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心理社会适应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

2017-02-27 14:32,,
护理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归属感感染者家庭

,,

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心理社会适应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

唐楚蕾,张晓夏,王红红

以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从HIV易感性和感染隐匿性出发,综述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相关心理社会适应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为该人群的特异性防治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老年女性;心理调试;态度;归属感;社会支持;行为适应

近年来,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年HIV感染者(>50岁)数量不断上升。据全国HIV疫情报告,2001年—2011年我国的老年HIV感染者在HIV感染人群中的构成比由1.94%上升到了20.6%[1]。这种变化趋势一方面是由于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的出现使得AIDS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成更为可控的慢性病[2],治疗的推动降低了AIDS病人的死亡率,也延长了HIV感染者的寿命[3];另一方面,新增老年HIV感染例数的攀升也导致了该群体数量的上升。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作为该群体中一个亚人群,面临着复杂的、独特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现以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从其HIV易感性和隐匿性出发,综述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相关心理社会适应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为该人群的特异性防治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 老年女性HIV易感性和HIV感染隐匿性

老年女性感染HIV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对性生活降低了安全警惕,不用再担心意外怀孕了,注重“及时行乐”,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下降,增加了配偶间性传播的风险[4]。Zandmomen等[5]在伊朗的一项对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的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显示:老年女性高危行为得分较年轻女性更高;随着药物干预的发展,如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男性勃起障碍的药物,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性生活并非受到较大的限制和影响[6]。另一方面,女性在绝经后,其阴道逐渐变窄、润滑度降低,阴道防御功能下降,因此在性交的过程中,更容易受伤害,增加了感染 HIV 的风险[7]。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常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与绝经期症状相混淆,且其HIV易感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8],影响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健康状况及HIV的传播造成极大隐患。老年女性HIV感染者面临的各种严峻的挑战均显示以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为干预对象的研究亟待发展。

2 老年女性HIV感染者面临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

心理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个体或群体与社会环境相和谐的状态[9],它是影响HIV感染者接受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提高HIV感染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能减轻其生活压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较大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10]。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不仅需要承受由于HIV感染、免疫力降低而出现的各种机会性感染,还需要面临加速老化以及可能罹患各类老年慢性病的情况[11],其精神心理压力普遍较高。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可以定义为:老年女性HIV感染者遭受心理应激时的情绪反应、自我评价和认知态度,以及应对行为与群体,如家庭、集体、社会等相适应的程度,可以从焦虑/抑郁、态度与归属感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2.1 焦虑/抑郁 在得知自己感染HIV初期,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12],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对精神压力的反应,表现出焦虑不安、回避现实、情绪低落,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等心理状态。在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中,焦虑/抑郁症状较常见,一方面,老年和女性群体都是抑郁的好发人群,抑郁程度也更为严重[13]。另一方面,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在原本老化导致认知功能逐渐减退的基础上受HIV感染的影响,其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都出现明显下降[14]。Negin等[15]在8个非洲国家实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对有关HIV感染及AIDS知识的了解程度低于男性,对疾病认知的偏差导致老年女性更容易对疾病状态得出错误归因,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影响治疗等。因HIV感染引起的加速老化,使得女性HIV感染者提早进入更年期[16],加重了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2.2 态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接纳等自我态度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态度。HIV感染者存在低自尊、自我接纳困难的特点,面对社会、家庭、自我的时候普遍表现出悲观消极的态度[12]。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低自尊及对自我的难以接纳情况更为突出。Grodensky等[17]通过对15名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访谈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感染HIV是一件极为羞耻的事,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自我的态度更为消极,而自我否定、自我污名会直接影响到联合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外界对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偏见与歧视也是导致其低自尊的主要原因之一。Jacobs等[18]在美国的一项对572例50岁~93岁的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低自尊和高自我沉寂与社会歧视相关,而面对这种歧视,她们往往选择逃避,不敢揭露自己HIV感染状态,这种态度不仅阻碍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对HIV的传播起了隐性推动作用。

2.3 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体感觉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得到团体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寂寞,获得帮助、支持及安全感。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对个人有很重要的意义,缺乏归属感与抑郁、绝望甚至自杀的发生密切相关[19]。但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家庭及社会归属感却普遍很低。

