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能愿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考察
——以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是新闻发言人的一种言语交际策略。对其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能愿模糊限定语进行研究,有助于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能愿模糊限制语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新闻发言人;能愿模糊限制语;言语交际
由于新闻发言人工作性质的特殊,“说话”则成为了他们施展才华,建立功勋和事业的方式。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经得住考验的新闻发言人,除了需要具备相关理论和知识,还需要能够灵活地有技巧地将其展现出来。“会说话”是新闻发言人的重要的能力之一。
新闻发言人的工作任务就是“说话”,如何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记者们往往会竭尽全力向新闻发言人挖掘信息。新闻发言人不可能完全满足记者们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有的信息涉及到保密的要求,有的信息是新闻发言人自己不能确定的等等。言语交际中表达号召或者可能的时候,需要用比较委婉的说法,用人们更能够接受的言语来表达。
莱考夫(G. Lakoff,1972)在论文《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中认为模糊限制语(hedge)是“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他是第一个将“模糊限制语”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的人。何自然和冉永平(2010)认为,模糊限制语不只是莱考夫所认为的只是词或者词语,还应该将“一些特殊的结构、小句”也涵盖在其中,并且认为模糊限制语可以有着不容忽视的语用特征,比如:修正话语的真实性程度以及范围;表明说话者的主观看法,提出一些评价等等。[1](P177)我们这里赞同何自然和冉永平的观点,认为模糊限定语不只是包含词或词语,还包含特殊的结构与小句。
能愿模糊限定语主要是由能愿动词充当。黄伯荣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能愿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2](P10)。由此,《现代汉语》将能愿动词分为三类: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2](P10)我们这里以黄伯荣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分类为标准进行分析探讨。
关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刘家玮(2016)以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三个角度对“可能”的语用表达功能进行了分析。[3]新闻发言人的言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言语行为,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实施某种行为。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窥见其语言运用的魅力之处。新闻发言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不少能愿模糊限制语,除了合作原则、面子观理论、礼貌原则三个语用学理论,还可以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和感悟新闻发言人语言运用的魅力之处。因此,下面将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新闻发言人是如何在言语交际中实施自己的言语策略的。
(一)言语行为理论
1.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并进行细致地讨论研究,从行为角度来分析研究语言的使用。[1](P82)他反对逻辑实证主义,不赞同真实条件语义学所持的语句只可以正确地描述事物,或者错误地描述事物的观点。他的这种反对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0)的观点一样,认为语句不都是可以用真与假来判定的,言语交际中的有陈述功能的话语,还有一些话语具有以言行事等非陈述的功能。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只从句法和逻辑语义的角度来分析句子判定其真假或分析其言有所述是不够的,要理解话语本身的言语行为,还需要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言有所为”乃至“言后之果”。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句子有真假之分,比如陈述句“小明今天上午八点钟还在睡觉”,这句话有可能真,也有可能为假。如果小明今天上午八点钟没有睡觉,那么这句话就为假,如果小明今天上午八点钟确实还在睡觉,那么这句话就为真。奥斯汀认为这类陈述句是表达式,是有所述之言,其目的是以言指事、以言叙事,描述某个事件、过程或者状态,可以区分真假。但有些陈述句并不是仅仅为了陈述一定的消息或者是为了分析出其意义的真与假。比如“老刘,我昨天忘记还你书了,我向你表示道歉。”这句话在说出来的同时也成为了说话者的道歉的言语行为。又如“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这句话在表达言有所述的同时也表达了言有所为,即表达了感谢的这一行为,这类即为奥斯汀所说的行为式,其目的是以言行事、以言施事。有的陈述句根本就没有区分真假的需要,只是需要看其是否符合语境,也即奥斯汀所说的“合适性条件”。
施为句可以分为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隐性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ative)和内嵌施为句(embedded performative)。显性施为句即用主动态的陈述句形式表达言有所为,句中的主语为单数的第一人称,动词为一般现在时的施为动词;隐性施为句缺少施为动词,需要依赖语境来理解句义,形式上与表述句相同;内嵌施为句即施为动词不是句中的主要动词,但是它的实施行为的功能还存在的句子。[1](P147~154)
