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远 编辑|严芳 插图|李丽
分床3部曲,让宝宝自己睡
文|高远 编辑|严芳 插图|李丽
你们给他的小房间布置好了一切,宝宝也答应自己睡,当你们道过晚安掩上房门走进自己的卧室,宝宝后脚就跟进来了:“妈妈,我还想跟你们睡一晚”。而你总有心软的理由。有什么好办法让宝宝踏实地独自睡觉呢?
孩子分床睡,是他独立自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你和他都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儿。长期带孩子睡,甚至一直睡到小学毕业,对孩子成长有害无益。
少数妈妈从宝宝出生后就让他睡小床(开始可能小床贴着大床),恭喜这些妈妈,你们将不会遇到痛苦的分床大战。多数妈妈一直带宝宝睡,当孩子渐渐长大,到了该学会独立的时候,让孩子睡到小床,学会独自入睡,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对很多家庭是一场持久战,非常考验家长的智慧和毅力。
强硬把孩子拉开,把他关到儿童房,任由其害怕哭泣?妈妈们大约都做不到,即便这样做了,也会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
跟孩子谈好各种奖励条件,哄他睡到儿童房的小床上,你想抽身离开?孩子会跟着你脚后跟走的,再把他送回去,反复拉锯,最后胜出的通常不是父母。
为此,我们为爸妈规划出分床三部曲,让你们在不伤宝宝的前提下,完成宝宝分床睡的进程。
父母要达成一致。你们坐下来议一下:“真的准备好了,让孩子独自入睡了吗?”这点非常重要,否则,后面遇到孩子的抵抗,两人意见不一致,会无端生出很多矛盾,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徒增烦恼。
挑选最佳时机。注意避开任何可能的不适阶段,比如,孩子正在学习用筷子,或是学习如何如厕,都不合适,会让孩子觉得生活怎么如此艰难,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情绪,甚至在严格要求下,孩子会崩溃。如果你们准备外出度假,也不合适,孩子还没学会,作息又变了。
绘本来帮忙。找一本孩子学睡觉的画册,故事里的小主人公最终都克服恐惧,安心、开心地睡在了自己的小床上,有的画册还带涂色功能,你可以一边讲解基本的情节,一边让孩子对着画面进行涂色,这能帮助他参与故事的每一个细节。如果爸妈有绘画基础,也可以手绘一本。
提前渗透。提前几个小时,甚至提前几天,向孩子灌输你的期望,比如“爸爸妈妈睡在大床上,小朋友应该睡在自己的小床上”,最好,妈妈还给孩子详细描述关灯后情形,“房间里的一切,都跟白天一样,但都看不见了”,具体的画面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残酷”的现实。
准备孩子喜欢的寝具。给孩子准备好就寝的一切,墙上贴一些可爱的卡通图画,把小床布置成一条军舰等宝宝喜欢的样式,被子、灯、一个他最爱的玩具、睡衣,等等,让他临睡前找不到借口。
调整好情绪。不要对孩子流露出任何内疚或同情的眼神,孩子敏感极了,他会准确捕捉到并据此不断反抗,最终让父母败下阵来。告诉自己,这是为孩子好,培养他独立自主的性格,必须这么做,你甚至不必增加拥抱和亲吻他的次数。
千万不能心软和退缩。“要不先让他在大床上睡5分钟?”或者“看他今天这么开心,逼着他睡小床,他会很难过吧!”这段黑暗的时光对妈妈来说非常折磨人,但分床这件事没有中间地带,不成功就是失败。
坐陪入睡。多数宝宝不能接受突然切换到完全独自入睡状态。建议妈妈或爸爸坐宝宝床边,陪他入睡,但不要交谈。如果宝宝喋喋不休,你就出去一小会儿再进来,孩子只要知道你还会再进来陪他入睡,他就会很快安静下来。等孩子入睡后再离开。若干次之后,宝宝需要你坐陪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了,直至不需要陪伴自行入睡。
打地铺陪睡。少数宝宝特别胆小,坐陪的爸妈离开后,他可能完全无法入睡,甚至害怕得哭起来。如果是这种情况,让爸爸在最初几个晚上,在孩子床边打个地铺陪睡,但孩子仍独自入睡,夜里宝宝偶然醒来时能马上看见爸爸,这样他会很快再次安心入睡。如果宝宝做到了,再切换到“坐陪入睡”方式。
循序渐“远”。还有种情况,爸妈必须坐陪很久,宝宝才能入睡,甚至妈妈都打瞌睡了,宝宝还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完全迁就宝宝,他会越来越睡不着,妈妈要设定一个时间,坐陪多久后就离开;开始时坐宝宝枕边陪,逐渐撤退到离他越来越远的地方,直到最后到你自己的卧室。如果宝宝从自己的床上跑下来时,你要平静但坚决地把他再送回小床上去。
如果还没成功,满怀信心地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成功。
如果宝宝有所进步,给他奖励,准备一个“分床进步礼品袋”,每当他乖乖独睡后的第二天早晨都能从这个袋子里拿到一个小礼品,此外,爸妈也不要吝啬语言奖励。
温馨提示:遇特殊困难,也不放弃
宝宝病了!让孩子回大床睡?不能这样做,否则会前功尽弃。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房间打地铺,陪他几个晚上;家里发生了不安的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家人重病,临睡前多陪陪他、亲吻他、拥抱他,让他内心感觉安全和平静,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别破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