对象,进行了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等教育;通识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61-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众所周知,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表述,不仅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伟大目标,还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群体,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他们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知识阶层的发展方向,其言行将影响周围人们的言行。据相关部门调查,当前大学生对基本的环保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行为有待加强。因此,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规范和引导他们的环保行为并成为跟随一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申请开设了高等教育本科生选修课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即通识课程,宗旨是培养学生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及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把环境保护作为个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方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通识教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的概念,有学者把它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等。其最终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不同的学科能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2]
一门通识课程要开设成功,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对学生产生期望的教育意义,是否符合教育原理和原则,是一个科学性、人文性、教育性很强的系统工程。[3]因此,如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考、探索的课题。通过对选课同学的知识背景进行分析并构架课程大纲和基础知识内容、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同学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方式逐步优化等经过多方实践,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最终结果表明,该课程的讲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课程的定位
本课程面向全校一到四年级本科生,不分文理、不分专业,学时32学时,学分2分。从第一次选课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兴趣大、认可度高,选课人数104,接近于120的人数限额。从对选课学生的知识背景来看,文科生占29.6%;理科生占70.4%,可见,理科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教学实践方法
从学生上课的状况来看,有三分之一学生虽然选了课程,但重视程度不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迟到、早退或人在课堂却做着与本课程不相干的事情等。
针对此种现象,笔者改变了以往采用的传统式从理论到理论,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法,通过对学生抽样调查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围绕(1)授课内容;(2)将授课形式;(3)学习课程目;(4)授课风格四方面进行调查。细致了解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及学习这门课程想达到的目的。
从反馈来看,91.3%的同学提出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多放一些跟课堂内容相关并有意义的教学录像来开拓他们的视野。另外还有56.1%的同学希望能够提高在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在此基础上,笔者调整策略,尝试采用问题导向方式为主,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将后面的上课内容整合为1.世界环境问题;2.水污染问题;3.大气环境污染问题;4.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5.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等五大专题。在课堂上增加了教学总结学生问答环节。同时,根据授课内容增加了部分多媒体辅助授课的内容,根据每个大的专题,选择三到四个视角广泛、内容新穎、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和世界形势的视觉冲击力强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在某些章节教学素材选择上,比如环境和健康专题,则有针对性地以新颖和接近生活为原则,增强学生注意力,加深所讲专题的力度。教学录像播放完毕后,从对具体环境事件的解读、背景问题的评论和不同观点的出发点或立场等方面提出问题,组织同学采用抢答、讨论、辩论、现身说法,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为尽可能地让同学们对所上课的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课前一到两周把相关需要学生们提前了解的知识大背景或时间比较长但内容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材料和讨论问题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告知学生自己下载查看、思考、准备。
环保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针对这一特点,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搜集资料,社会调研,做PPT,并在课堂上交流,集思广益,碰撞出不同的智慧火花。比如在讲授全球大气污染专题时,提前一个月把学生分十四个小组,要求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关注,并把不同地区每天的空气质量数据记录下来,绘制成表。目的是让学生对监测地区,乃至全国近期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大气运动,污染物扩散,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等,都在这个实践背景下展开了。
另外在课程的评价方式上,不单以学期末最终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表现环节的评价,最终学业评价标准为考勤30%+课堂表现30%+期末论文40%,进一步调动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
通过系列的教学实践探索活动的展开,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生课堂关注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请假率大大下降,以至于全勤。学生也在课堂的教学中把自己的思考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自然融为了一体。
在学期中期,按计划进行了课堂随机抽查,检测教学效果。结果8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回答出相关的问题,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预期目标。
在学期末的课程研究报告中,所有学生都根据自身感受写出了有一定深度的课程论文。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课程的学习,确实学到了知识,学生在课程论文中写道,“以前觉得环境保护是别人的事,社会的事,跟我无关,上了这门课后发现,原来环境保护是我必须承担的义务,在地球母亲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摒弃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在后面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继续沿用并完善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普遍欢迎,学生的选课情况良好,选课情况基本都能达到一百二十人满额的教学班规模。
五、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够快速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都是好方法,[4]教学对于师生是一个不断丰富自身的过程,通过《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过程实践,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对于学生不仅仅是老师,更是益友;教师的定位不仅仅是传道解惑,同时也应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一同成长,深入到他们心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理念教授给他们,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张宏业,汪存友.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通识课教学与管理的需求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
[2]商建华,等.推进高校通识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管理,2012,(1).
[3]尹曼芬.大学通识课程的有效教学案例剖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
[4]鲍智扬.浅谈行为导向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