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变出开心宝宝
受访专家|边军(红黄蓝幼儿园教研部总监)
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与一些相对陌生的人相处,这对于宝宝来说,将是不小的考验。但是,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对父母来说,考验更大。我们从特别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给您做出了提醒,让我们一起“变”出一个入园开心宝宝吧!
第一天入园有魔法
整个暑期,父母就应该开始为宝宝入园做好几个方面的准备,包括生活规律的准备、能力的准备、物质的准备等。但是,万事俱备、往往还欠“临门一脚”:那就是在宝宝入园的第一天,父母要怎么做呢?我们可要做好“变”出开心宝宝的第一位魔术师啊!
变出小仪式
宝宝第一天上幼儿园,这对全家人来说确实是件很大的事,但其实对于宝宝漫长的学习生涯来说,这才刚刚开始呢!建议父母当天送宝宝去幼儿园的“队伍”不要过于庞大,最好是妈妈自己送,如果宝宝平时和爸爸的关系也不错的话,也可以由更偏重理性的爸爸送。不过可以进行一些小仪式,比如给宝宝戴上一枚“入园小勋章”或者全家人的“魔法亲亲”,让宝宝既能感受到这个早晨和平时有点不太一样,但又不会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变身“淡定侠”
送宝宝去幼儿园的路上,请保持轻松的心态,不要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小家伙们很会察言观色的,如果看到您情绪紧张,他也会被感染,甚至更加确定要去的可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情绪会更加不稳定。即使宝宝看上去略有紧张,父母也要变身“淡定侠”,和宝宝平静地讲讲一会儿在幼儿园里会看到什么,会发生什么。可以和宝宝描述一下班主任老师的样子、年龄和说话的声音等,让宝宝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变得更坚定
在把宝宝交到老师手里,或者是把他送进教室之后,父母应该和宝宝正式但短暂地告别,迅速离开。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哭闹,更要坚定一些。但可以亲亲宝宝,郑重许诺放学后肯定准时来幼儿园接他,然后微笑着跟宝宝说“再见”离开,不要再回头。事实上,绝大部分宝宝会在妈妈走后很快停止哭泣,好奇地打量老师和小朋友。大多数孩子哭闹,都是因为周围“哇声一片”,自己也被“带偏”了,其实并没有太大问题。所以父母不用过度担心,老师们马上会用耐心的照顾和有趣的课程、活动等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
变身“美好回忆师”
接宝宝放学回家的路上,不要紧张地问宝宝有没有被欺负,老师有没有不管他等,包括吃饭吃饱没,午睡睡着没等。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建议直接和老师沟通更有效。可以学学《盗梦空间》的造梦师,成为一个给宝宝造“回忆美好一天”的人。比如请宝宝讲讲第一天发现了幼儿园里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有什么家里没有的好玩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做了哪些游戏,老师唱了哪些好听的歌……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在引导宝宝逐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丰富、有趣,进而爱上幼儿园生活。
中班、大班孩子可能也有开学综合征
漫长的暑假一过,孩子肯定要重新适应幼儿园生活。不过不用担心,老师们依然有很多办法能让孩子尽快回归正常状态,也依然有着更多丰富、有趣、有挑战的课程等着他们。
不过,还是建议父母在假期尽量保持孩子的规律生活,在幼儿园锻炼出来的自理能力也别荒废,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其实,孩子很乐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有趣课程和微主题活动,“变”出开心宝宝
开学季,对于刚刚送宝宝入园的父母来说,可能最关心的是宝宝在幼儿园里会做些什么、学到些什么。这次,我们专门采访了红黄蓝幼儿园教研部总监边军老师,为大家揭秘开学季幼儿园小班的课程设置什么样,以及幼儿园用了什么“魔法”,“变”出了刚入园就天天开心的宝宝。
生活能力玩中学
和中班、大班的孩子相比,小班宝宝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课程可能没有那么多,大多数课程都是在游戏、歌谣里完成帮助宝宝提高生活技能的目标。比如穿脱衣服,是宝宝上幼儿园后要迅速能实现自我完成的事,那么幼儿园就会针对这个技能编写一些小儿歌教宝宝唱:火车钻山洞,先钻大山洞,脑袋出来了;再钻两个小山洞,胳膊出来了……孩子们在开心地和老师一起蹦蹦跳跳唱歌谣的过程中,也就掌握了穿脱衣服的方法。又比如宝宝在幼儿园,要经常自己洗手。在家里洗手的生活,多半都是家人提醒或帮着孩子把袖子卷起来的,在幼儿园孩子可能经常忘记,而在洗手时把袖子弄得很湿。这个时候,歌曲《拔萝卜》就派上用场了,老师们会把这首歌曲和洗手结合在一起,孩子们就会自觉地想起来要卷好袖子。
运动课里激发主动性
对于小班宝宝来说,体育课程并不是在单纯地训练孩子的某项运动技能,而是用游戏的方式设置一个情景游戏,在课程中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比如小班的体育课程有让孩子学会并练习手膝爬的目标,那么课程就会设置一个小猴子去摘果子这样的情景游戏。小猴子先要爬过草地,然后翻过高山,到达果园后还要上树去摘果子。这样的设置,就让手膝爬的训练不再枯燥,变成了孩子自愿“变身”小猴子,为了摘到果子的游戏,激发了孩子参与学习这项运动技能的主动性和兴趣。包括一些依托体育器械和材料的运动,课程都会巧妙地设计为孩子想参与、愿意玩,避免了僵硬示范和训练的方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是起到观察者的角色,看到有的宝宝能力弱一些,就会特别帮助一下。但是同样会采取激发孩子主动练习的方式,先进行一些力量或小技巧的练习,再完成教学目标。
