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仁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林业局 福建霞浦 355100)
霞浦县本地植物与外来入侵物种现状及防控对策
梁月仁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林业局 福建霞浦 355100)
外来入侵种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造成的环境破坏也得到群众的充分认识,通过对霞浦县外来入侵种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控制方法,从而为降低、控制、防范外来入侵种提出建议。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种以下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当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就成外来入侵种。[1]外来入侵种已经影响人们的生活,不论是居住环境、生产生活都有外来入侵物种的踪迹,其对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得到认识。而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也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发现外来入侵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及降低外来入物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霞浦地处福建省东部,中国海岸中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西北峰峦耸峙,中部丘陵连绵,低山、平原、盆谷交错;东南港湾众多,主要有“两洋三湾四港”,最高峰“目海尖”海拔1192.4m。海岸线长度480km,浅海滩涂面积6.9万hm2,岛屿有196个。年平均气温16~19℃,春多雨水,夏多台风,冬暖夏凉,霜雪少见。受海洋气候影响,季风特点明显。灾害性天气以台风、暴雨为主,有影响的台风年平均出现3次。境内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干流长1km以上的河流24条,主要有杯溪、罗汉溪、七都溪三条河流。土地总面积14.8万hm2,耕地1.8万hm2,占陆地面积的12%。林业用地9.9万hm2,森林覆盖率为60.5%。
首先查阅历史资料对霞浦相关外来入侵种进行归类,然后确定调查地点及调查方法。软体动物类、鱼类采用对特定人群如渔民、钓鱼爱好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其余物种通过设置样线1~2km宽10m结合1m×1m样方进行调查。霞浦县设置森林样线25条、荒地样线4条、农田样线8条、湿地(不含水田)样线6条、居民区样线3条,5个生境共设置样线46条,调查样线时记录外来入侵种的生境、种类、数量,单个物种分布面积大的增设样方进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1:1万地形图、GPS、照相机、皮尺、钢尺。调查时间从2015年6月~2017年2月。
3.1 外来入侵种的种类
经调查统计霞浦县外来入侵种计28目39科60种,其中动物有14目18科20种,植物14目21科40种。其外来入侵种占我国已记录种类的47.2%,其中动物占54.1%,植物占44.4%。据此可以说明外来入侵种给霞浦县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当地经济带来较大损失。动物入侵种类多样有线虫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等门类,以节肢动物的昆虫类最多有11种占动物入侵种的55%、软体动物类4种占20%,其余25%则为线虫类、脊索动物。这些动物生活型多样有水体、底栖、陆地、两栖、寄生等。植物以草本为主有38种占植物总数的95%,藤本2种占5%。从分类单元分析,外来入侵种5种以上有菊科、禾本科;2~4种有大戟科、旋花科、茄科、玄参科,其余都为单科单种。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也多样有陆生植物有水生植物[2~3]。
表1 霞浦县外来入侵种分类群统计
3.2 外来入侵种的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实际上人们日常所工作生活的环境随处都可发现外来入侵种的踪迹。我们随时可以见到的家居有美洲大蠊;花盆、菜地有红花酢浆草;石头缝里有小叶冷水花;路边有苏门白酒草、三叶鬼针草、土荆芥等;农田有婆婆纳、北美独行菜、祼柱菊等;荒地有篦麻、刺苋、山香;池塘河流水库有凤眼莲、大薸;河岸水边有空心莲子草、大黍、铺地黍;潮间带有互花米草;森林有松材线虫;水域有罗非鱼、牛蛙;浅水有沙筛贝、指甲履螺。霞浦县外来入侵种分布广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影响大的有互花米草、松材线虫、美洲大蠊、凤眼莲等这几个物种,仅这几个物种每年给当地带来以千万计的经济损失[4~6]。
表2 霞浦县外来入侵种分布情况
续表2
3.3 霞浦县外来入侵种的共同特征
外来物种能成为入侵的原因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和新环境有极大关系。从自身特性看,入侵种有适应新环境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征。如互花米草耐盐耐淹,根茎和种子都有很强的繁殖力,其地下茎和须根,多横向分布。传播包括走茎蔓延和种子繁殖两种形式,茂密连片草滩,种子萌发成为互花米草扩展的主要方式,稀疏草滩则以走茎蔓延扩展为主。从外在环境因素看,人为活动频繁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机率高,如机场、港口、河道河岸、道路、城市空地、鸟屿、人工植被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外来入侵种入侵过程总体分,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停滞期、扩展期四个阶段。通过研究外来入侵种在各个入侵阶段的特征,对防范及控制外来入侵种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3.4 人类活动与外来入侵种关系
人类活动是产生外来入侵种的根本原因。有些种类是人类有意引种如大瓶螺、罗非鱼作为食物引入;大黍、大薸、凤眼莲作为饲料引入;马缨丹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垂序商陆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互花米草作为改善环境植物引入;近年来庞物饲养、盲目放生是动物外来入侵种种群扩散主要原因,绿化树植物引种是杂草和昆虫入侵的重要原因。有些种类是人类无意引入的,如松材线虫是由于人们在贸易中由带病的苗木、松材及松木包装品传入的;沙筛贝是由船只无意引入;稻水象甲是通过周边自然传入;许多植物入侵种则是通过粮食、种子进入的;入侵昆虫类则通过引进动物、水果、作物、观赏植物和旅游者等方式无意带入的。
3.5 控制外来入侵种漫延的措施
人工或机械防治,如人工捕捉或拔除、诱捕此方法适合外来入侵种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恢复当地植被防治,通过人工或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本地植物的方式,使本地植物与入侵种争夺阳光、生长空间、土壤、水分的方法来降低外来入侵种的种群数量[7];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或除草剂来控制外来入侵种的种群数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扩展期,特点见效快但副作用大;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外来入侵种的天敌来控制数量,其副作用大,有可能产生新的入侵种,所以使用时应该进行风险评估;综合防治通过人工控制、恢复本地植被、生物防治等几种措施综合应用来达到控制外来入侵种的漫延。
外来入侵种由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应对也应以人类活动为主。①加强国际合作从动植物检疫、入侵预警、物种扩散信息交流、入侵物种生物学生态学研究、防控措施方面着手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共同防控外来入侵种;②建立防控外来入侵种制度,从规范引种开始,建立引进外来物种风险评估、逃逸控制、扩散监测、防控组织建立、区域合作、经济责任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外来入侵物种能得到及时有效防控。并将其对生态环境破坏和影响经济发展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对民众广泛宣传和教授外来入侵种知识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提升人民防制外来入侵种的意识,同时通过提高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养,对防控外来入侵种有积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员、货物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入侵种的种类将越来越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必将越发严重,期待有更多人投入防控外来入侵种这个事业中。
[1]李振宇,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李扬汉,主编.中国杂草.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吴世捷,高力行.不受欢迎的生物多样性:香港的外来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2002,10(1):109~118.
[4]张国华,曹文宣,陈宜瑜.湖泊放养渔业对我国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生生物学报,1997,21(3):271~28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动植物检疫局.国国植物检疫性害虫图册.植物检疫,1999.
[6]朱松泉.中国淡水鱼类检索.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解焱.恢复中国的天然植被.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Q16
A
1005-7897(2017)12-0119-03
2017-6-5
梁月仁(1965-),男,汉族,福建霞浦人,工程师,中专,从事山林权属纠纷与林权登记确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