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国
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李先国
(南华大学 党政办公室,湖南 衡阳 421001)
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自己培养的学生的素质。高校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具有丰富感性、陶冶情感、规范行为、激发兴趣等功能,对学生的影响深刻。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高校的隐性文化氛围中,通过感悟、体验、思考,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隐性文化;人文素质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是高等学校根本任务。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须依靠养成和内化。我们通常所说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育人、文化化人的过程。说到底,我们谈到的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也就是文化育人、文化化人。高校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学习、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的大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感受、思考,通过文化、教育的熏陶,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自己培养的学生的素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文化风格、文化环境,不同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文化素质也不一样。许多著名大学校长在谈到当校长的体会时曾经说到:“我们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可以说,每所高校的隐性文化,它作为学校文化氛围,在深深影响教育着学生。因此,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通过自身不断的感悟,体验,思考,将有助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高校的隐性文化是由学校的文化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精神铸成的。目前,国内外对于隐性文化的研究,都是从对隐性课程的研究角度,将隐性文化作为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系统方式存在于学校中且对学生影响深刻,它是属于教育影响因素,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一)广域性、相依性
隐性文化作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它涉及到一所学校的教育环境、文化氛围、校风校训、学风等潜在影响因素,也涉及到学校所有学习、生活活动等各方面并渗透于其中。隐性文化存在于整个校园之中,它不仅包括学校所有建筑物、自然景观等为主体宏观的、微观的物质文化环境,同时也包括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宿舍等精神文化氛围;它不仅涉及到学校讲授各门课程的教师,包括师生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活动,同时也涉及到学校所有的教辅、后勤、管理人员和学生。当学生置身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时,他们在有意无意中、时时刻刻中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且受到它的熏陶、感染、暗示和影响。隐性文化的构成从主体上看,它包括了学生的认知心理、非认知心理中多种成分的“参与”;从客体上看,它包括情感环境、观念环境、物化环境等“参与”,而且这些因素也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
(二)潜在性、隐蔽性
对于学校的隐性文化,学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接受什么教育,在学习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这是一种教育自己的文化。隐性文化的教育过程是“看不见的教育”,它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双方来说都是看不见的、潜在的隐含在某种客体之中。同时,隐性文化作为学校的隐性课程,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以不露声色、内隐的方式,在有意无意暗示中把有关知识、道德、价值、审美等经验渗透到学校具体的人、事、物和活动过程中,如我们高校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构建教育情境、培育良好的校风班风、举办系列人文素质讲座、召开班会、组织社团活动等,以不明显的、间接的、暗示的方式将有关知识的、价值观念的文化素质传授给大学生,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的力量,它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教育作用影响是潜在性、隐蔽性。
(三)差异性、愉悦性
大学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特点,都有内含于活动中不相同的人文、素质、哲学意义等。大学生学习、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之中,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学识的不同而作出不同选择,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隐性文化的影响进行选择或加工,表现出对隐性文化的感受和感觉有所不同,所以,隐性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个别差异性。隐性文化注重于学生情意方面的学习,它通过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运用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联想,通过愉快、融洽的氛围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在一种愉悦、激动和亢奋的心理状态下自然被“熏陶”、自然被“教育”,而没有我们教育者过多的唠叨,更谈不上硬性的“灌输”,体现了一种自然、平等、和谐、尊重氛围,学生的习得是在一种愉悦的情景中进行的。
(四)非预期性、长久性
隐性文化主要是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想象、兴趣、直觉等心理品质产生一定影响,是教育者自己都根本没有想到的或者预料到的。在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现有时经常出现与自己教学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我们知道,教学效果的量化是比较困难,其教学效果的非预期性也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教学的短期效果、个体效果也难以准确预测,这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我们去进行定性分析。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隐性文化具有广域性、相依性、潜在性、隐蔽性、愉悦性等特征,它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就有可能将外部的道德品质要求、行为模式和文化素质,通过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内在道德需要、行为习惯和文化素质,进而形成具有良好自我约束力的个体内在素质,这种内在的自我教育素质学生一旦习得,就会发挥持久的、强大的作用力,它可以促进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步入社会后甚至在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将会不断发挥这种作用。
我们许多已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都有这种体会:当毕业离开学校后,他在四年或五年的大学教育中所获知的种种公式的许多学习内容确实不记得了,但是他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和在学术上的敬业精神,从图书馆里获得的那种感受,从某一场学术报告会给他的体验,曾经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体验对他的影响,或学校中某处的风景、建筑物或开学典礼、毕业晚会、毕业典礼等等这些,却怎么也忘不了;从学校获得的一些思维方式总忘不了,总是那样的难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来源于学校的隐性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那些东西已经成了自己素质的一部分。
(一)感性丰富功能
隐性文化存在于整个校园,存在于学校空间,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历史、学校人际关系、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反映出学校的行为方式、价值规范和情感态度。大学生学习生活在校园中,体验着经过规范设计的学校隐性文化,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社会生活的感性经验。大学生置身在学校隐性文化中,切身感受到所有美好事物,从而真正体会和领悟到了学校隐性文化的“真谛”。
(二)陶冶情感功能
我们经常提到:环境熏陶人,环境育人。高校的隐性文化,它包括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情境,它对大学生的心灵、情感具有陶冶作用。它通过学校丰富多彩、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学生置身在这种美的情境中,受到了熏陶,从而陶冶了情操,学生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升华,人文修养也会得到提高。教师的人格、情感和教学对学生的情感起着一定的陶冶作用。作为教师,当她用充满爱的语言去关心关爱学生,这会让大学生的心里感到暖洋洋,心情愉悦,就会引起大学生情感上共鸣,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有了这种体验,也就会增强对这种情感的需要。我们知道,情感动机的加强,就会逐渐形成学校特有人际情感环境,并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为师生双方发挥作用,陶冶他们的情感,启迪他们的心智,直至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
(三)行为规范功能