2.3.1 家庭归属感 家人是老年女性HIV感染者最大的支持来源[20],是给予她们生活照护、帮助处理及应对的重要人群,因此,在揭露HIV感染状态以寻求帮助的对象选择上,家人往往是她们最先吐露的人。然而,人们对HIV感染者普遍存在的歧视和恐惧,使得老年HIV感染者不敢将患病情况如实地告诉家人,担心会因此破坏原有的家庭结构,即使揭露,也只是向其中一个最为亲密、最能给予生活帮助的家庭成员坦白,家庭归属感低。另一方面,老龄化意味着其工作能力降低、财富创造量减少,而治疗费用则导致进一步贫穷,来自于家人的经济支持对其来说非常重要,但这同样也增加了整个家庭的负担[20],生活角色的转变和疾病的影响使得她们开始更多地依赖家庭,而自我价值的降低、自我批判和否定促使她们害怕对家庭的依赖增加,也会降低其家庭归属感。此外,有研究显示,由于歧视,女性HIV感染者遭受家暴的情况比非感染者家庭更频繁[21],老年女性多是通过与阳性伴侣的性生活而感染HIV[22],因此,老年女性不愿意将自己感染HIV的情况向家人公开,同样也影响其家庭归属感。

2.3.2 社会归属感 在社会上遭受污名化和排斥的个体,很容易对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形成负面印象[12]。对HIV感染者来说,他们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归入了AIDS群体,并且由于社会对其的污名化和社会排斥,他们极易面临社会适应危机。HIV感染者在全世界仍然受到较高的歧视[23-24],而老年HIV感染者与年轻HIV感染者相比,他们更容易遭受HIV相关歧视,拥有更少的社会支持[25]。社会歧视引起的精神压力和耻辱感使得感染者拒绝接受治疗,身体状况只会愈加恶化[26];缺乏社会支持与帮助导致的社交孤立,阻碍了其寻求卫生服务的途径,甚至引起心理疾病[27]。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社交圈小,社会参与度低,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更容易有孤立无援的风险[28]。参加教会和志愿组织能帮助其融入社会,提高其社会归属感[17],但是由于害怕其HIV感染状态被暴露,遭遇周围人可能的歧视,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社会参与受到限制,社会归属感低。

3 相关干预策略

有文献指出:针对不同HIV感染人群的特异性干预已成为趋势[27],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特异性干预能更好地遏制HIV的传播,提高相关亚人群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其社会适应能力。老年女性HIV感染者面临的是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社会环境,“对症”的干预策略与其身心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仅有少数研究针对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特殊身心特点提供了干预建议,但仍缺乏有理论指导的特异性干预措施。现对涉及为提高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策略概述如下。

3.1 适应策略的主体调适

3.1.1 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是指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能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的过程。积极的心理社会适应是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9]。因此,首先要鼓励老年女性HIV感染者通过各种积极的途径改变对HIV感染的消极态度,改变自身错误认知,建立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3.1.2 行为调适 除了心理调适外,积极应对不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能提高个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Skalski等[30]对202例老年男性HIV感染者和99例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消极的应对行为方式,如逃避、自暴自弃、自我孤立等与药物滥用、抑郁相关。有很多类别的积极行为调适能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如:①在社交过程中选择性身份保密。这是基于污名化与社会排斥的现实困境做出的理性回应,一方面可提高获取社会资源的概率,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自我隐私的保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界消极因素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②建立新的社会网络。通过与病友同伴的互相支持和互动,建立一种新的社交网络。女性较男性普遍更为感性,病友间情感互动的支持能缓解其由于HIV感染带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感[20]。

3.2 适应策略的外界支持

3.2.1 加强健康教育 我国老年HIV感染者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且该人群常罹患多种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代谢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脂等)及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多种机会性感染等[31],往往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临床症状表现得更为复杂[14],包括由于HIV感染导致绝经期的提前、雌激素下降造成骨质疏松等一系列身体上的改变,认知、记忆功能的受损更是加重了其心理负担。因此,医护人员应理解这种改变对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带来的不利因素,以简单、明确的方式为其提供多方面的健康教育,缓解其由于受多种合并症影响及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带来的焦虑、自我歧视、否定等不良心理反应。

