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幻想

2017-02-25 11:59:04陈楸帆
少先队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心力幻想科幻

为什么人类需要科幻?为什么科幻在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角色?

想象万年之前的一个原始人类,我们可以称之为“啊”先生,因为他那尚未进化完备的语言系统只能够发出一些简单的单音节词。“啊”先生在未经改造的星球表面,披荆斩棘、茹毛饮血,费劲心力来换取一点微不足道的蛋白质与卡路里,维系着家族血脉的存亡与延续。“啊”先生活得很累,他只能想着喂养妻儿的下一顿饭,最多想想明天,他没有心力去看到更大更远的世界。

从“啊”先生到我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人类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尺度之内,作出如此巨大的飞跃与成就?我们是如何无中生有,创造出原本不存在于这世间的新鲜事物与观念?这是一个谜。倘若让我,一个写小说的人,从自身经验出发,去回忆那些电光火石,从零到一的瞬间。我会说,那个瞬间,便是去“看见”以往不存在之事物的过程。当然,没有任何一锅汤是由石头熬成的,所有的创造都是在意识世界对已有信息的打破、重组、变形、再造,从而构建出全新可能性的旅途。我们称之为“幻想”,具有这样能力的人被称为“幻想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倘若没有在精神维度幻想出未来蓝图,物质世界的辉煌便难以实现,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步骤。

看看21世纪的今天,尽管我们已然在很大程度上借助科学与社会协作摆脱了绝对饥饿与危在旦夕的状态,然而我们依然是“啊”先生的后裔,受困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匮乏,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恐惧,让个体自由无条件投降于集体无意识,放大种族、阶级、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上的分歧差异,在信息洪流中沉沦或焦虑。我们需要通过幻想去挣脱现实的枷锁,去找到属于每一个人的崭新道路,去探索在未来技术革命下人性的尺度,去讲述一个个属于数字时代的人类共同体神话。唯有如此,作为一个整体的我们才得以保持好奇、继续成长,而不是垂垂老去。

这也是为何历经各个时代的媒介形态变革,幻想叙事的力量不但未被削弱取消,反而更加繁茂地借助不同的技术艺术外壳开花散叶的原因。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够在幻想国度里跨越藩篱,分享各自对于未来、世界与自我的想象,让这个或然宇宙日趋完整而丰富多元。

套用《1984》的句式,谁掌握了幻想,谁就控制了未来。在每个人都为了现实焦虑不堪的社会里,或许我们最为匮乏的,便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幻想。

猜你喜欢
心力幻想科幻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科学大众(2021年8期)2021-07-20 07:38:52
《相思花飞梦》
心力管理故事连载
你必须有一个不可动摇的第一
锁不住的幻想
知识窗(2017年2期)2017-02-10 20:20:22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科幻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