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县实验小学 曹晓琦
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策略探析
安徽太湖县实验小学 曹晓琦
数学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循序渐进,使阅读与思考充分地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小学数学 数学阅读 策略分析
阅读对每一门课程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对人类的思维具有强大d推动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增强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主动性,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所学课程有关的科学家的故事与学生分享,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并且了解数学原理或公式的来源,从而使其感受到数学深厚的历史底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使其提高数学阅读兴趣,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特有的魅力。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对数学这一学科进行把握,深刻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学好数学大有裨益,由此使学生更乐意进行数学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生活案例,例如,有名的历史典故“田忌赛马”就是数学知识的充分体现。该故事是对策论的直接体现,对策论也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从这个数学故事中学生还能够认识到在竞争中,应认真进行策略研究,寻找最佳方案,增加取胜概率,即使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也不至于输得太离谱。另外还可以对古代战场所运用的策略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到运筹帷幄的深刻道理,领略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通过渗透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数学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逐步学会阅读。在进行相应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时,教师同样要结合知识类型与课程类型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掌握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并且使其对知识有更深入地理解,提升其解题水平。阅读方法的指导通常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首先,粗略阅读,了解内容的大概意思;其次,进行仔细阅读,对公式、定义、概念、法则中涉及的关键语句进行标记,可用不同形状的符号或者颜色不同的笔进行标记,对这些重点词语进行分析与思考,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把握知识的实质。
以概念学习的阅读指导为例,作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与性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逻辑性。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想要从本质上理解与区分知识,必须对概念或性质进行仔细阅读。在阅读时教师应叮嘱学生不可仅限于词语表面,应指导学生对词句进行反复琢磨,把握关键字词、成立条件、结论的含义等。例如,在“倒数”教学中,倒数的概念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先读一读这句话,再划出关键词,并读出来,小组间互相交流后进行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学生对于关键词的看法各不相同,教师将这些观点记录在黑板上。有学生说重点词语为“乘积为1”,有的认为“两个数”是关键词,也有学生认为“互为”是关键词,此时教师可指引学生再次阅读,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多少个数互为倒数?”由此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明确关键词,强化对数学概念的认知,进而掌握有效学习和阅读的方法。
除了课堂上的数学阅读之外,教师还应安排适量的课后阅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本进行复习与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有初步认识之后,通常未能够达到熟练掌握运用的程度。学生在课后进行归纳,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能够使知识更具概括性与系统性,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具高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明确课文练习的设计意图,并将练习与例题进行有效配合,根据重点合理布置巩固训练,安排部分课外阅读。
例如,在完成“年、月、日”的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课外书籍,让学生明白为何有些年份为闰年,有些又是平年。从而使学生在课外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背后的奥秘的探索欲望,使其对数学阅读始终保持热情。此外,为了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方法或推荐数学读物,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相对于一般阅读,数学阅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究其原因是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较高,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的思维具备较强的逻辑性。若小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阅读,而未对所读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则难以实现阅读的效果。数学阅读既要仔细严谨,又要面面俱到,不同于阅读文学作品时那般随心所欲。此外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学生在阅读时难以集中精力,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完成阅读。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明确阅读任务,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渐养成定量阅读的习惯,进而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
为促进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可在学生阅读之前列出阅读提纲,并告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之后教师可按照提纲以及相应的练习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让学生对错误点进行重点阅读。例如,在学习“厘米和米”时,教师可列出如下提纲:(1)认识线段,学会看图找线段;(2)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与1米的实际长度,明确两者间的转换;(3)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反复推敲。粗读了解大意,细读划出概念、公式等重点,并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把握其实质。从而使学生按照提纲一步一步完成相应的阅读并进行思考,以优化阅读效果。
仅仅依靠数学课堂上的阅读渗透是不够的,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逐步将数学阅读演变成具有组织性的集体活动。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其阅读欲望。数学阅读活动若局限在教材内容之中则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若与课本完全脱离又难以体现数学学科的阅读特点。因此,教师应在两者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阅读活动的目的性得以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为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可开展课外数学阅读活动,从而帮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数学的魅力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富有趣味性的数学图书,例如,《奇妙的数王国》《爱克斯探长》《数学传奇》等。并且每个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数学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例如,让部分学生阅读了《奇妙的数王国》后,对书中趣味十足的故事(“追杀小数点”“神秘的蒙面数”等)充满兴趣,并改变以往对于数学的看法。此外,学生之间互相分享阅读经历,交流读后感,有助于营造积极的数学阅读氛围,从而使每位学生爱上数学阅读。学生在课外数学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学科兴趣将会对数学课堂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其学习效果。活动期间教师可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给予其肯定与支持,鼓励其不断从数学课外阅读中总结阅读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制订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其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