3.2.2 促进家庭支持 我国家庭的传统“群体取向”的家庭观念及对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克服污名和歧视对家庭支持的影响,从而使家庭支持成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最主要支持来源[20]。由于疾病和老化引起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下降,老年女性HIV感染者更倾向于对家庭的依赖,但因为HIV带来的耻辱感,感染者往往不敢将事实告诉家人。因此,医护人员作为一个重要健康支持来源,应理解老年女性HIV感染者面临的心理压力,充当其“代言人”“辩护者”,鼓励其向值得信赖的家人或朋友揭露HIV感染状态,帮助改善其家庭支持的获取。

3.2.3 改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营造有利于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的良好社区和人文环境,提高感染者/AIDS病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足够的社会支持能有效促进个体采取积极应对策略[32],减少由感染和疾病等带来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疫情传播。我国在AIDS防治上有一定的政策。例如,自2004年起,国家开始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33];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艾滋病防治条例》,将我国AIDS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责任,明确了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都对AIDS疫情的控制提供了政策保障,并且明显改善了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存状况[33-34]。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社会歧视与污名给HIV感染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在AIDS防治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年龄的不平等的现象[35],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应充分开发领导层,促进政府对HIV感染者提供卫生服务的重视,投入必要的经费以提高全民对HIV感染的认知水平,减少甚至消除歧视,改善其生存环境;其次,社区各机构应给予其必要的生活救助、就业安排、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提高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社会参与感,帮助其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以在疾病发生早期得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改善老年女性HIV感染者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获得情况、促进其逐步融入社会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少疫情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4 小结

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已成为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不可忽视的亚群体,其身心面临的多重挑战严重影响该人群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针对提高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卫生服务工作已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并未得到社会、卫生医疗机构的足够重视[36],阻碍了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及早发现疾病感染状态,获取相关卫生服务。国外有文献指出对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特定的健康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37],但国内学术领域中相应的研究仍较少,除了需在针对老年女性HIV感染者疾病特点的研究领域上做出努力外,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对老年女性HIV感染者进行特异性干预,以期更有效地改善其身心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EB/OL].[2016-05-08].https://wenku.baidu.com/view/e9b6c7f8a0116c175f0e48e4.html.

[2] Chambers LA,Wilson MG,Rueda S,etal.Evidence informing the intersection of HIV,aging and health:a scoping review[J].AIDS and Behavior,2014,18(4):661-675.

[3] Sankar A,Nevedal A,Neufeld S,etal.What do we know about older adults and HIV?A review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literature[J].AIDS Care,2011,23(10):1187-1207.

[4] Schick V,Herbenick D,Reece M,etal.Sexual behaviors,condom use,and sexual health of Americans over 50:implications for sexual health promotion for older adults[J].J Sex Med,2010,7(5):315-329.

[5] Zandmomen Z,Sardashti S,Firouzeh MM,etal.Addressing predictors of HIV related risk behaviors:demographic and psychosocial profile of Iranian patients[J].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2014,7(6):472-480.

[6] Jena AB,Goldman DP,Kamdar A,etal.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mong use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drugs:analysis of claims data[J].Ann Intern Med,2010,153:1-7.

[7] Drew O,Sherrard J.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 the older woman[J].Menopause Int,2008,14(3):134-135.

[8] Idso C.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newly single olderwomen:a forgotten health promotion need[J].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2009,5(6):440-446.

[9] Kim JH,Mcmahon BT,Hawley C,etal.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a virtue based model[J].J Occup Rehabil,2016,26(1):45-55.

[10] Jacobs RJ,Kane MN.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in a multiethnic sample of women over 50 at risk for HIV[J].Journal of Women & Aging,2011,23(1):23-39.

[11] Erlandson KM,Schrack JA,Jankowski CM,etal.Functional impairment,disability,and frailty in adults aging with HIV-infection[J].Current HIV/AIDS Reports,2014,11(3):279-290.

[12] 孟晓鸣.艾滋病患者的社会适应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

[13] 尤晨.抑郁症状与年龄、性别相关因素的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3:1.

[14] Cejtin HE.Care of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menopausal woman[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2,207(2):87-93.

