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佳迪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借势而行:郑庄公图存谋略考
翟佳迪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在击败其弟共叔段,实现郑国内部统一后,开始向外谋求稳定的生存环境。影响郑国生存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宋、卫、蔡、陈等国组成的反郑联军对郑国的军事打击;二是天下大宗周天子对郑国的压制。因为国力有限且强敌林立,所以郑庄公需要通过“借势”来保证郑国生存环境的稳定。郑庄公所借之“势”主要包括:齐鲁二国的力量、王室卿士的身份以及周天子的地位。通过“借势而行”,郑庄公先后清除宋国、卫国、周王室等阻碍,不仅为郑国创造了稳定的生存空间,还大有“小霸中原”之势。
郑庄公;借势;图存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其政治生涯可分为两段,前二十二年统一内政,后二十一年为郑国谋求稳定的生存环境。郑庄公名寤生,父为郑武公,母为姜氏。姜氏在生寤生时发生了类似于难产的情况,所以姜氏对寤生“遂恶之”[1](P10)。而姜氏生次子共叔段时很顺利,没有感觉到痛苦,所以姜氏更偏爱共叔段。在郑武公病重时,姜氏提出立共叔段为太子。王国维先生曰:“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2](P458)”周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维护统治稳定而设立的,“废嫡立幼”往往会引起国家动乱。郑武公担心废嫡立幼引起动乱,所以没有同意姜氏的提议。但姜氏和共叔段并没有因郑庄公即位而放弃争夺君位的想法。共叔段被封“京”地后,扩建城池、修整军队、控制西、北两处边境地区,并于公元前722年以“武姜为内应”[3](P1 759),偷袭郑国国都。郑庄公“闻其期……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4](P13)最终共叔段逃到共地,客死异乡,郑庄公重新统一郑国。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复杂的国际环境又成了阻碍郑国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
郑国随周平王东迁至新郑,其疆域大致为“东有汴梁,南包许昌,西距虎牢,北越黄河[4](P110)”。据《春秋大事表》记载:“(郑国)西有虎牢之险,北有延津之固,南据汝颖之地[5](P536)表面上看郑国地势易守难攻,实则不然。周谷城先生曾说:“晋居北,楚居南,齐居东,秦居西,吴越居东南,各据地势一偏,进则可以为中原共主,退则除秦当顾忌西戎诸国外,都少有后顾之忧[6](P120)”。而郑国却没有上述诸国地处一隅的优势,郑国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东有齐鲁,北有卫燕,西有周晋,南有楚吴越等国,实为四战之地,一旦诸国联合进攻,郑国很可能四面受敌。吕思勉先生曾言:“鲁、卫、宋、郑、陈、蔡、曹、许,错处其间,皆不过二等国。”[7](P154)郑国在春秋初期虽有一定实力但只能位列二等强国,要想维护郑国的生存与发展,郑庄公必须要“借势”。郑庄公所借之“势”主要包括:(1)齐鲁二国的力量;(2)王室卿士的身份;(3)周天子的地位。
阻碍郑国初期生存发展的第一个因素是卫、宋、蔡、陈等国对郑国的军事打击。
1.卫。“郑伯克段”后,共叔段之子公孙滑逃至卫国,公元前722年,卫宣公出兵以助公叔滑讨伐郑国,并攻取郑国的廪延。同年郑庄公率领王师、虢师征伐卫国南部边境。次年,郑庄公再次“伐卫,讨公叔滑之乱”。[1](P23)公元前719年,卫公子州吁弑其父桓公而自立。篡位自立的州吁自觉根基不稳,想要通过对外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权力,而与卫结怨的郑国无疑是最佳的征伐对象。但是单凭卫国自身的实力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郑国,所以卫州吁便联合宋、陈、蔡等国包围郑国东门“五日而还[1](P36)”。不久,各诸侯再次攻郑,“诸侯之师败郑徒兵。[1](P37)”卫、宋、陈、蔡等国联合伐郑,开创了“诸侯联合伐某国的先例[8](P48)”。
