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平,王莹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6、IL-8及IFN-γ水平的影响
王和平1,王莹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 IL-6、IL-8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口服玉桂宁荨汤和对照组36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及血清IL-6、IL-8、IFN-γ水平。结果:经4周治疗后,玉桂宁荨汤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玉桂宁荨汤组经治疗后第4周血清IL-6、IL-8及IFN-γ水平与咪唑斯汀缓释片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临床效果明显,并能降低血清IL-6、IL-8水平和提高血清IFN-γ水平,减小疾病复发率。
玉桂宁荨汤;风寒型荨麻疹;咪唑斯汀缓释片;IL-6;IL-8;IFN-γ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1],中医称为“瘾疹”。其中,风寒型荨麻疹多于冬季发病,常在接触冷水或寒凉物质后出现,临床以风团、水肿、瘙痒为主要表现,常好发于面部及手部,重者可出现胸闷、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病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有联系,西医治疗大多使用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或咪唑斯汀),以及皮质类激素药物等,对风寒型荨麻疹有效或可能有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复发率高。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耐,卫外不固,外感风寒之邪客于机表而发。笔者通过总结王玉玺教授多年临床心得提出,“玉桂宁荨汤”对风寒型荨麻疹的远期治疗效果较好,并能减少疾病的复发,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72例病例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2007年制定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之“瘾疹”(风寒型)诊断标准[2]:皮损为局限性风团样斑块,形态不规则,境界清楚,风团持续时间不等,消退后不留痕迹,剧烈瘙痒,可见于任何部位,严重者可累及支气管、消化道黏膜等部位。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风团常呈为白色、淡红色或接近正常肤色,以暴露部位为主,遇冷风即加重,沐浴或得热则风团缩小消失,瘙痒减轻,舌苔薄白,脉为浮紧。
1.3 纳入标准
1)临床诊断符合风寒型荨麻疹中医辨证标准与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大于15岁(包括15岁),性别不限;病程最少为6个月,每周最少发作2次或连续2天发作,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4 h;3)入选的前1天具有荨麻疹临床表现的患者;4)己阅读了受试者须知,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2)明确对咪唑斯汀缓释片过敏的患者。3)其他类型荨麻疹患者。4)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5)近2周内服用过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影响全身免疫功能的药物。6)其他抗组胺药物停药时间<7天。
1.5 剔除及终止标准
已入选病例但切合以下任意一条者,应给予剔除:
1)纳入试验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治疗过程中出现威胁生命等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治疗者;3)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期复诊者及未按时进行相关检查者;4)未按设计方案完成试验,中断治疗者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中药玉桂宁荨汤(黄芪30 g,白术15 g,桂枝15 g,白芍15 g,荆芥15 g,防风15 g,生姜15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每日l剂,每剂煎煮2次,取汁300 mL,每次150 mL,分早晚2次餐后温服,餐后半小时服用,经4周治疗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口服西药皿治林(咪唑斯汀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40019),10 mg/次,日1次,口服,经4周治疗后,观察疗效。
1.7 疗效评定
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1997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和发作频率,各项评分相加为总分。疗效指数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90%;有效:疗效指数30%~60%;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表1 荨麻疹观察指标
1.8 指标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及IFN-γ的水平。
1.9 统计方法
2.1 疗效结果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发作频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有效率对比
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经过28天治疗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治疗组有效的26例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11.53%;对照组有效的16例中复发11例,复发率为68.75%,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ng/mL)水平对比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对比,与治疗前相比IL-6、IL-8水平均有所降低,且以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见表4。
2.5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ng/mL)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IFN-γ均有所升高,且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比较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反复出现风团,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受,卫表不固,风寒之邪外袭机表,致使营卫不和而发[3]。风寒型荨麻疹其病机关键在本虚标实,本病“病本”为气血虚弱、卫外不固,病标在外感风寒,笔者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王玉玺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并以“虚则补之”“寒者热之”为理论依据,针对风寒型荨麻疹进行“标本兼治,提出“祛风散寒、调和营卫”的治法。玉桂宁荨汤是在桂枝汤加玉屏风散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玉屏风散益气健脾,固表止汗以治本,桂枝汤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以治标。两方相合以达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效。
