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霓
摘 要: 用户培训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用户培训是图书馆更有效开发文献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高校图书馆用户培训常用的模式包含检索课程培训、讲座培训及新生教育培训等形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图书馆应采取因需施教和及时评估、扩大宣传及加深培训、设立培训大使及运用“微模式”等方式探索培训之道。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高校图书馆 用户培训 策略探究
图书馆读者培训,是图书馆为了读者更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运用各种系列课程或者公开活动等培训形式,从而培养读者较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美国未来学家德雷拍·考夫曼在《讲授未来》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对人类提出的第一项基本要求是“获取情报和信息的技能”[1]。这个观点充分预见了信息技能在未来社会的重要性,它甚至关乎人类生存的质量,掌握较高的信息技能,就能在信息时代占得先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环境、资源环境的生产和使用及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呈现需求多样化、获取资源方式网络化等趋势[2]。
大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快速发展,文献载体迅速变化,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读者的信息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对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培训是“授人以渔”的过程。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用户信息技能,让用户更快速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就需要对高校图书馆本身的用户培训模式进行一个梳理,达到较理性的认识,从而去粗存精,逐步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培训模式。
1.目前的培训模式利弊分析
1.1文献检索课程培训
這是一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一般由培训单位制定教学计划、设定培训内容体系,排定时间地点、培训人员和培训对象,并辅以给出成绩的考察机制,强制性要求培训对象掌握有关的情报文献知识。教育部在1984年2月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通知中规定,凡有条件的高校将《文献检索与利用》作为必修课,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列为选修课或开设专题讲座[3]55。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普遍采取课程培训作为主要培训方式,主要面对学生读者开展,着重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质,并授予基础的文献理论知识。此模式有相对固定的教材、专职或兼职的授课人员,有固定的授课时间,培养学生读者基本的信息素养。
但是,从文献检索课实施多年来的教学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一是大多数高校授课人员由图书馆馆员兼任,而鲜有设置专职授课老师,其授课水准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课程内容比较刻板,变化较慢,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要求。此外,学生对图书馆有关课程认识有偏差,认为图书馆的东西很简单,不用培训,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对学习内容兴趣不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1.2电子资源专题讲座培训
这种培训模式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由相关专业人员确定内容进行培训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根据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要而制定的,多数面向某类特定的读者,比如对某种数据库的推介及其使用方法的讲解,对培训对象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读者可以自由选择听课内容。此类讲座满足了部分读者对电子资源使用方法的需求,提高了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
但是,此类培训参加人数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些是没有时间参加,有些是因为宣传不够,加上培训时间和地点的不固定而错过了。如复旦大学图邯郸校区图书馆2013年下学期共开展读者培训12场,共有385人参加,除了个别场次人数较多,其他场次只有约20位读者参加[3]56,极大地影响培训效果。
1.3新生入馆教育培训
大一新生刚从中学教育转入大学教育,信息素质基本是一张白纸。入学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的图书布局、资源分布、规章制度等信息,尽快学会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从被动学习转为以自学为主的主动学习。因此,新生教育是图书馆用户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培训模式包括:集中讲座、实地参观及发放新生教育手册等,这些措施解决了新生迫切使用图书馆的要求。
但是目前的培训形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够重视,讲座参加人数不多,参观讲解存在走过场的形式等,于是出现新生在使用图书馆时一问三不知,面对书海还是满头雾水的情况,需要前台工作人员重新解答,培训效果有待增强。
2.读者培训策略探究
2.1因需施教及培训效果评估原则。
有需求才有学习的动力,用户需求应该作为图书馆读者培训的核心理念。课程内容呆板老化及授课形式单一是影响课程培训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改革教材内容,更关注读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培训。通过互动沟通了解大学生读者最关心的文献内容,以及他们在查找资料时候最经常遇到的障碍,在英语等级考试及研究生考试中需要得到哪些帮助等,只有切中实际,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效果最终体现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上,因此,需要对培训绩效进行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做出评估,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和激励用户评价与检验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4]。用户的意见反馈是图书馆培训效果的真实反映,图书馆有关开拓多种途径加强与用户沟通,比如在网络页面设置培训效果调查表、设置馆长信箱、开启培训专题QQ微信群等,及时收集总结读者的意见,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
2.2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培训内容。
图书馆现有的宣传方式主要有图书馆网站、馆内宣传栏、微博、电子屏幕等,宣传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但是,这些宣传很可能在纷繁的信息中被读者忽略,而那些不关注图书馆信息,不经常光顾图书馆的读者,也就更少获得有关读者培训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应大力推荐读者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有关图书馆的各种培训信息可以通过微信推送,读者通过手机就可以知晓图书馆的各项活动。同时,可以在教学区和生活区张贴有关海报,通过与校园读书社团的合作扩大培训活动的影响力,从而确保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读者培训,应该充分挖掘本馆的文献资源,读者培训需求调查也是其中重要环节,图书馆可以列出读者必须具有的情报能力清单,与读者互动沟通,读者可以提出希望培训的内容,培训老师进行汇总,按照轻重主次逐步展开。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对数据库基本情况、检索方法、使用技巧的介绍外,还应该侧重指导读者如何利用数据库为其学习科研服务,授课内容尽量贴近读者的需要。除了常规的PPT课件,还可以增加案例和网络操作,更直观地展示讲授内容,方便发现问题和现场解决问题,加强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其学习科研助力[5]。
2.3设立培训大使,运用“微模式”培训。
培训大使就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也是图书馆培训活动的使者和代言人,宣传和组织图书馆的各项培训活动,培训大使可以由馆员和读者共同组成,馆员培训大使由专业馆员担任,读者培训大使可以从各院系选取老师或学生担任,或者由社团读书协会的学生担任,培训大使必须选取那些热爱阅读、热心公众事务的读者。读者培训大使作为读者中的一分子,对自身及周边读者对培训的要求更了解,因此,可以全程参与培训过程。从培训内容的确定到培训地点和时间,都可以由培训老师和培训大使共同研究决定,个别有着一技之长的培训大使甚至可以开展专题讲座,比如请计算机系的老师讲授软件专题制作,请学术达人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等等,从而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切合读者的需要,比单纯由馆员授课效果更佳[6]。
数字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新信息技术的使用,给培训工作带来更多的选择,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可以切换成网络授课、课件下载,微博、QQ、微信多种随机学习,用户培训方式更灵活,建立一种立体交叉的网络“微模式”服务体系。现今人们“碎片化”学习模式越来越流行,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微模式”为读者培训服务,并把这种模式嵌入新生入馆教育。对于一些常识性、介绍性的知识,可以制作成“微视频”放到图书馆网络上,让读者自行学习,也可以让那些没有时间到场听课的读者随时观看。同时,利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各项培训内容,读者用手机就可以接受,从而极大地增强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娜.985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11):83-88.
[2]刘晓艳.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培训模式——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6):1-5.
[3]牛振恒.读者培训模式、使用原则及培训队伍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4,(12):55-59.
[4]游丽华.图书馆用户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
[5]谷聪聪.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分析与思考——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4,(2):14-16.
[6]姜仁珍.培訓大使——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的创新与培训[J].图书馆论坛,2015,(3):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