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地方理念 凸显微生物学教学应用性

2017-02-24 09:27毛露甜林燕文陈兆贵林芳花
关键词:微生物学应用型服务

毛露甜,黄 雁,林燕文,陈兆贵,林芳花

(惠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 惠州 516007)

强化服务地方理念 凸显微生物学教学应用性

毛露甜,黄 雁,林燕文,陈兆贵,林芳花

(惠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 惠州 516007)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惠州市产业发展的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从重组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的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和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实现了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培养的完美结合,凸显了微生物学教学的应用性。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地方经济;应用型人才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7.0009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以社会服务思想为指导,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的教育理念,这对后来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根本性影响[1]。与“985”“211”等重点高校的研究型办学定位不同,地方院校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为主,兼顾科学研究[2]。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服务地方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共荣关系[3]。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主要途径包括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软实力支撑,负责科研转化和技术推广,为社会培养人才和提供学习的机会等,以此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从财政和政策上多方面支持高校建设,为地方院校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和人文环境。惠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肩负着为惠州市、珠三角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的职责。学院植根地方的办学理念,责无旁贷地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搭建与地方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平台,完善校企、校政、校校、校地合作机制,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惠州学院近年来在以服务地方促进办学转型(转为应用型大学),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创新平台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服务地方的理念已经渗入到教学的点点滴滴。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基础课,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涉及面广、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4]。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相接轨,笔者将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引入课堂,从教学内容重组、实践教学项目优化、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使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一、结合本市产业需求,优化理论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为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在国家“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战略布局下,在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发展目标背景下,惠州学院围绕“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12字方针,把隐性化、软性化的服务做成显性化、硬件化的服务。抓住地方区域特点和学校的办学优势,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多个企业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或各类科研平台,以师生团队协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为企业输送应用服务型人才,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办学效果。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笔者所在院系通过组建科技服务团队科技支农,积极参与地方农业发展,把教师的知识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优势不断转化为地方利益和社会财富。

惠州市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深圳市和东莞市,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现阶段更是惠州市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本市与微生物学科发展相关的企业较多,包括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牛奶加工厂、荔枝果醋生产企业,农业方面有冬种马铃薯企业、梅菜加工企业等。这些企业规模大,需要大量熟悉微生物应用的专业人才。除了要求熟练掌握消毒、灭菌、配培养基等基本操作外,还要掌握菌种的分离纯化方法。例如发酵企业要分离功能菌,养殖业和种植业要分离主要病原菌,生物防控要分离拮抗菌等,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课程教学除了考虑专业性,还要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来开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当地企业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缩短就业适应期[5]。为了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我们非常重视“绪论”的教学内容安排。如让学生预先收集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发电的相关文献,课堂上观看相关视频并讨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微生物的强应用性;讲述细菌芽胞时,针对性地开展“Bt生物杀虫剂的研究进展”专题讨论,学生通过查资料并讨论,对Bt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和研究进展有了深刻认识。同时引用《微生物学通报》刊载的有关“芽孢”与“芽胞”区别的一则公告展开讨论,让学生尝试分析哪个命名更合理,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真精神;微生物代谢的内容较抽象难懂,通过讲解添加不同的电子受体对反硝化菌脱氮的影响,学生对反硝化作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印象深刻;讲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时,介绍牛奶和啤酒等食品的消毒杀菌方法,结合食品检验专题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延伸引导学生掌握水体、化妆品等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让学生关注微生物检验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讲述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控制时分析化妆品的防腐挑战试验与产品保质期的制定依据;讲述微生物生态时举例丽珠肠乐等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此外,课程组将教师科研和实践获取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如马铃薯、番木瓜等根际土中核心功能菌群的结构变化,微生物肥料如何在增效和抗病中起作用等大量信息引入课堂,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课程组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联系生产实际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也力求创新,通过案例法将微生物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并引出产业发展中涉及微生物的一些思考点。如针对养猪场废水对东江流域的水体污染现状,分析生物膜法处理养猪废水的优缺点。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大学生创新项目、实习或毕业论文等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科学选题,同时缩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距离,并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精神。

二、重视实践教学的选题,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教学特色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本课程每两年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适当增设有地方特色的综合设计性、创新型实验[6]。如开展化妆品的防腐挑战试验,抑菌材料的筛选;酵素发酵用的功能菌的筛选等。近年来,学院教师的科研、大学生创新研究和毕业论文等也是结合企业生产遇到的难题来选题。如针对惠州市大宗种植甜玉米、梅菜和马铃薯,筛选具有促生作用和生防作用的功能菌,开展微生物肥料和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控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论文工作;针对养猪废水对水土环境的污染,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废水等研究。总之,实践教学的选题充分结合了地方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生物类专业人才的需求[7]。

