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
(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思考
王小玲
(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当前我国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问题突出,农业人力流失现象严重。理论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基层就业职业搜寻成本收益不对等、大学生保留工资过高是造成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的重要原因。促进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就业信息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
农林类院校;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7.0001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历年来受到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农林类院校毕业生而言,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基层、服务“三农”,基层就业理应是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首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增强,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城乡基层就业从岗位适应性和岗位需求上来看都理应是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阵地。然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非专业性就业问题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1,2]。本文在分析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在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为促进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出了相应建议。
当前,我国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如开展“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然而,当前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农业人力流失现象严重。
整体来看,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农林类专业毕业生非专业性就业问题依然存在[3]。绝大部分农林类院校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仅有少数选择基层就业,从事大学生村官、基层公务员等工作,而且这仅有的少数毕业生也多是把基层作为一个跳板,为以后考取公务员或选调到大城市作铺垫,真正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少之又少。部分自愿选择下到基层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毕业生,也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落差、城乡文化的差异,无法融入当地社会,使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放弃农村、放弃基层。最终表现为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积极性不高,就业流动性较大,农村建设人才匮乏。
抽样调查结果也表明,基层就业在农林类院校毕业生中并不受欢迎,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和就业率都很低。本文针对浙江农林大学2016届应届毕业生,采取典型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农学、林学等5个代表性专业的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率93.5%。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从就业倾向上看,22.45%的毕业生期望在党政机关部门工作,29.42%的毕业生期望在国有企业工作,22.99%的毕业生期望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作,13.36%的毕业生期望在三资企业工作,3.21%的毕业生期望在私营企业工作,剩下的8.56%的毕业生不确定。另外,从已经就业的情况来看,187位毕业生中仅有49.20%的毕业生签定了就业协议,在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中9.78%的毕业生工作定在直辖市,45.65%的毕业生工作定在省会城市,44.57%的毕业生定在其他二三线城市,暂无毕业生工作定在乡镇的情况。
针对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现象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运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在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一)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分析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条件好而且相对稳定,并且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人通常家境好、素质高,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刚好相反。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者在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相对困难,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无法进入到主要劳动力市场[4]。仅当主要劳动力市场严重供给过剩时,主要劳动力市场失业者才愿意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但由于收入低、待遇差,在已有就业观念下,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后又选择自愿性失业。
该理论从市场分割角度对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大城市就业、自愿性失业提供了解释。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仍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地域分割,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镇就业相对容易。对农业类院校大学毕业生而言,一旦选择小城镇或农村市场就业,以后要进入大城市就业将付出较高的转换成本[5]。因而,初次就业时,选择大城市就业将成为农林类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理性选择。此外,当他们在大城市一时难以找到工作时,自愿失业或待业便成为最优选择,而不是选择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强化了城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强化了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大城市就业倾向。我国农林类院校大城市分布特征明显,城市指向型教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城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经过3年或4年的大学教育,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大部分已经适应了学校所在地的城市生活,其学习成绩、实习经历和专业认可度在学校所在地的城市最高,其它大城市次之,而在城乡基层则最低,农林类院校毕业生的投资要想取得回报就必须在城市工作。相反,如果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将城乡基层作为就业首选地,其人力资本就会大打折扣,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分割将促使其人力资本加速贬值,降低再次就业的竞争力,并减少回报。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前提下,“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促进了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将大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6]。
(二)基于职业搜寻理论的分析
职业搜寻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劳动者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需要通过搜寻活动来逐渐了解工资分布,比较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和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来确定最优搜寻时间。当寻找工作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劳动者应该继续搜寻,而此时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就是理性的选择,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劳动者选择停止搜寻并接受当前工作[7]。一般而言,劳动者职业搜寻时间越长,越能寻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应的工作报酬也更高,但是,随着职业搜寻时间的延长,工作报酬的边际收益在递减,而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却在递增。
对职业搜寻成本收益的权衡是影响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在地理分布上大城市倾向明显,农林类院校也不例外,大多分布在省会或其它大城市,而基层单位往往位于中小城市。对农林类院校大学毕业生而言,若选择基层就业,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8],基层就业意味着较高的搜寻成本,而基层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往往较低,成本收益不对等问题较为突出。因而,对于农林类院校毕业生而言,到工作机会更多、交通成本更低、时间花费更省、环境更为熟悉的高校就读地所在大城市或其它大城市寻找工作,便成为成本收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此外,基层就业意味着更长的职业搜寻时间,拉大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落差,降低了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信息传递机制还不够健全,缺少面向基层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基层就业信息发布量还较少,对农林类院校毕业生而言,为了获得有关基层就业报酬和工作岗位信息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缺少基层就业信息来源无疑会增加职业搜寻时间。然而,较长的搜寻时间意味着较高的搜寻成本,并且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职业搜寻的边际成本还在不断增长,而边际收益却在不断递减,可以看出,基层就业市场信息不充分将延长职业搜寻时间,拉大职业搜寻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落差,从而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将会更倾向于非基层就业。
