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婷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融入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在笔者加入的名师工作室中,各位教师正着力构建“疑趣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富趣味性,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疑趣课堂之疑中有趣
1.疑生问
只有会“疑”,才能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不断进取。课堂上,可由教师“设疑”,“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角的度量”时,可以问问孩子们:“你知道1°是怎么来的吗?”激发学生认识1°的迫切希望。也可由学生主动“质疑”。哲学家培根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孩子们通过课前预习,会提出“量角器上为什么有两圈刻度?这两圈刻度有什么不同?”等问题,深入认识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
2.疑生真
对学生来说,组织释疑解惑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比仅仅知道结果重要得多。在解决问题、形成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知识的结构不断地被更新,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如“角的度量”一课,孩子们通过制作量角器,研究1°是怎么产生的,孩子们的数学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3.疑生趣
以书本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学习成了任务,毫无兴趣可言。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解决疑问,那么课堂就会变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如“角的度量”一课,如果照本宣科地来讲解1°角的由来,学生会觉得枯燥,但是,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制作量角器,学生不仅知道了1°角的由来,还知道了量角器为什么要做成透明的,为什么要有两圈刻度等,教学中的难点两圈刻度的异同及两圈刻度量角的区别,在做量角器的过程中都得以化解,孩子通过制作量角器,了解了相关知识和度量方法,整节课下来,孩子们自信心爆棚,课堂氛围非常好。
二、疑趣课堂之趣中生疑
1.趣中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采了100个山桃来招待八戒,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分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了个树枝在地上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着算式里的3,大方地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都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等方式来“设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加深印象。
2.趣中练
我们知道,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解较难的习题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这种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又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堂练习阶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更富趣味性的习题吸引学生思考。
3.趣中悟
数学课堂中,我们选用有趣的素材不是要博学生一笑,而是要充分挖掘这些趣味素材的价值,发挥这些趣味素材的教学意义。例如:教学了“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后,可以问问学生:如果只给你一根棍子和一把尺子,你能量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吗?我们来看看古希腊科学家泰勒斯是怎样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去量金字塔的高度的。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想想在这一过程中,泰勒斯应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我们致力于构建这样的数学课堂: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孩子们喜欢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这样的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机,更有生命力,更富趣味性,更加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善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