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我不是潘金莲》创造性翻译风格研究

2017-02-23 21:52
关键词:我不是潘金莲葛浩文潘金莲

阮 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葛浩文《我不是潘金莲》创造性翻译风格研究

阮 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章通过对葛浩文英译本《我不是潘金莲》中的灵魂人物“潘金莲”文化意象的深入解读,剖析译者不拘泥于文字形式、突出原文作品中的文化和文学元素的创造性翻译风格,把中国文学的独创性与世界文学的共鸣性结合起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舞台开创了新的翻译模式。

葛浩文;《我不是潘金莲》;创造性翻译风格

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舞台,“翻译文学走出去”[1]已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一直致力于把中国现当代文学推广给西方读者,把中国的文化瑰宝展现给英语世界。他所选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作品一般具备了西方人所喜爱的文本品质,正是由于葛浩文的精彩翻译和成功推介,许多中国作家的现当代小说已被西方读者所熟知并获得推崇。对于葛浩文的翻译研究,学界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是运用各种翻译理论为工具研究莫言的小说,针对刘震云小说英译本的研究则很鲜见。2016年冯小刚导演把其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搬上大银幕后,刘震云的系列小说也渐渐为广大读者所熟知,随之,葛浩文的英译本也受到了广大西方读者的欢迎。葛浩文曾在其论著《论中国文学》[2]谈到:“由于外国学者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可以使中国当代作家深深感受到自己也将被重视,自己的创作也将成为光芒万丈的世界性作品,”这足可见葛浩文对中国文学翻译的热爱和投入。

一、文学作品的创造性翻译

很多学者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翻译提出不同的观点。以巴斯奈特和勒斐维尔为代表的文化翻译派从宏观的角度,比如从译者的“可见性”,从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多元系统论等视角提出了“翻译即改写”,“翻译即操纵”[3]。谢天振在其《译介学》[4]中提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使一件作品在一个新的语言、民族、社会、历史环境里获得了新的生命。黄忠廉的《变译理论》[5]也从翻译的改造和再创造入手,认为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就是变异理论的重要基础,指出变译其实就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这些观点充分说明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必须考虑特定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两种语言及文化的转换,例如译者的显化隐化策略[6]、归化异化策略等选择,因而这一转换过程也是译者发挥创造性、体现其翻译风格的个性化翻译过程。

然而,也有学者对这种个性化翻译提出了批判,认为“比较多的个性化翻译的一个很主要的特征就是‘归化’。所谓‘归化’,它的表面现象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但是在深处却程度不等地都存在着一个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3]。赵彦春[3]在其《翻译学归结论》中尖锐地指出:在文化派那里,“翻译即操纵”的界定和“忠实”、“对等”原则的抛弃使翻译成了赞助者、译者、评论者操纵读者、操纵社会的任意行为。这些评论看似否定文化翻译论,实则对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提出了异议,也是对“忠实”、“对等”翻译原则的僵化应用。

文学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翻译家们积累了多年的原语语言文化和译语语言文化的研究才能尝试的,大多数译者只能望而却步。任意解读原作的文本内容,其译作就会处于“东施效颦”的尴尬境地。刘文飞[7]在“文学翻译的几种两难选择”中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翻译作了精彩的说明:“翻译的创造性如同创作中的灵感说一样,具有某种‘神秘性’;也就是说,大到整个翻译的过程,小到某个字词的推敲,都是转瞬即逝的,难以捉摸的,这恰恰表明了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相似和相近。”

一部好的中国文学作品要在异国他乡重新焕发光彩,不仅需要译者对原作精神的把握和原语文化的理解,还需要深谙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性和审美倾向。为了在译本中也达到这种效果,葛浩文采用在忠实于原文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添加、删减、改写、缩略等翻译策略,对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多采用归化策略进行增译或改写,而对于原作重复叙事的部分则采用了缩略删减的手段,使译语内容更为精炼,行文更加流畅地道。许诗焱[8]在“葛浩文翻译再审视”一文中盛赞了葛浩文对中国文学翻译的热爱和贡献,认为其创造性的文学翻译特色是基于翻译是文字、文学和文化的融合,深厚的学术修养提升翻译视野,让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字面,而是更多地考虑文字背后的文学和文化因素。

二、创造性翻译风格在人物意象翻译上的体现

《我不是潘金莲》[9]是中国当代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全篇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是序言,用了整整二百多页的篇幅来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超生一个孩子与丈夫假离婚,却被其背信弃义的丈夫秦玉河弄假成真,李雪莲为了讨个说法逐级上告,历经二十年的岁月最终以上访失败而告终。整篇小说的内容看似非常简单,但从小说的结构来看,足以证明这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作品。正与反,繁与简等各种结构对比在小说中频繁出现,如序言中李雪莲从下行上的悲剧式“伸冤”结合正文中史为民以上达下的喜剧式“伸冤”方式更是让读者笑中含泪。作为原作中的“灵魂人物”潘金莲的文化意象一直贯穿于整篇小说的序言部分。笔者选取五个不同视角的“潘金莲”人物意象翻译来剖析葛浩文如何运用创造性的翻译策略解读中国文学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学精神,求同存异,从而架构起中西方文学交流的新模式。

1.采用阐释的手段,从译者的角度提取原作中的文义,完全脱离字面含义的束缚,在其译本中突显原文的文学意境和情致。如原作小说题目中第一次出现“潘金莲”的译文:

我不是潘金莲

IDidNotKillMyHusband.