现代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从而调节机体免疫[4];桂枝汤对免疫功能有双相调节作用,能抑制降低机体的超敏反应,增强非特异性屏障机能,从而调节紊乱的病理状态,纠正了不平衡的生理功能[5]。方中桂枝解肌发表,助阳化气,散外感风寒;白芍滋阴、养血、敛营,桂、芍合用,调和营卫;黄芪内可补脾益肺,外可止汗固表,白术益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加强益气固表之力;荆芥、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李东垣谓之曰“黄芪得防风,其功大也”,既可增强黄芪益卫固表之功,又可助防风驱邪外出;炙甘草健脾、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方中生姜、大枣均为引药。姜枣相配,以和胃补脾,调和营卫。现代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不谋而合,全方配伍严谨,选药精当,临床应用,疗效显著[6]。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所致免疫功能紊乱与过敏性皮肤病发病密切相关[7]。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L-12、IFN-γ等细胞因子,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6、IL-8、IL-10等细胞因子。Th1和Th2细胞通过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形成具有相互联系的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以保持机体平衡的状态,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其中,IFN-γ是促进CD4+T细胞转变成Th1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并且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当它与Th2细胞产生的IL-4相互拮抗,抑制体内IgE生成,从而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当机体接受外界某种致敏源刺激后,形成Th1和Th2的失衡状态,Th2细胞通过产生IL-4、IL-6、IL-8、IL-10等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产生IgE,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李仰琪等[8]也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Th1/Th2平衡受到破坏,导致Th2细胞功能相对亢进,对B细胞调节失控,进一步促进过敏反应形成。本实验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表明玉桂宁荨汤可降低IL-6、IL-8水平,提高IFN-γ水平,从而抑制超敏反应,降低人体内IgE应答并改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这可能通过扭转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的状态,保证各类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来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从而对荨麻疹的治疗起到非常有效且积极的治疗作用,减少疾病的复发。
[1]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2.
[2] 中华中医药协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7.
[3] 冯爽,陈宏.陈宏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荨麻疹经验总结[J].中医药信息,2015,32(2):86-87.
[4] 曾文军,王柳均.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其对血清白介素-4、干扰素-γ和IgE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1):16-18.
[5] 陈和,陈旭文.加味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4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9,41(11):58-59.
[6] 左军,王海鹏,张博.桂枝汤治疗营卫失和型不寐的医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6,33(5):32-33.
[7] Ying S,Kikuchi Y,Meng Q,et al.TH1/TH2 cytukines and inflammatory cells in skin biopsy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comparison with the allergen-induced late-phase cutaneous reactiont[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2,109(4):694-700.
[8] 李仰琪,龚业青,梁艳华,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5、干扰素-7水平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9,37(3):264-26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 for Treating Cold Urticaria and the Effect on Serum Levels of IL-6 ,IL-8 and IFN-γ
WANG He-ping1,WANG Ying2
(1.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2.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 for treating cold urticaria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IL-6,IL-8 and IFN-γ levels. Methods: 72 patients who met the cold urtica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treatment group of 36 cases by orally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6 cases by orally Mizolast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At the same time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erum IL-6,IL-8 and IFN-γ levels. Results:In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 group after four weeks’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In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on the fourth week serum levels of IL-6, IL-8 and IFN-γ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 on cold urticaria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erum IL-6,IL-8 levels and increase serum IFN-γ levels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Yu Gui Ning Xun decoction;Cold urticaria;Mizolast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IL-6;IL-8;IFN-γ
2016-10-26
2016-11-15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41777)
王和平(1970-),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R275.824
B
1002-2392(2017)01-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