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开封市中心医院 输血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赵娜
(开封市中心医院 输血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肝炎患者,采集所有入选者血液样本,对其乙肝病毒(HBV)及核心抗体IgG与IgM先实施ELISA法检测,再实施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HBV检出情况及对乙肝IgG与IgM检出情况。结果 ELISA法HBV阳性检出率(95.16%)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98.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对乙肝IgG与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9.35%(12/62)、17.74%(11/62),低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69.35%(43/62)、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ELISA法相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检出率较高。
乙肝病毒;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核心抗体;ELISA法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DNA病毒,传染范围较为广泛。据相关资料,我国约有9 300万人携带HBV,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可逐渐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既往研究表明,机体免疫系统对HBV可针对性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对HBV及核心抗体检测是判定HBV感染、预后等主要依据[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是检测HBV及核心抗体主流方法,但关于其应用价值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肝炎患者。其中男37例,女25例;病程为1~11 a,平均(5.16±3.04)a。本研究经开封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检测方法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HBV核心IgM抗体试剂盒;HBV核心IgG抗体试剂盒;辣根过氧化酶;PBS缓冲液;100 μl 3%过氧化氢;100 μl 0.1 mol/L氢氧化钠;100 μl 30 mol/L鲁米诺;恒温箱;发光仪;离心机。
1.2.2 样本收集 于清晨收集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确保标本不溶血。4 h内在4 ℃温度条件下实施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得上清待测。
1.2.3 ELISA法 ①将试剂盒取出,瓶装试剂与微孔反应条放置于室温下进行0.5 h平衡。②微孔反应条中加入待测样本,并为各测试微孔板设置阴性对照、空白对照。③微孔反应条采用封片进行封锁,放置恒温(37 ℃)水浴中60 min。④打开并弃去微孔反应条中液体,将洗涤液加入进行5次洗涤。⑤将反应条各孔中加入试剂盒中A液和B液各50 μl,再次封板,37 ℃条件下水浴0.5 h,再加入终止液。⑥ 450 nm下对OD实施检测,记录HBV及核心抗体检出情况。阳性标准为所测血清值≥临界值(2×标准差+阴性样品平均A值)。HBV抗体临界值血清由各阳性对照血清混合稀释而得,HBV抗体阳性对照由各试剂盒阳性对照血清混合而得。所有操作过程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4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在已包被HBV核心抗原IgG与IgM的聚苯乙烯试管中加入待测样本,再将辣根过氧化酶(100 μl)标记过的IgG与IgM抗体放置在37 ℃条件下2 h,应用PBS缓冲液进行3 min冲洗,共3次。然后将100 μl 0.1 mol/L氢氧化钠、100 μl 30 mol/L鲁米诺加入,完成室温下10 min静置后,将100 μl 3%过氧化氢加入,即刻对发光强度进行测定,并观察发光仪,读取数据,记录HBV及核心抗体检出情况。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HBV检出情况 ELISA法检出59例HBV阳性,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61例HBV阳性。ELISA法HBV阳性检出率(95.16%)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98.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8,P>0.05)。
2.2 乙肝IgG与IgM检出情况 ELISA法检出乙肝IgG抗体12例,IgM抗体11例;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乙肝IgG抗体43例,IgM抗体50例。ELISA法对乙肝IgG与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9.35%(12/62)、17.74%(11/62),低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69.35%(43/62)、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31.400,χ22=49.077,P<0.05)。
HBV感染临床较为常见,对HBV-M和HBV-DNA的检测可对HBV感染情况做出诊断。乙肝核心抗体包含IgG与IgM,其中IgM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在6~18周,IgG出现相对较晚,但其持续时间长,两者均可说明近期有慢性感染或HBV感染病毒活动。乙肝起病隐匿,常缺乏显著症状,易出现误诊或漏诊。而HBV感染能够向慢性化转变,增加了肝癌、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及早准确诊断HBV感染对疾病早期干预具有积极意义。传统诊断乙肝方法包含preS1诊断试剂等,比较耗时费力。随着生物技术发展进步,ELISA法及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被广泛用于临床血清病毒的检测中。辜彦等[3]研究指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可有效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而张利[4]等研究指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抗体检测敏感性较高。曾艳华等[5]Meta分析显示,化学发光法用于血清HCV抗体检测中,具有稳定性、敏感性、特异性高优点。本研究对比两种方法对HBV及核心抗体IgG与IgM检出情况,结果显示ELISA法HBV阳性检出率(95.16%)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98.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对HBV阳性检出情况相似。但ELISA法对乙肝IgG与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低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灵敏性较高。ELISA法诊断试剂盒均采用合成多肽抗原或基因工程包被固相,操作简便,但以间接法测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所用试剂盒包被的抗体基本不受突变抗体影响,且其标记物来源丰富,能够识别多种逃逸变异株,使得人为因素影响较低,故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综上,与ELISA法相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检出率较高。
[1] 王泽民.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6):455-458.
[2] 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4):374-376
[3] 辜彦,王裕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的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0):2891-2892.
[4] 张利,于冬男.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检测抗-HCV的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8-20.
[5] 曾艳华,孟存仁,张朝霞.化学发光法检测HCV抗体诊断丙型肝炎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6):707-715.
R 44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48
201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