解析:从译文上看,这绝对不是对等的字面翻译,似乎译的有些偏离原文字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都知道“潘金莲”是元末明初名著《水浒传》里的女性人物,因其妖艳、淫荡、狠毒为世人所唾弃,她亲手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武大郎,后被武松所杀。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片名中就译成IAmNotMadameBovary,这是影片为了卖座而做出的博眼球的译法。原文中李雪莲申述的是她的冤情,而包法利夫人追求的是她的婚外情,可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葛浩文的译文IDidNotKillMyHusband巧妙地弱化了“潘金莲”妖艳、淫荡的文化意象,强化了“李雪莲”含冤申诉的小说主题,与原文的主题契合度颇高。同时,葛浩文深谙西方读者喜爱侦探小说和悬疑小说的特点,这一译法也可以吸引读者对译作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探究。

2.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手段,从男性的角度对作品中“潘金莲”的人物意象作了描述,刻画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偏见。如下例:

“嫁我的时候,你是个处女吗?新婚那天晚上,你都承认,你跟人睡过觉。”接着又补了一句:“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P68)

“Were you a virgin when you married me? On our wedding night you said you’d slept with someone before me. Are you Li Xuelian, or are you Pan Jinlian, China’s most famous adulteress?”(P53)

解析:这是小说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潘金莲”这个称呼,居然出自李雪莲的丈夫秦玉河之口,这对于李雪莲来说犹如五雷轰顶。她来寻找已离婚的丈夫只是为了让他说句良心话,承认当初的离婚是假的,却不料反被背信弃义的丈夫变本加厉冤枉为“潘金莲”。葛浩文此处为了突显秦玉河的薄情寡义,特地采用加注的方式在“潘金莲”的名字后加上“中国最臭名昭著的淫妇”。而事实上,老实巴交的农妇李雪莲并没像潘金莲那样与奸夫共谋毒害亲夫,而是秦玉河另娶新欢抛弃了她。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道德标准是具有双重性的。男性可以在外金屋藏娇或者寻花问柳而不被谴责,但女性一旦失去贞操和名节,就会受到诟病和嫌弃。秦玉河对李雪莲的节操横加指责,甚至冠以“淫妇”的罪名,正是如此不白之冤才使李雪莲走上了二十年伸冤上访的艰辛之路。

3.通过改变原文的形式以及添加译注的方法,从女性的视角来释义原作中与男性眼中不同的“潘金莲”意象。如下例中女主人公李雪莲对“潘金莲”这个称呼的辩驳:

真假不重要,关键是,我是李雪莲,我不是潘金莲。或者,我不是李雪莲,我是窦娥。(P71)

But real or sham was secondary in importance to the fact that she was Li Xuelian, not Pan Jinlian. Even better, she was the martyred heroine Dou E in the Yuan dramaSnowinMidsummer. (P55)

解析:原文中的第一人称“我”在译文中变成了第三人称“她”,原文用独白的形式表达了李雪莲泣血高呼:“我不是潘金莲,我是窦娥”;译文中风格突变,由独白变成了旁白:“她不是潘金莲,她是窦娥”。这种创造性翻译忽略了主人公在个人(我)情感上的宣泄,却提升了主人公的(她)女性主义意识。李雪莲的女性意识觉醒在译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她不再是一个忍气吞声地祈求男性们(以秦玉河为代表)对其身份的承认,她要争取自己的话语权。葛浩文在突显其女性意识的同时也对故事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在窦娥这位女性人物前面添加了译注martyred heroine(殉道的女主角),即对李雪莲的抗争和控诉预示了悲剧性的结局。窦娥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是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典型,她因受人诬告被处斩,在法场上她对黑暗邪恶势力的控诉惊动了天地鬼神,乃至六月的夏日天空竟飘起了鹅毛大雪。虽然这种“六月飞雪”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不会应用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但葛浩文这种创造性翻译手段使译文读者对李雪莲的命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同情。

4.采用改写加译注的形式,通过双关词义或改变句子形式,如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等方法把官员们眼中的“潘金莲”意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原文小说也可谓是当代版的“官场现形记”,代表社会强势阶层的官员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是故事讽刺的主要对象。如下例法院院长王公道的一席话:

王公道:“我们觉得她是‘小白菜’,她前夫说她是‘潘金莲’,她说自个儿冤得‘窦娥’,这不就成仨人了…仨难缠的人缠在一起,可不就成三头六臂了?又跟白娘子练功似的,一练练了二十年,可不就成精了?”(P118-119)

Justice Wang: We see her as a “Little Cabbage”, her husband has labeled her a “Pan Jinlian”, and she calls herself “Doue”, after the wronged heroine in the famous play. There people. All capable of making trouble…..Like the legendary Madame White Snake, who perfected her martial arts skills, she’s been refining hers for twenty years, to a point where she’s almost supernatural. (P95)