实验教学的项目还考虑学生的就业倾向,把微生物检验的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学中。如最新颁发的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和化妆品检验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检测用的新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用显色培养基,API生理生化试剂条等。学生了解了微生物检验的最新进展,掌握了实用知识,缩短了与用人单位的距离[8]。

三、加强校企合作,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教育并重,实现多方共赢

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优势在于能用高校的科研平台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9]。以前,课程组教师有闭门造车之嫌,与当地企业联系较少,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较淡薄,未能充分利用专业及师资优势展开横向研究,课题针对性不强,缺乏生命力。企业对我们的研究团队也缺乏了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近年来,在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指引下,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呼声很高。微生物学课程组的教师以科技特派员等形式积极与地方企业、行政执法部门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新产品,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一是教师能更好地掌握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寻找新的科研课题;二是企业利用教师的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生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学生受益,教师及时将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针对性地提升个人能力,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与用人单位接轨。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大三下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政执法部门参观、实习。如参观荔枝酒发酵车间和酵素生产基地等,使学生与生产企业零距离接触,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的处理程序、资源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这种将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要崇尚科学、尊重实践和严谨务实,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目前已挂牌的校外实践基地20多个,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横向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教研优势,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深入研究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融入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市场现状及需求,主动练习及培养相应的专业技能,提高社会竞争力。

四、开放实验室,提供多元化服务, 强化与企业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适时开放了微生物学实验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如有同学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比较关心,通过查阅资料和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等促生菌的筛选和功能分析,并提出用拮抗菌来抑制马铃薯黑胫病和青枯病的生物防控策略;也有同学对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餐厨废水的生物处理试验;还有筛选脱水菌处理染印废水,考察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条件和效果等。

此外,实验室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尤其注重为本地企业提供服务。近年来,我们的微生物学创新团队利用开放实验室的契机,协作企业开展功能菌筛选和微生物检测等工作,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这些工作通常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强化了高校教师服务地方的意识,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社会接轨的平台[10]。学生积极探索,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重视师资转型培养,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提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新思路,期望培养跟企业密切接轨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并善于将实践经验转化到课堂教学中[11]。目前,微生物学课程组教师队伍仍以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虽有较高的职称或学历,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有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院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培养“双师型”和“生产型”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供师资保障。教师利用寒暑假驻扎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工作,从中发现实践问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和反哺教学。此外,教师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举办学术讲座、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师资队伍的适时转型,强化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六、教学改革效果

该课程在教学中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注重联系生产实际,率先在学院开设环境水检测和食品检验等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熟悉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近3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约有20%的学生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管理局、农产品检测中心等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与微生物应用相关的实习或工作。选择到澳宝化妆品公司开展专业实习并就业的学生比例高达10%,目前已经有1位学生成为该企业的总负责人,2名为高级储备干部,多名为产品研发人员。毕业生在个人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本教学团队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三年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省级2项,校级4项。其中,项目“微生物液体肥料的推广应用”获得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惠州学院创新创业重点孵化项目和入驻创业中心的团队项目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校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近3年考研学生中,约30%的学生选微生物学方向继续深造,皆因他们对微生物应用的前景看好,希望再深造后在该领域有所作为(上述相关数据与资源可登陆本课程网站http://course.hzu.edu.cn/wsw/了解)。

七、结语

“微生物学”课程组注重课程改革,经过多年建设,该课程已成为广东省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形成了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微生物学课程体系。目前该课程组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优势,分工合作,服务不同的企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努力,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益尝试。

[1] 朱国仁.从“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历史考察[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32-38.

[2] 王素英,张宏宇,杨晓丽.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16(12):2738-2742.

[3] 张英,赵治月,刘文慧.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126-132.

[4] 郑新添,杨小燕,尹会方,等.地方本科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4):759-763.

[5] 朱兰保,盛蒂.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6):189-190.

[6] 毛露甜,王绍芬.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做法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614-616.

[7] 袁生.微生物学教学中大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案例[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845-848.

[8] 毛露甜,王绍芬,陈巧兰.如何在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教学中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6):107-109.

[9] 何彩梅,潘百明.区域性高校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探讨——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5,25(5):117-121.

[10] 黄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百色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203-205.

[11] 曹广丽,宋金柱,杨谦.生物专业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109-112.

(编辑:王 佳)

2016-11-11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生物学”(编号:20146199);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 Moodle 教学平台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以‘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为例”(编号:JG201611);惠州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编号:JP2012002);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项建设项目:“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3]113号)。

毛露甜(1972-),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G642

A

1008-6927(2017)01-0043-04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应用型服务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