2.新闻发言人的直接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学生塞尔(J. R. Searle)继承并修订完善了以言行事行为的理论,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比如“A:今天晚上可以一起去跑步吗?B:今天晚上我有课。”B不直接回答A晚上去不去跑步,通过说还有课来间接地拒绝A。这是一种特殊的会话含意,说话者违背合作原则中关系准则,使得听话者必须依靠语境推知话语含意。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需要理解字面表达的“言外之力”,然后推知话语语用含意。
例1:首先我要感谢广大网友对外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16年全国两会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例2:慈善法份量是很重的,不要低估这部法律的重要性。(2016年全国人大:傅莹回答18位记者提问11次讲“法”)
上述五例都在表达言有所述的同时,也各自表达了一定的言有所为。例1表达了“感谢”的言语行为,例2是记者说有人质疑慈善法的份量,发言人在言语交际中实施了“否定”的言语行为。能愿动词属于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以表达发言人的推测、估计以及主观态度,可以使发言人的口气变得缓和,更加能够让受话者接受。因此,新闻发言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常常使用能愿模糊限制语。能愿模糊限制语在例子中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功能,在例1中的“要”表达出发言人自己的主观态度,例2通过对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不要”,表达发言人的主观态度。
例3:问:戴秉国副部长主持的晚宴几点开始?
答:应该在日落以后的晚餐时间吧。(2006年1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主持例行记者会)
在被问到自己不太确定的,或者不能完全透露消息的提问时,可以用“应该”“可能”等能愿模糊限制语来使话语变得游刃有余。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提供了一定的消息,促进了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行为。奥斯汀(1962)认为,有所述之言的表述句有描写和表述事情的功能,可以区分真假。有所为之言的施为句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不能区分真假,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
3.新闻发言人的间接言语行为
新闻发言人的话语以直接的言语行为为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间接言语行为。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两类:前者对话语字面用意进行推断而得出;后者需要依赖交际的各方共有的信息和语境才能推断出来。[1](P163)
例4:问:你能否介绍一下明天六方会谈的会议安排?
答:明天的会议安排要视今天各方会谈的情况而定。我建议大家通过我们设在钓鱼台大酒店的六方会谈新闻中心来及时了解有关安排。(2006年1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主持例行记者会)
例4答句中的第一句就是根据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来成为发言人拒绝的理由,采用了拒绝的间接言语行为,即发言人暂时无法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在交际中用到了“会”“要”等能愿模糊限制语来模糊地回答记者的问题。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中,有时会被记者询问一些发言人自己还不能完全掌握的信息或者是不能完全透露的信息。这时,新闻发言人就需要有一定的“拒绝”言语策略。因此,这时候他们往往会用到“没有得到相关信息”“我们不予评论”等话语来实施拒绝的言语行为。
当然,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还在继续发展。言语行为理论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比如塞尔忽视了社会文化特征也是礼貌程度影响因素之一。尽管言语行为的缺点还有很多,但是它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二)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的,包括四个范畴: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1](P67~68)他认为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双方为了实现交际的目的,都遵守着一定的合作原则。能愿模糊限制语由于其具有语义上的模糊性和语用上的缓和性,在新闻发言人言语交际中可以促进交际更加顺利地进行,可以让发言人根据实际情况游刃有余地对记者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
例5:我愿意在这个场合回答大家的提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例6: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看首先还是要把我们在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再向你讲一讲,你就会理解我们现在所奉行的政策。(2016年全国两会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例5是很多新闻发言人会在记者提问前说的话语。这句类似于导语的话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意味着发言人自己愿意配合在场的记者们,回答他们所提的问题。这反映了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的第一条次准则,即发言人愿意提供言语交际所需要的信息。例6是当记者问到中国政府不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在南海的岛礁,是因为不自信还是为了隐藏什么。发言人敏锐地感觉到所提问题涉及到我国的政策,因此,发言人“要”重申我国现在奉行的政策。这遵循了合作原则量的准则和关系准则,即提供交际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要有相关性。
