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探讨

2017-02-27 01:11郑秀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干预

郑秀莲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64例新生儿,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新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抓伤、氧管脱落、胃管脱落及输液留置针脱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 皮肤抓伤; 护理干预; 管道脱落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2.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102-03

新生儿往往并无自主能力及自我意识,在住院过程患者极易出现皮肤抓伤、抓脱氧管、输液留置针等风险事件。若有新生儿抓脱输氧管、输液置留针,但医护人员及家属并未及时观察到,导致新生儿健康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有的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对新生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得管道得到有效固定,有效预防新生儿将皮肤抓伤,避免管道发生脱落[1]。本文选取64例新生儿,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64例新生儿,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有女婴14例,男婴为18例,出生1 h~27 d,平均年龄(23.5±0.9)d;对照组中有女婴13例,男婴19例,出生2 h~27 d,平均年龄(23.8±0.7)d。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临床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严格按照三查八对原则进行操作,按照无菌操作制度对新生儿实施无菌操作。(2)采取传统固定方法合理固定留置针输液管、鼻导管及经口留置胃管。(3)护士通过自己制作的棉布小手套或无菌纱布对新生儿小手予以有效包裹,或对其双手实施合理束缚,防止新生儿由于躁动、哭闹将皮肤抓伤。

观察组采取新型护理干预,主要方法为:(1)新生儿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治疗时,需通过两条束缚带使得静脉留置针管得到合理的固定,防止新生儿由于出现躁动、哭闹而使得针管发生滑脱现象,而且应防止肢体循环措施障碍。(2)新生儿在接受鼻导管吸氧过程中,3L防过敏医用胶布应呈现为蝶翼状,在气鼻导管前端位置及鼻部进行合理固定。(3)新生儿使用经口留置胃管时,胃管需在新生儿下颌位置进行合理固定,注意按照新生儿自身好动特性及其实际面部大小经适宜的3M透明敷贴完成固定处理。(4)新生儿接受刺激性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输注速度应保持缓慢性,不能对其滴注速度及体位进行任意改变。当患儿出现感冒、腹泻等症状时,应对其予以合理保暖关注。(5)在新生儿手部掌心应用棉球进行填塞,修剪指甲。(6)医院护理部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学习工作,以便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操作水平,加强沟通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使得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监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皮肤抓伤、管道脱落、胃管脱落、输液留置针脱落的发生情况;调查分析两组患儿医师查房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医师查房护理满意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综合评估,内容主要有: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病情掌握、沟通能力、医护配合、护理专业素质、基础护理和应急能力等方面[2],分为三个等级,满意、一般、不满意。总体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 17.0系统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师查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20例,一般9例,不满意3例,医师查房护理满意度90.63%;对照组满意11例,一般9例,不满意12例,医师查房护理满意度62.50%。观察组医师查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264,P<0.05)。

2.2 两组皮肤抓伤与管道脱落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皮肤抓伤、管道脱落、胃管脱落、输液留置针脱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新生儿采取对应护理干预时,应注意将各种导管进行较为妥善的固定处理,防止其抓伤是对新生儿进行有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并增强疗效的一个关键点[3]。新生儿所处的生理阶段,并无自我意识,且无自主能力,因此新生儿极易将自己抓伤,而且造成输液针、氧气管等的抓脱现象在临床中较为多见。所以临床中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生儿将自己皮肤抓伤的现象,对其手部进行有效约束固定,是临床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但新生儿因体质处于娇弱阶段,当对其全身或肢体关节进行约束时,往往会导致新生儿形成一定的不适感,极易造成其躁动哭闹,出现烦躁不安现象,而且会使得新生儿皮肤受到一定的损伤或严重时导致其发生骨折。有研究发现,对新生儿进行身体约束往往会导致皮肤受到损伤,大小便出现失禁,发生压疮、骨折等症状,新生儿情绪出现异样,身体功能显著降低,认知能力降低等,有研究报告指出,迄今为止对新生儿实施全身束缚,导致患兒出现了死亡[4-6]。在本文的对照组中,护理人员通过手套及纱布将新生儿的手部进行合理有效的包裹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因对其不合理约束而引发的护理损伤。对预防新生儿抓伤及抓脱导管作用较为显著。而且护理人员在预防导管脱落工作的过程中,需增强管道的有效固定,确保妥善固定能够减少由于未合理固定而造成的管道风险。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制度完成操作,可以防止及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目前,很多医院为了预防新生儿抓伤和管道脱落,给新生儿戴小手套。经本文研究可知,给新生儿戴手套能够避免抓伤,此方式及时有效,但对新生儿早期触觉正常发育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经研究发现,婴幼儿在早期具有较为敏感的触觉,指端皮肤内乳头层内触感神经末梢可以快速的进行发育,但此过程中,如通过纱布进行包裹或直接戴手套往往导致指端的神经发育受到不良影响[7]。而且对新生儿的手进行包裹过程中,极易导致其手部出汗,密闭状态下进行包裹对新生儿皮肤呼吸产生不良影响。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对新生儿的指甲进行合理的修剪,可以防止新生儿皮肤被抓伤,应用棉球将新生儿掌心内填塞固定,可以保证新生儿能够正常的触摸环境,而且可以避免其将管道抓脱,所使用的棉质棉球通常具有一定的弹力,对早期新生儿的持握反射的有效锻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观察组皮肤抓伤、氧管脱落、胃管脱落及输液留置针脱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管道固定不牢或不妥当是产生管道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管道采用何种有效的固定方法对于防止管道脱落具有重要意义[8]。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输液通过3M透明敷料进行有效固定,然后外加3L防过敏纸胶布进行一圈的固定,可以明显减少输液留置针脱管发生率,防止穿刺口发生感染,避免皮肤过敏损伤。针对新生儿极易出现氧管、胃管脱落现象,在观察组中,对氧管、胃管的固定方式进行合理改良,将医用胶布剪为蝶型状,将其固定到输氧鼻导管前端及新生儿的鼻梁部位,在脸颊处以一条3L防过敏胶布进行合理固定;经口留置胃管则通过3L透明敷料将其固定到下颌位置,上述方法则明显减少了氧管、胃管的脱管率,避免新生儿皮肤过敏损伤。

总之,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红娟,唐笑青.N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181-182.

[2]余小红.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10(14):186-187.

[3]吕春华,余昌娥,历梅.产科新生儿安全管理的措施及效果评价[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1):82-83.

[4]刘丽华.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05-106.

[5]戴月映.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904-1905.

[6]黄翠稳.新生儿病区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8(6):92-94.

[7]黄妙霞,黄妙然,李小凤.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管道脱落与皮肤抓伤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8):967-968.

[8]沈志娟,周鳳勤.产科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与防范[J].护理研究,2013,27(17):1765-1766.

(收稿日期:2016-07-20)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干预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