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中心小学 方庆达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激趣教学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中心小学 方庆达
解题抽象化是数学学习的特点之一。跟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一些,没有趣味性的语言描述,也没有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取而代之的是直白的数学符号,因此,许多孩子们都不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甚至对数学感到恐惧。但是数学又是小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所以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我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结合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激趣教学”的新式理念。接下来我将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激趣教学”进行方法介绍。
小学数学;激趣教学;形象化;学习热情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数学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近年来有许多小学生们都向父母、老师抱怨:“数学真是太难学了,老师我能不能不学它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想必是因为如今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孩子的思维跟上一代的孩子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数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因为小学期间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并未发育完全,自我控制力和理解能力偏弱,对于直白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无法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我们应该按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尝试多运用图形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教学时,我会拿着男孩喜欢的玩具小汽车或者是女孩喜欢芭比娃娃来举例子。我会将它们分成好几份,于是提问:“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术方法啦,你们能算出这几份玩具小汽车的数量吗?”同学甲:“老师,我能,是15个小汽车。”我:“真棒!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同学甲:“这里有5份,每份有3个,把他们相加就是15啦。”此时我就会开始切入主题,告诉他们关于乘法学习的便利性,激发孩子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很陌生,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知识的构成,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数学符号、公式、硬性定理等,既枯燥、乏味,又难以记忆,大大降低了孩子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在数学课上经常将题目设计成模拟情景,让孩子们能够参与进来,切实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记忆。
例如: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中《加与减》——闹元宵,“元宵节快要到了,小熊想要请朋友们一起来过元宵节,于是向小兔子、小猴子、大象、长颈鹿发出了邀请。元宵节这天,大家纷纷带着自己的礼物来到小熊家。但是在路途中小兔子摔了一跤,它从家里带来了12个苹果,现在手中的苹果只剩下8个了,请问小兔子在途中丢了几个苹果?”我这时候会邀请孩子们来扮演情景剧中的小动物,调动了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切实明白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
数学学习要是仅仅依靠老师讲课,是没办法将知识高效地传递给学生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学东西快,但是忘东西的速度也快。如果没有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辅助,单凭耳朵听、眼睛看是无法进行长期记忆的。同时小学生的耐心有限,很容易产生厌烦数学的心理,得不偿失。因此,我会让孩子们多多参加动手训练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图形教学——对称中,我会告诉学生明天上的课程,让他们带好剪刀、卡纸、胶布等材料。第二天进行教学时,先让他们看一组关于对称的图形,然后让他们动手画图、修剪出他们自己喜欢的对称图画。激发他们对于对称图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锻炼他们勤动手、爱动脑的好习惯,是一种激趣教学的正确运用。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无法长时间地进行学习,容易被外界事物困扰,造成分心。因此,我们教师选用练习用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要设计阶段性的题目,由简单过渡到困难,由表及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形成每日巩固数学知识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多角度的练习能够有效地调动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
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带有一些争强好胜的心理,数学老师可以周期性地开展数学趣味竞赛,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游戏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内涵,推进数学教学的顺利展开。适当的趣味竞赛帮助孩子们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在班级内相互鼓励,相互进步,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上述教学方式是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激趣教学”的具体做法,但是不可千篇一律地运用,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不同情景,具体运用,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新鲜感。为改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不良现状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21).
[2]陈凤伟,韩巧玲,刘颖.数学聚能:史家小学的数学教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09(17).
[3]杜娟.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