(三)面子观理论
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在1978年提出了礼貌论和面子观,并在1987年修正了这两个理论。[1](P98)他们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积极维护自己、交际对象的形象,维护自己以及别人的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正面面子也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喜爱、赞赏等;负面面子也就是自己的自主权、自由权等不受干预。[1](P99)在交际过程中,当一方需要实施威胁面子的行为时,为了考虑对方的面子,往往会采取一定的礼貌手段。这时,能愿模糊限制语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依靠其模糊性、委婉性的特点,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使用能愿模糊限定语是调控面子威胁行为的一个策略。
例7: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王毅外长代表团发布的消息。中方坚定奉行对缅友好政策,也得到了缅方的积极回应。(2016年4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
例8:刚才提到民生的概念,我想大家对民生应该是有共识的。(2016年全国两会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例7中使用能愿模糊限制语“可能”,表现了发言人说话的话不说满的特点,避免了发言人的断言过于绝对。如果句中不用“可能”或者换为“一定”,则发言人就没有考虑到或许有的人没有注意到“信息”,虽然按道理来说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个“信息”,但是句中用能愿模糊限定语“可能”,更加确保了话语的准确性,说话者的责任相对来说就减轻了,同时,信息的可接受性也大大增强。例8中使用了能愿模糊限制语“应该”,从而避免武断地断定“大家”对民生“有共识”,增加了别人的认同感,维护了自己的正面面子。这类有缓和作用的能愿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避免发言人话语主观绝对性情况的出现,一旦现实出现偏离,发言人所承担的责任也相对较轻。
(四)礼貌原则
格赖斯并没有对合作原则做出到位的解释。实际言语交际中的答非所问的情况,怎么解释?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间接性的言语行为又怎么解释?等等。利奇(Leech)认为礼貌原则可以弥补合作原则的缺陷,他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划分为六类,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1](P101~103)新闻发言人在言语交际中,不能只顾自己意思的表达,不顾及记者与广大观众。在表达方式上,新闻发言人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不能太过于生硬,需要有一定的灵活度。合理地使用能愿模糊限制语,可以让新闻发言人委婉地进行言语交际。
例9:如果有进一步消息,我们会及时向大家提供。(外交部就寨卡病毒蔓延等问题答记者问)
例10:作为媒体工作者,包括媒体法人微博、微信账号运营者应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规范。(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就“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等虚假信息答记者问)
格赖斯自己也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不一定都同时遵守着合作原则,比如说谎时,总是有一方违背合作原则,而另一方有可能还没有发现。当然言语交际中违背合作原则的肯定不只是说谎这一种情况,当一个人需要将自己的意图隐晦地表达出来,这时往往也会违背合作原则。所以,日常交际中有许多可能会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形。礼貌原则正是针对合作原则无法解释某些问题的这一理论缺陷而提出来的。例9运用了能愿模糊限制语“会”,按照利奇的观点,这句话遵循了得体准则中尽量让别人多受益的次准则。例10运用能愿模糊限制语“应该”可以缓和对“媒体工作者”所提要求的语气,有着减少对其面子所构威胁的语用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新闻发言人形式便应运而生[4],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信息公开的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新闻发言人的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能愿模糊限制语在新闻发言人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涉及到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面子观等语用理论。如今对新闻发言人的语言研究也逐渐多起来,并呈现出研究范围的逐渐扩大和研究深度的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相信,随着言语交际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研究将对新闻发言人的言语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增订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刘家玮. 试析模糊限制语“可能”一词的语用功能[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1):87~89.
[4] 李想.2000-2013年我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研究综述[J].外语交流,2014,(2):19.
责任编辑:彭茜珍
2095-4654(2017)02-0046-04
2017-01-18
H0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