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的风景

2017-02-26 02:25曹群
初中生世界 2017年44期
关键词:引领特级教师名师

■曹群

“引领”的风景

■曹群

2014年夏,承载着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名师工程的期望,承载着工作室全体英语人的梦想,曹群名师工作室开始起航了。“迷恋他人成长”是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的名言。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我以为唯有胸襟开阔、乐于与人分享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教育路上,我用心书写着自己诗意人生的同时,也成就着一大批“英语诗意课堂”的逐梦者。

我将“专业引领、实践探索、真诚合作、共同发展”作为工作宗旨,肩负起点灯人的责任,引导成员们关注自身发展,品尝教育幸福,让他们在仰望中感知天高,在俯察中以达地厚,在黑暗中坚守梦想,在教研中倾听拔节,形成了有鲜明地域特色、共同价值观的学术团队。我以积极姿态来修炼自身,依托教育精神和教学实践来诠释“名师”的内涵,塑造立德树人背景下名师的良好形象,力图将本工作室建设成名师成长的园地、资源辐射的中心、经验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

感受向上的力量

工作室的专业影响力,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辐射力,更为重要的是人格和师德的感召力。作为一名专业引领者,怎样通过个人成长的风格与思想,带领更多教师走向专业的自觉与提升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个学习团队,必然少不了在教育的天空下进行仰望,在仰望中成长,在仰望中走远。我深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源于灵魂的深度觉醒,必然要经历艰难的跋涉和不断的自我鞭策和修正。因此,领衔人要具备智者的睿智、仁者的大爱、勇者的坚韧,让整个团队成员时刻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是成长的关键。我经常勉励他们要有危机感、有自我观察的勇气,以及只问攀登不问高的执着。工作室“借力借智”,积极引入多方专业力量,激发成员们深远的专业情愫,创造积极的成长情境,触动成员们的心灵。于是叙述名家成长案例、分享成员的独特教育经历、开展经典阅读、聆听专家讲座成了工作室每月的固定动作。团队成员顾海明说:“工作室给我们每一个成员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大师的光辉,我辈的脚步,这些鲜活的案例,使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学、可模仿,也增强了成长的信心。”

工作室的年度目标管理制、分类团队共建制、个体发展阶梯制、多维展示推介制、团队晒单竞争制将成长逐步内化为成员们日常的自觉行为。签定成长规划书,通过成员相互间的对比,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缺什么补什么。过去的若干年,有几位成员一直徘徊纠结于行政与专业角色的两难之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明白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优秀,只要走出时间管理的困境,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成就学生和发展自己并不矛盾。一旦信念被点燃,潜能是可以被无限挖掘的。

专家们的讲座让他们懂得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人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完善自己首先得从阅读开始。工作室为每位成员准备了大量的书籍,经典类的、热点类的、实证类的、跨界类的、文学类的等。大量的业余时间,成员们都把自己沉浸在书海中。以“在情境间”的姿态行走,真正达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应该说,支撑他们行动的在于内心生发出的那股向上的力量以及朝向伟大的抱负。

做诗意课堂的使者

学术主张是名师工作室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在多年的行走过程中,我提出了旗帜鲜明的教学主张——诗意英语课堂,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孵化器、生命成长的肥田沃土、精神对话的心灵乐园、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场。教学主张必定是在课堂里“长”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唯有在课堂上,为师者才能绽放自己智慧的、人性的、生命的光辉。诗意英语课堂需要教者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智慧地读懂课堂、清醒地读懂自己。我们围绕着诗意英语课堂进行探索研究,以实证研究方式开展深度主题研课。即团队以教材为起点,在研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以同题同构、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凸显温润而流美、文约而意丰、情韵兼理趣的课堂特质。

工作室情系乡村,助推均衡,开展数次“乡镇行”活动,让成员们从最基层学校开始历练,把脉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诊断活动,让教学主张更接地气,从而惠泽整个区域的英语教学。

身为南通市英语学科基地负责人,我依托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给成员们搭建更高的展示平台,辐射全市的英语教学。我倡导开展“同课多轮”教学活动,让老师们与我或其他特级教师共上一堂课。说起这事,潘凌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第一次全市特级教师带教活动主会场放在金郊初中。我选择她作为代表与我同台竞艺。我所有工作室成员组成方阵一起备课磨课。尽管她的教学设计会融入大家的智慧,但作为徒弟的她还是压力山大。接到任务后,她研读教材,链接相关素材,提出思路,拿出教案,进行多个轮回的批判与整改,度过多个不眠之夜,最终自信登台,成功展示。她欣慰地说,在磨课这一艰辛的过程中,她乃至整个团队都真实地获得了成长。

在省内外各种高规格的活动中,我轮流把成员带在身边见习,给工作室成员一个个练兵的机会。在一次与省外名师工作室的互访活动中,有二十多位英语特级教师参与其中。与我同行并承担展示任务的工作室成员郭晓萍老师说:“这么高规格的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让我进行展示,我实在是没有底气。经过您智慧的点拨,我知道教学设计不在于繁琐,而要在简单中生成教学设计之美,在简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生成精彩,在智慧生成中体现教学细节之美,蹲下身来倾听花开的声音。”如果说这是一个化蝶的过程,那么体验痛苦过程的她也体验到了破茧成蝶的欣喜。

徜徉在研究的乐园

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优秀教师能上出精彩的课,但不会写文章。如何引导成员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梳理提炼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呢?我认为,一线教师研究教学虽有综合性的优势,但支离破碎的教学研究解决不了复杂的教育实际问题,难有切实成效。只有把“知己”“知人”“知书”“知法”“知考”“知道”这些维度纳入工作室的研究内容,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全面成长。

我从培养成员们的现场学习力开始,要求他们把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同行的公开课、各种培训讲座等都作为学习反思的对象,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记到笔记本上,每日在工作室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中共享,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季晓梅老师说:“过去让我上课我不怕。我就怕写论文,不知从何下手。经过这样一个‘被写作’的过程,我努力将听到的上出来,把上出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出来,现在发现写论文原来并不那么遥远。”

以课程资源开发为载体,提高成员的研究意识是工作室的又一大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具备适应教学需要的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学会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对于教育部的英语、德育课程,省教研室的微课助教资源,南通的微课资源建设,我都让成员们参与其中。尤其是在2014年、2015年南通市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中,我连续两年被市教育局选为英语学科资源建设主持人,带领团队高质量地完成了网络资源开发任务。中国教师研修网负责审核的专家如是评价:“你所主持的八年级英语网络课程资源根本不需要我们修改,是我们审核过程中看到的最为满意的作品。”团队成员何美红老师(现已评为省特级教师)说:“参与课程开发,团队学习与群体智慧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资源包’的开发,需要我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教材,并根据课题的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资源包’开发增强了我的问题和创新意识,促使我逐步成为研究者。”近两年,她的两项省级课题圆满结题,三篇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上发表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这么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取得,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凝聚着团队研究成果的教学主张专著《指向童心润泽的教学探索》即将出版;《中国教师》等杂志以专栏形式推出了我的教学主张。不到三年的时间,团队中走出了一名特级教师、两位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多位南通市骨干教师。各类优课评比活动中,何美红、陈亚红、季晓梅、潘凌、李梓、高卫荣等多位成员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奖次。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中,工作室推出的多节课被评为省优部优。

洒一路汗水,留一串脚印,赏一路风景,品一路甘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工作室渐渐成了英语逐梦者们心中的向往之地!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只因这边风景独好!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英语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猜你喜欢
引领特级教师名师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名师简介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