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教学的策略

2017-02-26 20:49白海霞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现代技术情境教学探究

白海霞

(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新月光彩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4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依据,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主动性,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和分析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促进语文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实现创新理念下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探究;现代技术;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07-01

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的初级阶段的教学。教师要探究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坚持进行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掌握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领悟课文的内涵,促进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创设形式新颖、学习内容充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积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学科,语文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文化是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团结凝聚的载体,而语文更是文化的精炼与外在表现形式。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可以维持、推动、引导、调节学生进行学习并逐渐转化为内在动机的一种力量。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基础。新课改后,教师无论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还是对教学展示方法等的改进,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 提高教学效果,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

二、注重基础教学,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贯彻创新思想,还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快乐的探究中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学习时能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探究,有效掌握所学的汉字,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学习动机激发后的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语文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創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优美的文章,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内容,理解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加深他们的理解。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以情境促进教学的目的。

四、借助载体,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在有了感受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载体。如听一段配上音乐的的介绍陈然写这首诗的背景,接着教师配乐朗诵全诗,引导学生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好象听到了什么?在音乐情境的渲染下,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进入了诗歌所表现的情境之中语文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教学用具进行展示,但展示的效果是否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教学内容却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形象生动的信息技术教学逐渐进入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是指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当前应用到语文课程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未来几年内会成为基础教育的主导,而3D技术在未来也有可能应用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众所周知,单位时间内信息技术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信息技术 , 教师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五、创设开放性的教学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例如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青海、江南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注重对学生语文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内容出发,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活跃、有趣的课堂学习中进行积极思考,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庄钟慧.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J]. 教育评论. 2008(03)

[2]张艳慧.对当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18)

[3]张燕.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 2008(05)

猜你喜欢
现代技术情境教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论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