其实,父母考量幼儿园的课程如何,不应该将孩子学了多少知识为标准,还是要关注课程的设置是不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个体感受,有没有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及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在看似简单的课程游戏中,其实融合了孩子在六大领域的发展,孩子在每一个领域的学习和探索中,都应该是具备愿意、喜欢的情感态度,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会帮孩子很快地适应和喜欢上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很快地提高各种能力。学习更应该强调能力的提升,强调孩子立体的发展。在这方面,红黄蓝幼儿园的课程研发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微主题活动:开心宝宝红黄蓝幼儿园的整体课程设置中,还有若干微主题活动的设计。9月的活动主题,就是开心宝宝。活动会贯穿在整个9月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目的就是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帮助孩子渡过重重入园难关。
● 老师在每天接孩子们入园和送孩子们离园时,要跟孩子有身体接触,比如抚摸或者拥抱。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身体行为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亲切,老师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孩子情绪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调整,让宝宝一天都开心。
● 老师会更加耐心和细心地关注宝宝一点一滴的小进步,及时给宝宝鼓励,有时候是一个小代币,有时候是一个大拥抱。及时鼓励可以让宝宝更有信心面对挑战,也能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自己。
● 在主题月中,会有一个和宝宝身份一样的小伙伴进入他们的生活,就是超人兔。这是一个主题绘本故事。超人兔开始也不喜欢上幼儿园,也总是不想去,但去了幼儿园后,发现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事,都不想回家了。这个故事就是给孩子铺垫和暗示,告诉他幼儿园每天都会有好玩的安排,有新鲜事发生。
● 允许孩子带上自己的依恋物,比如玩具或者小毛巾被,也可以带上自己用惯了的小杯子。有这些让孩子有安全感的物品陪伴,孩子在刚开始入园的阶段会减少一些紧张不安。
● 入园阶段,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就是和小朋友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传统的歌曲《找朋友》配上游戏,渗透其中的还是要给孩子体会——跟同伴在一起才快乐。其实,一旦孩子在班里交上了好朋友,确实要比在家玩得开心呢!
牢记5个沟通“魔咒”
想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父母要学会和老师有效沟通。别小看“有效”两个字,这可是不小的沟通魔力。有效沟通不仅可以让宝宝在幼儿园适应更快,成长更迅速,还能让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迅速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养育目标。
1信任 幼儿园会对新入学班特别重视,都会配备经验丰富的老师。很多父母认为很棘手的事,老师都能轻易搞定。所以,有效沟通的第一步是信任。不管是送宝宝入园第一天的果断离开,还是孩子在园每日的生活安排,父母都要相信老师的专业性。
2重点 刚开学的前两周,不仅是您和孩子最焦虑的时刻,也是老师最忙碌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老师对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还没“摸”熟,所以很可能会对您的询问回答得比较笼统和含糊。另外,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建议您在向老师询问孩子情况的时候,要言简意赅,拣重点说。也把您最关心的孩子在园的重点告诉老师,不要求老师面面俱到地向您汇报。
3配合 积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和要求,不要把孩子认了多少字或者是否会做数学题作为重点,而要观察孩子有哪些能力方面的提高。父母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让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在幼儿园一致,这样才更有利于宝宝的进步。
4直接 发现孩子回家后情绪异常,或者是对老师、幼儿园有意见或不同看法时,一定要及时和老师本人直接沟通。当大家认为直接沟通无法解决问题时,再一起约谈幼儿园领导。切忌不沟通就在背后当着孩子的面对幼儿园老师或幼儿园进行负面评判。家人之间如果谈论对幼儿园的不同意见时,也最好避开孩子。
5结盟 父母要尽量把老师当作盟友来相处,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在幼儿园里更开心、适应更快,没有目标冲突。一旦把老师当成盟友,也更容易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当听到宝宝对幼儿园的一些让您生气或着急的描述时不要冲动,毕竟孩子正确还原事件经过的能力尚不完善,对事情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偏差。记住,包容与信任,是一切良性沟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