2.宋。宋伐郑的原因有二:(1)直接原因:宋殇公之位得自于其叔父宋穆公,因为当年宋穆公得位于其兄长宋宣公,所以宋穆公病逝前将君主之位传给宋宣公的儿子宋殇公,而让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出居郑国。在宋殇公即位后,郑国想要将公子冯送回宋国,这使得宋殇公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宋殇公同意与卫国联盟,讨伐郑国。 (2)根本原因:郑国为宋国争霸中原的最大阻碍。宋殇公在位十年十一战,素有称霸之心,但周为天下大宗,齐、鲁、晋、楚皆为强国,宋无力征伐。而中原诸国实力较弱,郑为中原诸国中实力最强者,故宋国只要击败郑国就可以顺势称霸中原。但宋国在地势上同样有很大劣势。宋国都商丘,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河南北部、江苏西北部,山东西部。“宋国四面都是平原,地形最是难守易攻。[4](P117)”所以为了征服郑国,宋殇公选择和卫、蔡、陈等国联手。
3.蔡、陈。蔡、陈二国在春秋初期地位较低,且实力较弱,所以一直追随宋国。蔡、陈本来与卫国有矛盾,在宋国的调解之下才“方睦于卫[1](P36)”。公元前719年卫、宋、蔡、陈联合伐郑。当时宋国位于郑国东方,卫国在郑国北方,蔡、陈在郑国南方,实际上对郑国已形成一种包围之势。
为了应对宋、卫、蔡、陈等国的军事包围,郑庄公主动寻求与齐、鲁二国结盟。 (1)齐国的始祖是周武王时的功臣姜尚,史称“姜太公”。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姜太公功劳甚大,所以西周时齐国的地位与威望很高,与鲁国并称当时大国。春秋初年,齐国亦是当时大国,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泰山,与鲁国接壤,西到古黄河,“广运约三五百里之间[4](P109)”。据童书业先生推断,春秋时期齐国的兵力“当不下数千乘。[4](P90)”而《国语》中也说齐僖公时期“小伯”,韦昭注:“小伯,小主诸侯会盟。[9](P477)”可见与郑庄公同时代的齐僖公已略有霸主之势。郑国位于宋、卫以西,齐国位于宋、卫以东。郑庄公与齐国结盟就可以对宋卫形成夹击之势,从而破除宋、卫等国对郑国的军事包围。齐、郑之间早有“卢之盟”,公元前720年齐僖公与郑庄公“盟于石门[1](P30)”,重新巩固“卢之盟”。自此以后,齐、郑两国联合,夹击中原诸国。为了维护齐、郑联盟,郑庄公曾在公元前714年和公元前704年二次击败侵犯齐国的北戎。郑庄公一生征战,甚至曾击败周天子,但却没有和齐国发生一次矛盾,足见齐、郑同盟的坚固。(2)鲁国也是郑国极力争取的盟友。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周公旦有大功于周,《周书·费誓》为伯禽伐淮夷、徐戎的誓词,所以伯禽亦有功于周,因此鲁国的地位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也很高,与齐国并称为大国。鲁国北靠泰山,与齐国接壤,西南与宋国相邻。地势上的因素导致鲁国更多的接触宋、齐两国。鲁隐公为公子时曾与郑人战于狐壤,战败后被郑人俘获,后来通过贿赂郑大夫尹氏,才逃回鲁国。公元前719年卫、宋、陈、蔡伐郑时,鲁公子翚也“帅师会之[1](P37)”。可见此时鲁、郑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
公元前718年,郑人以邾人为向导,派遣周王室军队和邾国军队进攻宋国,“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1](P47)”鲁、宋二国曾在公元前722年“盟于宿[1](P18)”,因此面对联军的进攻,宋殇公派出使者向鲁国求救。鲁隐公本打算出兵救宋,于是问宋国使者:“师何及?[1](P47)”宋使回答:“未及国”。面对宋使缺乏诚意的答复,鲁隐公辞退了宋国使者,放弃出兵救宋,至此宋、鲁两国交恶。宋、鲁两国关系的破裂为郑庄公结好鲁国提供了机会。公元前717年,郑庄公主动派人到鲁国修好关系。公元前715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1](P58)”泰山脚下的祊邑是周宣王赏赐郑国用来祭祀泰山的场地。许田则是周成王赐赏周公旦用作鲁国君主朝宿的场地。但祊距鲁国近,许田距郑国近,祊田要比许田小并且许田还有周公庙。郑庄公担心鲁国会以废祀周公旦为理由拒绝这次交换,因此先提出废除泰山之祀,表明祊地对于郑国已经没有意义,再提出为鲁国祭祀周公旦,让鲁国放心。通过郑国的诚意之举,鲁郑关系开始缓和。公元前713年“春王正月,(鲁隐)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齐、鲁、郑三国正式结盟。