文化环境对人具有强制性。隐性文化作为各种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环境,它会通过潜在的、隐蔽的、渗透在经常与大学生接触和参与的各种环境因素和活动之中,会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到这种要求,从而自觉地按照这种要求去行动。隐性文化会通过舆论、暗示、从众等对大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对大学生行为具有约束力。我们所谈到的大学制度文化,如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他们都具有规范、约束大学生行为,促使大学生适应这种文化,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大学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人文美的校园文化景观、标志性的校园建筑,大学生在这种校园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言行就会趋同于这种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趋同于优良的校风、学风、班风、室风所体现出的价值规范,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兴趣激发功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强有力的动力。学校中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娱乐活动,图书馆中大量的图书资料、课外读物,引起大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对某一学科的研究学习兴趣,如大学生在通过阅读历史人物传记、历史名著等,就会产生深入研究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具有艺术化、声情并茂的教学风格,研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还会引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等等。
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隐性教育影响作用,将有助于高校办学理念的落实,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推进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有助于高校办学理念的落实
隐性文化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学科环境、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人文校园文化景观和标志性建筑物;它包括学校校风、学风、教风,也体现在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和学术文化氛围等方面。
隐性文化是存在学校之中,无处不在,它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品味。一所大学的文化品味如何则体现着大学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坚持以德树人的“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文化和人文氛围,通过渗透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中,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学校的制度文化,教师人格魅力和行为规范,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文化、班级文化及优良校风学风班风等因素,对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置身在这种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学校隐性文化中,始终受到一种人文精神感染和激励,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影响环境,这对于学校促进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大学办学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学是新文化的发祥地和文明人的摇篮。传承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创造新文化和培养新型文明人是一所大学的办学使命之一。文化的基础是道德,核心是价值,纽带是知识。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高校,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文化,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高校的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隐性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扬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我们知道,隐性文化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它借助学校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文化环境,营造了一种积极、求知、向上、明理的校园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在面对学校隐性文化时,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情感、态度、意向,同时,在隐性文化的熏陶中,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也都能得到一定的启迪发展。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它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还表现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构建良好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让身临其境的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方面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熏陶、感染,这对启迪大学生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积极健康的人生哲学、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高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邀请一些学术大师、知名学者、校友及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来校做学术报告、励志讲座,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这对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成长成才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交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时代紧迫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等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提出了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加强高校的隐性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营造一个开放、创新、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良好人文氛围与学术风气,这对于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影响作用。纵观世界著名大学、一流大学,他们之所以具有广泛地吸引力,一方面得益于其厚重的历史,另一方面是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学校特有的,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文化。如英国剑桥、牛津,美国的哈佛、斯坦福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等,他们无不在用学校已经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隐性文化熏陶着学生。世界知名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就是教授们每周把几个学生召集在一起,抽着烟,喝着咖啡,一起对话,把烟、咖啡的气味一起喷向学生,学生这样系统地喷了四年,就变成了毕业学生。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高校隐性文化的熏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文化氛围铸就了一流的大师学者。纵观世界一流的大学,他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自己传统的校园文化和独特气质。英国的牛津大学曾经的校长Lucas先生认为,牛津大学办学理念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二是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三便是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我国高校在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通过加强高校隐性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整个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管理方式、文化氛围、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建设,弘扬和传承自己大学文化,形成一流的学术风气与深厚人文环境氛围,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7.
[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0.
[3]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0.
[4]眭依凡.大学校长的办学定位理念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5]彭庆红.试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发展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责任编校:周欣)
2016-10-14
南华大学社科基金项目“高校隐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构建探析”(项目编号2013XYB26)。
李先国(1975-),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党政办讲师。
G641
A
1673-2219(2017)02-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