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明 浙江东阳人,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金华书画院特聘画师,东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东阳市书画院。中国画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美展、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第二届“重温经典”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获优秀奖、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浙江省第六届青年美展获优秀奖(最高奖)、浙江省第十一、十二、十三届美展等。
过了而立之年,说起来自己就不算年轻了。尽管于画画而言,也不算老。吴昌硕自称五十岁开始学画,私底下偷偷学至少也是三十好几了;齐白石六十岁左右时还被吴昌硕讥为“学其皮毛”,说明根本没上路。但不管怎么说,自己毕竟已经画了很多年,应该是一个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年纪了。
回想自己前些年的绘画之路,真可以用跌跌撞撞来形容,也可以类比于跳高,一直在跳,但感觉一直跳不过去,然后再想,要不就不跳了,游戏笔墨自娱自乐安度余生?要不就跳个精疲力尽然后死悄悄?再加上前些年专注于书法创作更多一些,所以,中国画的创作状态一直迷迷茫茫浑浑噩噩,这种状态不知道有几人可以理解?但我相信,这种状态很多画画的入可能都经历过。
或许和很多人一样,自己一路走来,尝试过很多方向,画画面貌不可谓不多,崇尚宋元,画过纯水墨,清雅的,苍茫的,厚重的,甚至借鉴摄影,融人光影的,都尝试过。还画过工笔花鸟画,那时省里有个花鸟画家协会,常常有活动,所以画的作品自然多一些,第一次参加全国展获奖的还是花鸟画作品,但最后还是觉得没找到自己喜欢的感觉,再加上不甘心那种以劳力来感动别人的画风,便放弃了。又有些年,喜欢上李昭道、王希孟,喜欢上敦煌壁画,喜欢其质朴的色彩、趣味的造型、漫漶的气象,迷恋期间不能自拔,本决心专攻青绿一路,但终究没能学为己用……,日子就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摸索着过去了。
后来,开始慢慢认定一个观点,一个艺术家对美的感触太多不一定是好事情,对美的表现欲望太多更不是好事情。以前的生活中,读一幅古画,有想法了就去画;看一处风景有想法了又去画,思索之下的灵光闪现也去画,反正来自各式各样的启迪都去实践,这也想画那也想画,于是有各种面貌的作品在你手里出来,人家或许还表扬你很能画,表现力强,有时甚至为此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样是错了,一是我们的精力太浪费了,二是每一种面貌你大约都不能走得很远,三是你即便各种面貌都比较成功,但是好比我们作一次演讲,你同时使用好几种语言,人家能明白你的意思吗,能明白你的风格吗?所以,我想,我还是先学好一种语言,说出自己的文采,说出自己的风格。于是,我现在常常学会了忍耐,有些想法如果与自己当下的表现形式相去甚远,就忍着不去画,或者推荐给身边的画友去表现。
美院时临摹过一批宋元作品,其实学得一点笔墨表象外,很难得宋元精神的,这也是当下画界通病,所以多年来自己一直迷茫困惑。近几年来,又重新去关注了一些自己平素喜欢的明清画家,如文徵明、渐江、龚贤等,甚至一些所谓的小名头画家,从他们的作品里找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形式,一些自己喜欢的语言,比如渐江的疏淡意境、龚贤颇具现代感的构图、文徵明的山石苔点等等。笔墨上更多地借鉴了那些自己喜欢的元素,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审美,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创作图式。在色彩上,也有着执意的追求,开始喜欢淡淡的灰调子,调子统一之下,各物象的色相、明度、冷暖带点细微的变化,意境上追求冷艳、清寂、空灵。画面中诸多元素得益于生活所见,但在创作时,则力求营造一个清净脱俗的尘外空间,一个幻如梦境的理想世界,这也符合我山水画以胸中丘壑为上的創作理念。2013年,我在很短的时间里画了一批二三平尺的山水小品,形式上更趋统一,也得到了很多师友的认可,自己的创作思路便慢慢清晰而确定。2014年,创作了高两米有余的《深山藏古寺》一画,入展浙江省美展之后又人展了金陵百家全国中国画展;2015年上半年,又创作了差不多大小的绢本山水《松气浮清晓》,获得了省青年美展优秀作品奖,之后又入选全国第五届青年美展;8月创作了6尺整张作品《高岩夏凉》,获得了某全国中国画展的优秀作品奖。成绩只是表面的,但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创作摸索,有这样一个小结,略感欣慰。
关于画画,我们平常会去思考的问题实在很多,为什么要画画?画什么?怎么画?追求什么?摒弃什么?如何才算是一幅好画?如何才算是高品格?中国画中传承,我们如何学习?如何临摹?临摹有什么用?又怎么样转为创作所用?怎么写生?怎么样观察生活?又怎么样取之于生活用为创作?怎么样读书,读什么书?等等等等,想之不完,面对的问题实在很多。
那怎么办?先走着吧,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