公元前716年,郑、陈联姻;公元前715年,齐僖公使郑、宋、卫三国会盟;公元前713年、齐、鲁、郑联合伐宋;同年,郑庄公击败蔡、卫、郕三国联军;公元前712年齐、鲁、郑讨伐许国;公元前710年齐、鲁、郑三国联合平定宋国内乱;公元前707年齐、郑联合欲偷袭纪国;公元前705年郑、齐联军讨伐盟、向二国。郑庄公政在齐、鲁两大国的辅助下,政治上联姻陈国,军事打击宋、卫、蔡、纪、盟、向等国。齐、鲁、郑三国结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为郑国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两周之际,犬戎“杀幽王骊山下[3](P149)”,“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10](P261)”,《左传》载:“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1](P51)”《国语·周语中》亦载:“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9](P334)”周平王东迁,郑国有大功,所以郑武公、庄公时期一直担任周王卿士,在春秋初期,郑国一直左右着王政。
春秋之世,凡是对外战争都讲究“师出有名”,凭借王室卿士身份“以王命讨不庭”就是郑庄公维护郑国安全的又一个手段。郑庄公之所以能够借用“王命”是因为周天子威望尚存。当时“周自平王东迁尚有太华,外方之间六百里方之地。其时西有虢,据桃林之险,通西京之道;南有申、吕,扼天下之膂,屏东南之固;而南阳肩背泽渊,富甲天下;轘辕、伊阙披山带河,地方虽小亦足王矣。[5](P501~502)”春秋初期各国实力较为均衡,没有哪家诸侯独大,且周王室尚有一定实力,所以各国对周天子还存有一定的敬畏。《左传·隐公八年》:“八月丙午,郑伯以齐人朝王。”《庄公十八年》:“虢公、晋侯朝王。[1](P206)”《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王也。[1](P51)”《桓公四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1](P102)”《史记·晋世家》:“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曲沃。[3](P1 639)”而弒君自立者更是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国公子州吁杀卫君以自立,因其得位不正“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1](P37)”顾栋高曰:“桓王之世犹能兴师以号诸侯[5](P502)”实为春秋初年周天子余威尚存的真实写照。
凭借周天子的威望,加上自己王室“卿士”的身份,郑庄公可以名正言顺的主动出击,通过战争来为自己谋求一个安稳的生存环境。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凭借王师、虢师攻击卫国南部边境;公元前718年郑庄公又以会同王师讨伐宋国,“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1](P45)”;公元前714年宋殇公冒犯周王,郑庄公以天子左卿士的身份奉王命讨伐宋国;公元前713年“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1](P65)”。郑庄公依靠“王师”进行对外征伐既提高了周天子的威望,稳固了自己“卿士”的身份,也沉重打击了宋、卫等国,维护了郑国的安全。
