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熊方玲
让主题墙成为幼儿的“自主小天地”
文 熊方玲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细则》中则更具体阐明:“将环境创设视为教育过程,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儿童能在活动中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大胆地表现与创造,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为孩子创设适宜的主题墙饰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让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如何让主题墙由“静”变“动”,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的对话?如何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把环境还给孩子呢?
幼儿园主题墙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主题墙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日益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幼儿、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近距离的对话。本文从结合主题,激发幼儿创设欲望;迁移经验,变身环创主人;尊重差异,平等参与创设;合作互助,创新“活”墙饰;张扬个性,创设特色主题墙;“留”有余地,创设生成主题墙六个方面呼应幼儿的需求,有效促进幼儿自主发展,成为幼儿的“自主小天地”。
主题墙 幼儿 自主 环境创设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将主题墙饰的创设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形式,让幼儿针对主题内容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与家长共同搜集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手工等形式呈现自己的理解。并将幼儿关于主题探究的阶段性成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内容等构成主题墙饰的主体。让孩子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得到满足,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并激发对主题深入探究的兴趣。如:在《我要上小学啦》主题中,孩子们对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离园倒计时牌”的主题墙饰,一起商量版面颜色的选择、内容的布局、墙饰的装饰等,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不断丰富墙饰的内容。让孩子画下自己心目中的小学、我设计的书包以及书包里的秘密,记录对老师的不舍,留下与好朋友的毕业合影。在墙饰不断得到充实的同时,孩子们对幼儿园、老师、朋友的爱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创设主题墙饰的愿望,真正使环境创设与幼儿的知识相结合,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主题墙创设中,要求教师充分体现对幼儿的尊重,以幼儿发展为本,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如:在《过新年》的主题墙饰创设中,我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们有的说可以画出新年的愿望卡;有的说可以讲年的故事,用愿望卡装饰年兽的身体……我综合了孩子已有的经验,确定墙饰主题为“欢腾的春节”,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折、剪、画、粘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促进了孩子各方面技能的提高。之后从孩子的想法中,我又引申出《新年礼物》《新年的吉祥物》两个子栏目,激发孩子更大的探究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能想得到的让孩子自己去想,孩子能做得到的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变身环创小主人。
幼儿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教师应该给每个幼儿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此外,幼儿之间存在着能力差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灵活地安排幼儿完成主题墙创设的内容。如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我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爱好,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一主题的内容。有的孩子喜欢画画,他就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用绘画的形式画下来;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好,就请他们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趣闻讲出来,让老师或是家长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有的孩子手巧,就让他们用纸画出或是剪出动物;而有的孩子能力差,就让他们用涂色的方法来制作草地、森林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主题墙创设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也是合作互助、创新的过程,这种互助不仅存在于幼儿之间,也存在于幼儿和教师、幼儿与家长之间。如在创设《汽车王国》主题墙时,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既是教具,又是一个“大操作台”,孩子们自由地在其中大胆探索、交流和表现。我鼓励孩子们分工合作,按兴趣分组成几个区域,进行合作创设:热闹的十字路口、漂亮的楼房、交警岗台、信号灯、来来往往的各种交通工具、立体晶都修理厂等。这些活动使幼儿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地萌发新的想法,不断创新主题墙的内容,与墙饰积极互动,也使幼儿体验到团结合作创新“活”墙饰的快乐。
幼儿园主题墙饰创设,应尽可能支持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生活,表达感受。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可选择的材料和环境,鼓励幼儿借助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始终做到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主题活动内容的连续性,以此张扬个性,创设出特色主题墙。如在创设《美丽的春天》主题墙时,只为孩子提供了大张底版纸,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在底版纸上描绘春天的景色。孩子们讨论后,一起用颜料涂出了大树,用绿色皱纹纸搓成“柳条”做成柳树,用粉色皱纹纸做成“桃花”,布置出一片“桃花林”,再用绿色海绵纸剪出绿草地,还有一块地方当“小河”。孩子们围着墙饰叽叽喳喳,“这是我做的”“这个是我们一起想出来的”等等。在孩子们的交流中,我进一步启发孩子:在大树上、草地上、小河里还可以加些什么东西呢?孩子们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在大树上可以有鸟巢和小鸟;在草地上加上小朋友放风筝;在小河里可以贴上自己撕的“轮船”, 还可以贴上小蝌蚪、青蛙妈妈、荷叶,布置成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春天”里展开自己的所看、所想,从动物的变化到人们的活动,不断深化主题内容。
主题墙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主题墙面布置得满满的并不代表墙面内容有多么的丰富,而应在主题墙的布置中适当“留白”,在幼儿生成新的主题时布置。随着主题活动的展开,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延伸出新的内容。这种变化伴随着幼儿的兴趣、探索内容纵深的发展蔓延,不断扩充、调整与更换,孩子会与环境、同伴、老师、家长互动。幼儿随时可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经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在其中。这一过程促使幼儿在与主题墙的互动中,生成新的主题内容。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创设和展示的空间,让幼儿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动态化的主题墙的创设,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例如:在主题《多彩的秋天》中,带孩子们远足,去寻找美丽的秋天,孩子们兴趣非常浓,看见了喜爱的菊花,有的紫、有的红、有的黄、有的半紫半黄,非常漂亮,回来后生成了新的课程《美丽的菊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菊花的造型:有的说像妈妈的卷发,卷卷的;有的说像方便面;有的说像大狮子的毛……之后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如:纸杯、彩条纸、纸盘、橘子皮等等材料,制作了美丽的菊花园。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菊花的制作方法和各种制作材料,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总之,一面好的主题墙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能为幼儿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更好地引发幼儿的互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使主题墙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成为幼儿的“自主小天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