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历史古迹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7-02-23 03:43石春慧
文教资料 2016年29期
关键词:江阴历史教学

石春慧

摘    要: 江阴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开发和利用江阴的历史古迹资源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强化历史教学效果;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让学生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人文素养,找回失落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

关键词: 江阴    历史古迹    历史教学

江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滨江古城,有七千年的人文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两千五年的文字记载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境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历史古迹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魁宝,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如果历史教师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就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强化历史教学效果。通过历史古迹文化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人文素养,找回失落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

一、运用历史古迹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离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当遥远。在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尤其是中职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不少学生对历史基本常识都知之甚少,再加上是选修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部分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低。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般是直观性、形象性的事物。在历史教学资源中,历史古迹是实实在在的、直观而又形象的事物。看到一处历史古迹,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理,会问:这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什么在这里出现,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疑问就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历史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真相,解决历史问题。

比如:在讲到青阳的一处古建筑葛家祠堂时,我把学生领到已经破败的建筑前,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一处破房子。我接着引导学生:这处破房子是什么建筑呢?看看建筑外观,猜猜看,猜对了有奖。学生们立马兴趣浓厚,纷纷竞猜。有的同学猜对了,就让他说明原因,从哪些地方、哪些途径知道是祠堂的,祠堂是用来干什么的?接着提问:为什么这里会有祠堂呢?就讲到青阳的望族葛氏家族当年的辉煌,作为望族都会建有自己家族的祠堂,以祭拜祖先。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当年的历史,感受当年的葛氏是何等风光,葛氏祠堂也是飞檐画栋,高大宏伟。最后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中,当年气势恢宏的葛氏祠堂如今只剩残砖败瓦?为什么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把各种历史原因都罗列出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回顾历史知识的目的。

二、运用历史古迹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

历史古迹,是了解历史很直观的一种手段。充分合理地运用历史古迹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一方面,历史古迹以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给予学生很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上历史古迹许多故事和传说,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古迹使得枯燥的历史课堂增强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历史是讲究史实依据的,而古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古迹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史实的可信度。形象具体的历史使得学生能更直观地感触、感知历史的痕迹,真切地感受在某地曾经真实地发生某事,这样能给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历史表象。

比如:江阴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说。因为江阴在春秋时期时地属延陵,是吴国公子季札的封地;战国时期,又是楚相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说。可是如何让学生感知这段历史呢?可以让学生直接参观季札墓、季子祠和黄歇墓这样的古迹,直接认识、感知春秋战国的历史。也可以根据图片,讲述当年季子和黄歇两位先贤在江阴,带领百姓,大力发展江阴的史实,进一步拓展讲述季子三次让贤和黄歇相楚的故事。通过古迹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不仅了解了春秋战国的许多史实,而且理解了为什么江阴的很多地名都和黄歇有关。据记载,当年黄歇拓农田、兴水利、凿港口造福于民,民感其恩,黄山、君山、黄田港、申港等因其而名,君山南麓“春申旧封”牌坊因其而立,君山西麓为其筑衣冠冢(黄歇墓)[1]。无疑通过历史古迹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大大加深了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

三、运用历史古迹追忆名人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堂是德育的重要课堂,历史古迹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正因为如此,许多历史古迹都被当地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教师更要充分、合理、恰当地利用歷史古迹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激发学生对家国的热爱。想想一个人如果不知家乡的历史人文,那么如何产生对家乡的热爱,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乡土家国情怀的淡漠。

热爱祖国,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从某种意义上讲,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古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立志为建设美丽江阴、和谐江阴而努力奋斗。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黄山滨江而立,控江扼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江阴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故事,因而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我充分利用军事遗迹黄山炮台遗址和江阴中山公园内的忠邦亭、江阴的朝宗门即南城门这三处古迹为例,讲述历史上最惨烈的“江阴八十一日、江阴三日”事件。

1645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坚持“頭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汉家气节。江阴当时不过是座只有10余万人的小城,但江阴多的是炮台和壮汉。在清军铁骑长驱直入,各大城市沦陷之际相继,江阴6万义民在原任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死守江阴孤城抗击二十余万清军,历时81天,连折清军3王18将,毙敌75000余人,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血染战袍,与城共亡。城破之日,全城男女老幼无一降者,巷战至死,不少妇女投四眼井自尽。清将博洛下令屠城3日,到屠城封刀时,全城幸存者仅老少53人。清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手书“忠义之邦”四字,嵌于南城门上。1937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只剩下“忠、邦”两字,被移置六角亭中。现将留存的“忠、邦”两字建成碑状,既成了一景,又保存了文物。“忠义之邦”是对江阴明末81天抗清的史实的评价,后有对联云:“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敌,留大明三百里江山。”[2]

这一悲壮的历史,学生感到无比震撼,对江阴人民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感到骄傲与自豪。教师运用这一事迹,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不屈的民族气节,树立“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新的时代,教师要把新的江阴精神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把江阴人民不畏强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演绎成今日“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新的江阴精神。在新的时代,这种江阴精神正日益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江阴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文璀璨,名人辈出。江阴境内遗留有众多的名人故居,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古迹,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比如徐霞客故居、刘氏三兄弟故居、上官云珠故居、巨赞法师故居、曹颖甫故居、柳宝怡故居、张大故居等。通过对这些故居的了解向学生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迹,如曹颖甫经方大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为人正直,1937年,为保护家乡妇女免受日本鬼子凌辱,挺身而出,痛骂日寇,最后惨死于日本鬼子刀下的事迹;如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的徐霞客,历时30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布19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写成了《徐霞客游记》,为我国的地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众多名人事迹的讲述,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没想到,江阴有这么多杰出的人物,生活在同一片热土上,同学们一下子与这些人的距离拉近了。原来著名的电影演员上官云珠是我们江阴长泾人,原来徐霞客这么伟大,原来江阴有这么多的名中医,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家乡的历史古迹贴近学生生活,地方的名人事迹使学生使倍感亲切,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通过这些名人事迹向学生展示了江阴人前赴后继,坚贞不屈,积极探索真理,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给学生无形中树立了奋斗的标杆和人格榜样,对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古迹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中国的建筑艺术高超,园林建筑更是别具一格。教师可以通过几组典型建筑,使同学们了解到古代建筑的秀美、多姿,认识到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如宋代的紫金桥、兴国塔和广济古泉,民国时吴汀鹭故居,以及适园、中山公园等园林建筑等,向人们展示中国古建筑的奇迹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是吴汀鹭故居是集木雕、灰雕、砖雕、石雕于一体,把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西方建筑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铸成了民国时期特有的建筑形式,为世人留下了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些建筑和园林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依然傲然屹立,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历史古迹包含丰富的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应该说,运用历史古迹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是许多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历史古迹的教育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这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历史古迹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汉章.江阴文物胜迹[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

[2]黄启元.历史上的江阴[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江阴历史教学
魅力江阴
全民自救互救工程建设“江阴模式”
江阴特产——马蹄酥
当前民意表达形式的局限与拓展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