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庆
(贵州省修文县农机监理站 贵州修文 550200)
农机监督管理与服务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作用
叶华庆
(贵州省修文县农机监理站 贵州修文 550200)
农机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农机监督管理和服务对于保证农机安全生产的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目前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加强农机监督管理和服务,促进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农机;监督管理;服务;新农村
随着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农机安全生产对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随着农机在农村应用规模的逐渐扩大,安全生产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做好农机监督管理和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农机安全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受到农村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机运输安全严重地存在着隐患。近年来,尽管农机监理站每年都要对变型拖拉机、拖拉机户主及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但是农机驾驶员忽视和放松安全驾驶仍然存在:无证驾驶、报废车、带“病”车、“黑”车非驾,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超载、载客搭人等现象时有发生。
(2)农村加工机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农机分布广、数量多,具有非常大的安全管理难度,有的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的督查和整治;而且很多操作人员缺乏正规的操作技术培训,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并且还存在很多的无证操作农机设备的情况。
(3)一些地方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农机安全工作提到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农村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中往往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没有从源头上预防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4)农田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机耕道等农田基本建设水平很低,—些先进适用的农机具难以得到快速推广。
随着和谐新农村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机推广的扶持,农业机械增长速度逐年递增。特别是农村,农业加工业机械已进千家万户,变型拖拉机、拖拉机已成为农村运输的主要工具。当前,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农机行业存在着多方面的隐患,因此,为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农机监督和管理,从而不断的促进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3.1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但是,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加和农机安全监管难度的加大,农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各级都比较重视农机安全工作,农机事故率和伤亡率有小幅下降,安全形势总体趋好。但从以往的统计数据分析,事故高发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秋收冬种的农忙时节和春节前夕。为此,务必要引起高度视,充分认识农机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决不能掉以轻心。各级领导和农机监理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对面临的安全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必须根据政府赋予的安全管理职责,牢固树立深入践行安全发展观念,坚决守好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和现场管理,狠抓安全监管措施的落实,压事故,降伤亡,保安全,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2 集中精力,重点突破,狠抓农机专项整治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开展全省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农机专项治理和集中整治,严厉查处各种违规上牌发证、违规上路、违规作业问题,重点加强外来人员集中的砖瓦厂、采石场、建筑工地以及变型拖拉机、拖拉机违章载客的的安全监管,努力消除安全管理上的死角和盲区。深化农机“黑车非驾”安全整治活动,突出无牌无证变型拖拉机、拖拉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清理整治,采取强制措施,取缔非法拼装车、改装车。要结合实际,采取灵活措施,建立“一车一档”、“一人一档”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安全学习,真正把变型拖拉机、拖拉机的管理纳入安全管理范畴。
3.3 加强监理队伍建设,完善安全管理网络,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①努力建设一支保障有力、装备科学、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农机监理队伍。②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建设。要加强对农机监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配备农机监理人员,充实一线执法力量。③加大装备投入,提高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配齐配全检测设备、安全管理器材和执法标识,以增强农机监理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要想确保农村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和完善协作机制,密切配合,对农机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确保农机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加大与交通管理、教育、新闻和公安等部门的密切的配合,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进行依法检查和违章处罚,依法加大对无证驾驶、无牌上路以及农机事故逃逸者和构成犯罪的责任人进行查处的力度。将宣传农机安全的法规和法律纳入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知识进行普及。重点抓好农机牌证管理和农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农机在乡级以下道路行驶的安全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4.1 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扎扎实实搞服务、办实事,严禁乱收费、搭车收费,严格落实《关于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从方便农户购机上牌、就近培训和年检要求出发,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监管失控。要以村为基本单位,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将农机安全法规、常识、农机安全操作技术送到村、进到户,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这是深入基层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好办法,可以从最基层了解农机安全情况,尽早发现无牌无证等事故隐患,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力度。
4.2 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组织运行机制
对农机合作社进行积极的引导,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章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的责任机制。大力开展农机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示范性农机服务组织创建工作,按照组建一批新型服务组织、提升一批现有服务组织、重点扶持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服务组织的工作思路,择优扶持并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农机服务组织,增强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4.3 进一步健全和创新农机社会化经营服务机制
建设优质的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规范服务标准,统一服务价格,既要考虑服务主体的经济效益,提高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又要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接受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积极发展合同化服务方式,大力推进订单服务方式,提高农机系列化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4.4 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指导
坚持把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加强对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服务指导。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努力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农机服务组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维修操作技术队伍,提高农机化服务组织的运行质量,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的保障,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事关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要始终坚持人民发展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不动摇的理念,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充分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绷紧安全生产的这根弦,在思想上不能麻痹、工作上不能大意、措施上不能松劲;要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牢牢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和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切实负起预防农机安全事故的重大责任,找准薄弱环节,发挥整体优势,狠抓措施到位,确保农机安全工作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更扎实,让农民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更坚实一些。
[1]杨群.关于做好服务新农村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4(4):207.
[2]王永鸣.新农村建设需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模式[J].中国农机监理,2008(5):40~42.
[3]薛艳敏.新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中农业机械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4):9~10.
F323.3
A
1005-7897(2017)12-0177-02
2017-6-6
叶华庆(1962-),男,汉族,贵州修文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农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