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明区东门小学党支部书记 顾惠娟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如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教育人的共识。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学校责任重大。
从小对孩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领悟“传统之美”,对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学校正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推进?把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不可或缺。这就要求我们从教材入手,在教材里寻找教育的隐性力量,基于此,我们学校语文组对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梳理。 当然,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程,并不意味着唯古是尊。通过学校的努力让孩子感知经典里充溢着古代仁人贤士的思想智慧,感受和汲取民族智慧,最终的落点还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每周的早读课,我们学校就会传来这样的经典国学诵读声。从2006年秋季开学,我们崇明就自编了经典诵读的教材,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按照“每周一个专题教育课时”的要求,将经典诵读与学校日常德育结合,让经典浸润师生。如今,我们学校的一二年级的孩子大多能非常顺畅地背《三字经》《弟子规》。
我们区在今年9月下发了《走近中华经典》丛书(1~5年级各年级一册,学生人手一本)。为确保这套丛书在校内的使用,我们将课程安排在快乐拓展活动时间,每周确保一教时的时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古诗《小池》小学生都能背出。“荷”常是诗人借物抒情,借物咏志的载体。2016年5月,我们学校四年级古诗词诵读比赛确立的主题就与咏荷相关。七个平行班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诵读了不同篇目。他们创新性的编排让我们耳目一新。这给大队辅导员和艺术老师很大的启发,他们整合了资源,优化了表演形式,形成了《荷趣》这个节目。在区经典阅读的展演中,这个节目摘得桂冠;后来参加了市里比赛,获得了特等奖。分年级分主题的诵读活动,激起了师生的参与热情。
优秀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要依靠创造性的转化,这样才易被孩子接受。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深厚,而传统的节日都有一些传统的习俗,这些习俗虽然在当今有所简化和删减,但是,必要的习俗礼仪还是需要孩子们了解和感受的。我们根据传统春节排练的节目《元日》,获得了2017年市古诗词展演 一等奖。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建设基础工程。要培育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精神,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我们学校在2015年,就确立了“低年级童谣诵读、中年级带动唱、高年级创编演”的行动模式,改变单一的背诵方法,让每个孩子在唱唱、读读、演演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接受并内化。
要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等美德,单纯靠读、靠记实效不大。我们面对的家长,他们出生正逢改革开放的大好之时,据笔者的一个课题调查,他们中66%是独生子女,大多数思想现代,对于传统的一些东西认同度不高,甚至在文化传承上有过一些断裂。为把两代人的手都牵起来,我们学校开设了“n个假日陪伴”的课程,其中“n”就是指传统节庆习俗纪念日。我们把重心放在亲子情感联络上,更把研究焦点放在传统文化的承袭上。我们开展的节日陪伴有:“清明小长假,你怎么陪孩子?”“端午来了,你怎么陪孩子?”“五一,我们怎么过?”“立夏节气,你怎么陪孩子?”不管哪个传统节假日设计,我们既注重与之相关的经典诗词的诵读,又注重节日文化的来源探析,更注重陪伴的内涵拓展。如:清明节我们看到家长带孩子去烈士陵园祭扫,我们倍感欣慰;五一来临,我们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把大红花献给执勤的交警、保洁的阿姨,我们感动满满;立夏节,我们看到孩子写下的与父母一起“斗蛋”的征文,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子情;端午节,我们看到家长带着孩子用废报纸,糊成环保“龙船”,在家里地板上开展划龙舟比赛,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活动,我们学校还开展了普及性的活动,如:古诗词配画比赛、古诗词知识竞赛等。“普及”+“特色”正是我们的传承策略。
“崇明”即崇德明理之意。崇明岛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我们崇明的学宫,是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是上海最大的孔庙,它成为我们崇明文化的一个象征。从2015年起的每年10月,那里有祭孔仪式。我们学校在学宫举办了两节拜师礼(见图),我们也组织学生参加成人礼,开笔礼……在这些仪式感很强的场面中,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是我们实施传统教育进校园不可忽略的层面。崇明山歌是崇明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并形成的,以独特的崇明方言吟唱、流传的艺术样式。它见证崇明的历史、承载崇明的文化,更宣示着崇明的精神,至今有600多首崇明山歌传承下来。听起来婉转清丽的崇明山歌,对现在的孩子而言有点陌生,学起来更非易事。一来,因为声腔音律都不熟悉,二来,现在崇明城区的孩子能讲地道崇明话的很少了。崇明山歌作为学校的一个项目推进有困难,但是,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于是,我们联系崇明区裕安小学的崇明山歌表演队,录制好他们的表演视频,给孩子们欣赏,教孩子们学唱。崇明的扁担戏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非遗”,让“非遗”走进校园是我们几年来的坚持。我们借用教育主管部门的力量,把这些传承人请进校园,为我们孩子开办讲座,作现场的演出。每年,我们学校会把四年级孩子带去崇明人自己开发的三民文化村去实践活动,在那里了解崇明的灶文化、看看织布机、摇摇大水车……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感受家乡的厚重历史感。
我们认为,让孩子了解中华文化,读书是最主要的方法。而目前常见的介绍传统文化的书往往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如果故事性再比较差,孩子就更不愿意看了。那么怎么办?学校的策略是每年举办“好书漂流,书香满园”的阅读节,活动不在一时的场面热闹,更多的是后续跟进。
思考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旨在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为了让孩子感悟古人思想、感受传统之美、提高文化素养,最终目的是树立文化自信。我们学校虽没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但比较偏重学习、诵读、表演等,这种传承与教育显得不够厚重,活动背后更需思考文化自信的培育的问题。
思考二: 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多方合力坚持。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学校、家庭补课操之过急,社会环境的营造更需要多年,甚至更长久的努力,而我们的努力是在一些浅表层面,不够深刻。
思考三:传统文化教育贵在师生共学共进。不难发现,上述的交流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和感化,教师那头的活动几乎没有设计过,这是笔者在写这个稿子时突然的发现和反思,也是自己工作的缺失,以后将尽力弥补。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一个值得坚持的实践。我们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