周天子是郑国生存发展的另一大阻碍。郑庄公在维护周天子权威的同时借“王室卿士”身份打击敌国,维护郑国安全,可以视为对周天子的第一种借势,即“正借”。除此之外,郑庄公还对周天子有第二种借势,即郑庄公通过打压周天子的地位来提高自身威望,震慑他国,从而为郑国创造一个安稳的生存环境,即“反借”。郑庄公打压周天子威望主要通过两件事:一是“周郑交质”,二是“箭射周王”。
1.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1](P26)”鲁隐公三年为公元前720年,此时郑庄公在位已二十四年,加上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如果“平王东迁”确在公元前771年,则郑国把持王政已达五十一年。面对郑国权势的日益膨胀,周平王策划将卿士权力分与虢公忌父。郑庄公听到此消息后质问周王是否确有其事。面对郑庄公的质问,周平王并没有承认“分权与虢”的计划。为了让郑庄公放心,周平王选择“周郑交质[1](P27)”,即和郑庄公互换人质,来表明自己不会分权与虢的态度。于是,“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1](P27)”晁福林先生曾说:“‘质’作为觐见礼物,本来是指物品而言的,但在春秋时期‘人’也变成了‘质’。春秋初,郑国强盛。周郑交质,其目的在于对周郑双方的关系加以约束。[11](P58)”公元前645年,晋惠公在韩之战中被秦军俘获,秦国就曾释放晋惠公而使“晋大子圉为质于秦[1](P372)”;公元前610年,郑有依附楚国的迹象,晋国感到不满,便命令郑“大子夷,石楚为质于晋[1](P627)”;公元前572年,晋国命令齐救宋,齐国并未出兵,晋国很不满意,于是齐国派“大子光为质于晋[1](P917)”,以此来化解晋国的不满。由此可见,互换人质皆是诸侯之间的行为。周天子被迫自降身份与诸侯交换人质,无疑是其地位下降的一种表现。郑庄公通过“周郑交质”完成对周天子地位的第一次冲击,保住“卿士”身份也意味着保住了维护郑国安全的重要筹码。
“周郑交质”同年周平王去世,其孙周桓王即位,而周桓王即位后并没有延续其祖父对郑庄公的安抚政策。
2.箭射周王。周桓王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试图实现周平王“分政与虢”的计划,于是“周人将畀虢公政[1](P27)”。郑庄公迅速给予回应,公元前720年春“取温之麦”,同年秋“取成周之禾”。“温”与“成周”皆是周王直接控制的地区,郑庄公一年两次直入王畿之地夺取“麦”“禾”无疑是想对周桓王发出警告,以此来保住“卿士”身份。面对郑庄公强硬的行为,周桓王虽然暂缓实行“分政与虢”的计划,但周桓王与郑庄公的关系迅速恶化,史称“周郑交恶”。
公元前717年的冬天,“京师告讥[1](P51)”鲁隐公向宋、卫、齐、郑等国买米以缓解京师的饥荒。郑庄公借此机会觐见周王以求缓和周、郑的关系,结果周桓王因为“周郑交恶”心中还有怨气,并没有以礼对待郑庄公。
郑庄公并没有计较周桓王的无礼行为,反而是继续缓和周郑关系。公元前715年,“郑伯以齐人朝王[1](P60)”就表明了郑庄公的诚意。但是周桓王没有接受郑庄公的诚意,而是在同年夏天,任命虢公忌父为周的右卿士。面对周桓王的强势,郑庄公接受了自己从“王卿士”到“王左卿士[1](P65)”的身份转变。虽然权力被周天子剥夺一半,但毕竟郑庄公还保留着“卿士”之名,还可以借用周天子的名义维护郑国的安全,所以郑庄公选择了忍让。周桓王并没有因为这次忍让而停止对郑庄公的限制,继“分政与虢”之后,周桓王于公元前707年正式宣布剥夺郑庄公“卿士”的身份。正是因为对“王室卿士”身份的重视,所以郑庄公才忍让周桓王。而此时“卿士”权力被夺,郑庄公一气之下拒绝朝见周王。郑庄公不来朝见周王的行为正给了周桓王出兵讨伐郑国的借口。同年秋天,周桓王“以诸侯伐郑。[1](P104)”面对着周天子的讨伐,郑庄公面临着两种选择:(1)接受周天子的惩罚,不做反抗,其后果是郑国威望尽失,日后随时会被周边敌国欺凌。(2)反击周王。反击周王也有两种结果:(1)郑国败。一旦反抗周天子失败,郑国很可能会一蹶不振,甚至被灭国。(2)郑国胜。一旦击败天子则郑庄公威望将会大幅提升,对中原诸国的威慑力也会随之增强,使诸多敌国不敢再犯郑国。对于郑庄公来说,战与不战实是一场对郑国命运的赌博。最终,郑庄公选择了反抗。繻葛一战,“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1](P106)”郑国军队不仅击败了周王联军,而且郑国大将祝聃还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大败而退。