(三)基于保留工资理论的分析
保留工资理论认为,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的报酬有一个基本的心理价位,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当雇主所能提供的薪资报酬低于心理价位时,劳动者会选择自愿失业并继续寻找工作,当雇主所提供的薪资水平达到心理价位时,劳动者才愿意就业。这个心理价位被称为劳动者的保留工资。保留工资同时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薪资分布和劳动者工作搜寻成本,在保留工资水平,劳动者寻找工作的成本和收益是等价的。保留工资理论是对职业搜寻理论的一种改进, 二者区别在于预期工资水平是否随着寻找工作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保留工资理论下,期望工资水平越高,寻找工作的时间也越长。
保留工资的高低会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非基层就业产生较大影响[10]。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造成了劳动力市场薪资水平差距,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和城乡基层。据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省会、直辖市平均收入最高,为4 721元,乡镇最低,为2 909元,相差1.63倍;企业、党政机关收益最高,为4 504元,农林牧渔最低,为2 997元,相差1.55倍。薪资分布的差距为保留工资的确定提供了良好范本,抬高了保留工资水平,为了寻找与保留工资水平相当的工作,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便成为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另外,与大城市就业相比,城乡基层就业工作搜寻成本更高,理论上,随着工作搜寻成本的提高,保留工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与之相匹配的实际工资水平也应更高[11]。然而,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基层就业工资水平普遍较低,但工作搜寻成本却较高,基层单位所能提供的薪资水平往往达不到农林类院校毕业生保留工资水平,在实际工资与保留工资难以达成一致条件下,农林院校毕业生会倾向于将更多的工作搜寻时间花在大城市而非城乡基层,从而造成了普遍存在的非基层就业现象。
大量基层单位对农林类院校大学毕业生有着强烈的需求,然而,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基层就业职业搜寻成本收益不对等、大学生保留工资过高等原因,基层单位并未成为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为促进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专业性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政府、高校和基层单位多方努力,鼓励和引导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基层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对农业类院校毕业生而言,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
(一)完善基层就业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
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需要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政策促进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降低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在不同市场上就业的转换成本,提高大城市就业和基层就业两个市场的流动性。
1.完善基层就业政策促进机制。加快财政、教育、医疗、社保、住建、农业等多部门统筹,从经济发展、制度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多个维度,构建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就业导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匹配的就业政策促进机制,多措并举破解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难题,增强大城市就业和基层就业的互补性。
2.健全基层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加快农林类院校与基层用人单位对接,健全和完善“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制度,对服务期满后的转岗、续岗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减少农林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后顾之忧,增强基层对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吸引力。
(二)提高农林院校基层就业信息服务能力
针对职业搜寻成本收益不对等、就业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应加快搭建高校基层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搜集城乡基层单位、中小微企业、自主创业等基层就业信息,拓展基层就业信息来源,降低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搜寻成本,提高基层就业性价比。
1.搭建基层就业供需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林院校与基层联系密切的优势,搭建农林院校毕业生与基层单位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积极推进农林院校毕业生与基层用人单位的对接,为毕业生求职和基层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减少毕业生职业搜寻时间和精力花费。
2.探索“互联网+”基层就业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良好契机,结合农林院校专业学科特点,整合高校门户网站、论坛、微信、微博、移动终端等渠道,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积极组织开展基层单位、中小微企业网络招聘和校园招聘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降低毕业生基层就业职业搜寻成本。
(三)转变就业观念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
针对大学生保留工资过高的问题,需要大学毕业生转变传统的大城市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基层就业观。基层并不必然意味着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有着广阔的范围,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社区街道都是基层单位,都可以作为基层就业的选择。
1.强化基层就业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国家基层就业政策、毕业生基层就业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加强毕业生职业规划教育,积极引导农林院校毕业生转变传统的基层就业观念,促进其工资水平预期的合理化和理性化,使其充分认识到基层就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树立其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基层就业意识。
2.鼓励开展基层实习实训锻炼。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结合农林专业的特殊性,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基层调研、基层实训等活动。鼓励应届毕业生从事面向基层单位的实习工作,增进农林院校毕业生对基层单位的认知,提高毕业生投身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
[1] 周骏宇. 二元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观——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72-76.
[2] 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3] 祝军,杨平.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参与意愿和满意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2-17,187.
[4] 武毅英,洪文建.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15-26,122-123.
[5]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9-76.
[6] 孟大虎.大学生就业行为探究: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68-71.
[7]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38-41.
[8] 韩宏华,孟益宏.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基于扬州大学2008届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78-81.
[9] 张抗私,盈帅.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研究——基于63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1):94-101,112.
[10] 翁杰,周必彧.基于劳动力市场工资匹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3):32-39,111.
[11] 岳昌君,程飞.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途径的影响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21-27.
(编辑:刘伟霄)
2016-12-02
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课题:“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GJYB2015029)。
王小玲(1988-),女,山东莱芜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研与教学管理。
G647
A
1008-6927(2017)01-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