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何桥镇赵庄小学 牛广永
数学教学中,为了突出师生亲密互动,教师经常提出即问即答的问题,一呼百应,表面上给人训练有素的感觉,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自信。可是每次的问题都让学生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障碍,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觉没有挑战性。而适当设置障碍,让学生通过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了“跨越障碍”而深入思考,学生也会为了克服障碍而全身心投入。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设计障碍,值得我们思考。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讲例题、做练习,课堂氛围投石不惊,毫无波澜,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盲从,教师走到哪儿跟到哪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主,缺乏兴趣,课堂教学也缺少激情和动力。而设置悬念,也具有诱惑力。
如《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中,笔者走进教室,自豪地说:“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字,老师一看就能知道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此语一出,教室立刻就沸腾了,有的学生表示不可能,老师在说大话,多数学生还是跃跃欲试,纷纷说出许多数字,有的学生说出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甚至更多,如有的说出368、866、12345、45678、103467等,笔者对于这些数字,一下就说出能否被3整除,有的学生不信,用计算器验证结果之后,学生们由高兴转为惊奇,于是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到底用什么办法能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从而开始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探讨。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中,除了上面的“悬念设置”之外,也可以这样设置悬念:从2、3、5、8四个数学中,任意选择三个组成三位数,组成的三位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以及能被5整除的数有:
2的倍数:352、532、382、328、582、852、238、328、258、528、358、538。
5 的倍数:235、325、285、825、385、835。
进而提出:那么,3的倍数的数有哪几个?怎么用这4个数字组成3位数,且是3的倍数?你会吗?这样设疑也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是以活动为主的课堂,倡导活动教学法,倡导学生动起来。而一直以来的课堂活动,要么是教师唱“独角戏”,要么是教师设计游戏,给出思考题和练习题,以游戏活动促使孩子们主动参与,以思考题引发学生思维,以练习题的完成提高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如果游戏活动纯粹注重“玩”和“乐”,注重问题的“问”和“答”的表面的互动,练习题的应试技巧等为目的,那么这一切的教学活动的意义不大。而如果教师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适当设置一些障碍性的元素,可以使课堂更有深度,诱发学生参与的乐趣,提高探究欲望。
如《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三个游戏:
游戏一:给出一组数,如3322、8940、7515、29076、5608、5607等,让学生快速找到是3的倍数的数字;
游戏二:让学生从卡片0、5、6、7中选择三张卡片,任意组成3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你一共能组成几个这样的数?
游戏三:给出卡片0、5、6、7等四张卡片,从中选择三个,任意组成三位数,满足以下条件:组成的三位数是2的倍数,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显然,这三个游戏难度逐渐增大,游戏一中,学生只要明确数字的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就可以是3的倍数,因此,“抢答游戏”不难开展,而游戏二和游戏三较之于游戏一,则难度较大,既要关注组成的数是三位数,还要关注组成的三位数应尽可能多,且这个游戏具有比赛性质,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游戏三较之于游戏二难度更大,更综合。基于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虽然融入了一定难度的障碍,但是以游戏的性质开展活动,学生也乐于参与,并且挑战性的游戏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但是如果问题过于简单,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再在圆里画上一条曲线和两条长短不同且经过圆心的直线,然后问:哪一个是直径?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用任何思考和讨论就可以回答出来,问题对于学生缺少吸引力,缺乏探究的欲望。
而对于《圆的认识》的教学,给出操作性的问题,既突出实践性,也为问题设置了障碍。如:你用什么办法量出一元硬币的直径?这个问题不是“是不是”、“行不行”的机械作答,而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来解决,即问题有难度,但不是无从下手,只要稍微思考和讨论,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设置障碍性问题,关键在于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力,不是给学生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不是难不可破的问题,障碍应适可而止,具有探讨性、启发性就可以。又如,《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给出纯计算式的练习,学生会有陷入题海的感觉,难以激发兴趣。而如果教师给出这样的问题:小明、小华、小花剪窗花,三个人一共剪了18个,小明比小华多剪一个,小华比小花又多剪了一个,可能吗?如果可能,算一算,三个人分别剪了多少个?这类问题显然不是计算类的简单应用题,难度稍大,需要学生对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设置障碍,可以为数学课堂增添波澜,为数学课堂增趣加味,增值提效。
[1]徐荣书.邂逅拐点设置障碍,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J].小学教学参考,2016(29).
[2]倪晓艳.运用设疑布陈教学促发学生探究意识——浅谈设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