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初级中学 王行青
数学课堂活动经验培育管窥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初级中学 王行青
文中记叙性地描述了我校数学课堂活动现状调查背景、内容和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完整的统计和分析,从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思考。
数学活动;数据分析;有效性;经验积累;高效课堂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校是一所省级示范初级中学,也是南京市新优质初中学校之一,师资和生源有典型的农村特色。本校学生90%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有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接受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父母双亲文化层次较低,有的甚至近乎于文盲。学生在学习中主要靠课堂学习,家教几乎空白。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寄望于教师和学校。
这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我校中学七年级学生。利用电脑摇号方式,随机抽取出9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无附加条件答卷,然后归类进行数据整理统计。调查时间为2015年12月。
问卷调查分为两个层面:学生层面共有6个问题,涉及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态度、认识、参与的积极性、收获及经验积累等;教师层面共有4个问题,从老师数学课堂活动中的内容安排、兴趣调动、活动形式及自主讨论等四个方面了解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情况。现从这两个方面作些简要统计分析。
学生对数学课堂活动,积极参与的占5.6%,被动参与的占35.5%,消极对待的占7.7%。活动时积极思考的占80%,围绕老师,解惑释疑占72.2%。
数据反映: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能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处境,学生课堂学习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必须注意到,学生长期的学习方式在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潜意识里没有把自己放在学习主体性地位上来,缺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习惯等待老师的讲解与标准答案,有40%的同学在遇到困难时,仍依赖老师讲解。
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数学活动认为切合实际,易行易懂的占58.8%,大多都能操作完成,得到结果的占52.2%,缺少准备,有时浪费时间,没有成效或流于形式的占41%。课堂上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大多是照搬书上的占47%,老师作了调整且补充创新的40%。从统计情况看,尽管大多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做到易于操作,切合实际,但还有不少活动组织调控不到位。
很喜欢或比较喜欢数学课活动的占78.8%,数学课堂活动有自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机会的占83.3%。数据说明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能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要善于呵护和引导学生的创新火花。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应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知识建构。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导向性指标之一。数学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人都在做中学、学中做。课堂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问题要恰到好处,让问题处在大多数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能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就能使所有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这样才能使朴实的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事实上,教育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从思想到文化有多远,课改的路就得走多远。”我校数学课堂将利用新优质初中创建这个契机,利用现有的优质资源,努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为新优质初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磨炼和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紧紧把握契机,成就自己,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探究,让自己快速成长成熟起来。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