[15] Negin J,Nemser B,Cumming R,etal.HIV attitudes,awareness and testing among older adults in Africa[J].AIDS and Behavior,2012,16(1):63-68.

[16] Boonyanurak P,Bunupuradah T,Wilawan K,etal.Age at menopause and menopause-related symptom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Thai women[J].Menopause: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2012,19(7):820-824.

[17] Grodensky CA,Golin CE,Jones C,etal.“I should know better”:The roles of relationships,spirituality,disclosure,stigma,and shame for older women living with HIV seeking support in the south[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Nurses in AIDS Care,2015,26(1):12-23.

[18] Jacobs RJ,Kane MN.HIV-related stigma in midlife and older women[J].Soc Work Health Care,2010,49(1):68-89.

[19] Fisher LB,Overholser JC,Ridley J,etal.From the outside looking in sense of belonging,depression,and suicide risk[J].Psychiatry,2015,78(1):29-41.

[20] 刘永艳.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

[21] Mohammadi N,Kochak HE,Gharacheh M.The lived experi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in Iranian HIV-infected women[J].Glob J Health Sci,2015,7(5):43-50.

[22] Negin J,Rozea A,Martiniuk AL.HIV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s targeted towards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J].BMC Public Health,2014,14:507.

[23] Li X,Huang L,Wang H,etal.Stigma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medication adherence,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China[J].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2011,25(11):665-671.

[24] Grov C,Golub S,Parsons J,etalLoneliness and HIV-related stigma explain depression among older HIV-positive adults[J].AIDS Care,2010,22(5):630-639.

[25] Emlet CA.Experiences of stigma in older adults living with HIV/AIDS:a mixed-methods analysis[J].AIDS Patient Care STDS,2007,21(10):740-752.

[26] Seeman N.Use data to challenge mental-health stigma[J].Nature,2015,528(7582):309.

[27] Chambers LA,Wilson MG,Rueda S,etal.Evidence informing the intersection of HIV,aging and health:a scoping review[J].AIDS and Behavior,2014,18(4):661-675.

[28] Emlet CA.“You are awfully old to have this disease”:experiences of stigma and ageism in adults 50 years and older living with HIV/AIDS[J].The Gerontologist,2006,46(6):781-790.

[29]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1.

[30] Skalski LM,Sikkema KJ,Heckman TG,etal.Coping styles and illicit drug use in older adults with HIV/AIDS[J].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13,27(4):1050-1058.

[31] Onen NF,Overton ET,Seyfried W,etal.Aging and HIV infec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older HIV-infected person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J].HIV Clinical Trials,2010,11(2):100-109.

[32] Fang X,Vincent W,Calabrese SK,etal.Resilience,stress,and life quality in older adults living with HIV/AIDS[J].Aging Ment Health,2015,19(11):1015-1021.

[33] 郝阳,崔岩,孙新华,等.“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5):369-374.

[34] 肖金良.《艾滋病防治条例》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1.

[35] 胡敏华.老年艾滋病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33-34.

[36] Cooper B,Crockett C.Gender-based violence and HIV across the life course:adopting a sexual rights framework to include older women[J].Reprod Health Matters,2015,23(46):56-61.

[37] High KP,Brennan-Ing M,Clifford DB,etal.HIV and aging:state of knowledge and areas of critical need for research.A report to the NIH office of AIDS research by the HIV and aging working group[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2,60(Suppl 1):S1-S18.

2016-09-11;

2017-08-31)

(本文编辑 崔晓芳)

ResearchstatusquoofpsychosocialadaptationmechanismandinterventionstrategiesofelderlywomenwithHIVinfection

TangChulei,ZhangXiaoxia,WangHonghong

(Xiang Ya Nursing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410013 China)

Selected the elderly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from the aspect of HIV susceptibility and infection occult,it reviewed the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problems of elderly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population.

AI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lderly women;psychological debugging;attitude;sense of belonging;social support;behavior adaptation

R473.5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5.002

1009-6493(2017)35-4456-04

唐楚蕾,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10013,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张晓夏、王红红(通讯作者)单位:410013,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信息唐楚蕾,张晓夏,王红红.老年女性HIV感染者心理社会适应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35):4456-4459.

猜你喜欢
归属感感染者家庭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家庭“煮”夫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