面对败走的周王,郑庄公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当天夜里派祭足慰问周王及其身边大臣,以示和解之意。“郑人夜探天子”正体现了郑庄公手段高明之处,一方面可以在周天子面前炫武力;另一方面又可避免自己因失礼而成为其他诸侯讨伐的对象。郑庄公对周天子“打、抚结合”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也开启了小宗反抗大宗,诸侯凌驾天子的先河。无怪清人高士奇曾言:“春秋世,诸侯放恣而用兵王室者,自郑庄始[12](P9)”。“繻葛之战”的失败给周天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周天子因此而丧失了外战的信心,纵观春秋之世周王再没有亲自领兵征伐过。可以说“箭射周王”是郑庄公对周天子地位的第二次冲击。
“繻葛之战”后,周桓王改变了之前对郑庄公的强硬态度。公元前705年夏天,盟、向两国向郑求和,但没过多久就背叛了郑庄公。面对着盟、向两国的背叛,郑庄公于同年秋天联合齐、卫等国军队讨伐盟、向。“盟、向叛郑,则必亲周。[1](P119)”周桓王畏惧郑庄公,只能“迁盟、向之民于郏[1](P119)”而让地给郑庄公。郑庄公先是通过“周郑交质”拉低周天子身份,再通过“箭射周王”打击周天子威望,以至于周桓王只能“迁盟、向之民”来避其锋芒。周天子尚且要忍让郑庄公,其他诸侯又何以与郑争锋。郑庄公凭借对周天子地位的冲击提升自身威望,不仅为郑国创造了一个稳固的生存环境,更让郑国的国力达到鼎盛,此时的郑庄公已有“小霸中原”之势。
综上所述,郑庄公在统一郑国内政后转而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为郑国谋求一个安慰的生存空间。由于郑国实力有限,所以郑庄公需要“借势”才能维护郑国的安全。郑庄公一共借用了三种“势力”:即齐、鲁两大国的力量,王室卿士的身份和周天子的地位。通过借“齐鲁大国”之势和“卿士身份”之势,郑庄公完成了对宋、卫、蔡、陈等敌对势力的直接打击,消除了郑国周边的威胁。通过反借“周天子地位”之势,打击周王的权威,郑庄公提高了自己的威望,震慑中原诸侯,间接地为郑国创造了安稳的发展空间。公元前716年,郑公子忽娶陈女,郑陈联姻;公元前710年,“蔡候、郑伯会于邓[1](P90)”联合抗楚;公元前701年春,齐、卫、郑、宋于恶曹会盟,至此宋、卫等死敌变为郑的盟国。与郑国争霸的对手或是与郑联姻,或是与郑会盟,周天子也因惧怕郑国而避其锋芒。郑国国势于郑庄公后期达到鼎盛,郑庄公虽然没有得到周天子承认的“霸主”名号,但郑庄公“借势而行”,联合齐鲁、打击宋卫、威慑周王、驱赶北戎,不仅为郑国谋求了稳定的生存环境,还使郑国实力大增,在当时俨然已有“霸主”之势,所以童书业先生亦称其为“郑庄小霸[13](P354)”。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汉] 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 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册)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7] 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 顾德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 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 王诗铭,方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 [清]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一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 童书业.童书业作品集第一卷·春秋左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017-05-17
2095-4654(2017)05-0093-05
K225
A
责任编辑:王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