解析:法院院长王公道是原作中众多官员的代表人物,因为无论是他的名字“王公道”(Justice Wang)还是他的职业“法院院长”(Chief Justice)都与“公平公正”(Justice)紧密相关。然而他的公平公正“Justice”却无法解决李雪莲的冤情“Injustice”,不仅如此,在他看来,李雪莲又成了“小白菜”。“小白菜”是清末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女性人物,因他人诬告而屈打成招,被迫承认自己毒死了亲夫,后因喊冤而被昭雪。本来“小白菜”和“窦娥”都是蒙冤的女性,她们的悲惨命运及反抗精神应被后人所赞颂,但在这位官员的眼里,居然同“潘金莲”一起被认为是“仨难缠的人”。葛浩文用“All capable of making trouble”点出了官员们对李雪莲不断重复上诉的反感和惧怕,他们代表了以男性为主导的强势群体,由于受到了以李雪莲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挑战和质问而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认为她已成为像“白娘子”一样的妖精“supernatural”。李雪莲在其上诉的漫长过程中,一直被那些无心办事或者惧怕办事的官员们冠以各种名号:如被法院专员董宪法和法院院长荀正义称为“刁民”(troublemaker),被县信访局长老吕称为“泼妇”(shrew),被市府秘书长称为“犟娘儿门”(stubborn broad),被法院院长称为“小白菜”(Little Cabbage),被市长马文斌称为“三头六臂的哪吒”(supernatural demon-queen),这些称呼都像一面面哈哈镜一样折射出每个官员的心理活动,难怪这部小说又被称为“新官场现形记”。

5.采用删减的手法把原作中大段冗长繁复的叙述简化成符合译文读者习惯的语言结构。原文中用重复的短句来表达主人公绝望的心理,但译文如采用逐字翻译会引起读者对复杂译文的排斥和困惑,达不到原作的效果。如下例中“潘金莲”人物意象在原文中的结局翻译:

因为李雪莲的告状,已不是原来的告状,二十年来,芝麻已经变成了西瓜,蚂蚁已经变成了大象…….今年又与往年的告状不同,今年不但被人骗了人,还被人骗了身;这个骗身,传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了,李雪莲真的成了潘金莲,这样的结局,也同样成了笑话。告状告不赢只是个冤,告状告成了笑话,就不是冤的事了,就成了羞。(P265)

Tricked into soiling her body, an event that was known to all, Li Xuelian had in fact become a Pan Jinlian, and that too was a travesty. Failing to lodge her protest was an injustice, but the resulting travesty was humiliating. (P198)

解析:这是原作中最后一次出现“潘金莲”这个称呼。李雪莲被她的小学同学赵大头的情感圈套所诱惑,在去北京上诉的途中跟着他游山逛水,她满心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可以以身相许的伴侣,却不料真相竟然是赵大头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伙同想成为法院副院长的贾聪明一起给她设了一个陷阱,用结婚的名义阻扰她最后一次赴京申冤。她的前夫秦玉河此时因车祸去世,而她也恰好跟情人在一起,所以她对自己不是“潘金莲”已经是百口难辩了。她的冤情此刻已经演变成她的羞辱,她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原文中作者用“芝麻已经变成了西瓜”,“蚂蚁已经变成了大象”来描述事态的演变,又用“骗了人”、“骗了身”的简单重复来渲染原文中“潘金莲”的痛苦。但译文中葛浩文选择删减这些原文内容,用“travesty”(嘲弄)一词浓缩了李雪莲成为“潘金莲”后的可怜又可悲的命运,这样用“一斑窥全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不仅能紧紧抓住原作的精神,而且对“潘金莲”这个人物意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文学翻译对于译者是一把双刃剑,译作既要尽量忠实于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又要努力迎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国的文学作品要被西方读者所理解并接受,译者不仅需要深厚的英文功底,更需要深谙中国文化和文学底蕴,把文学翻译等同于文学创作过程,在最大限度传递原作基调、风格、情感等文学性元素的同时,适当增加译作的美感,使文学翻译更加具有创造性。正如莫言评价汉学家葛浩文的创造性翻译时所说的“他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葛浩文的翻译风格无疑已经具备了融合东西方文化翻译特质,把中国文学的独创性与世界文学的共鸣性结合起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贡献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翻译模式。

[1] 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译介为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5-10.

[2] 葛浩文.葛浩文文集:论中国文学[M].史国强,闫怡恂,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30.

[3]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8.

[4]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4.

[5] 黄忠廉.变异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

[6] 周晓梅.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的价值取向呈现——基于《狼图腾》与《无风之树》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中国翻译,2017(4):87-94.

[7] 刘文飞.文学翻译的几种两难选择[J].中国翻译,2017(4):95-99.

[8] 许诗焱.葛浩文翻译再审视——基于翻译过程的评价视角[J].中国翻译,2016(5):88-92.

[9]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OnHowardGoldblatt’sCreativeTranslationStyleBasedonIDidNotKillMyHusband

RUAN Min

(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American sinologist Howard Goldbatt is known as a creative translator whose translations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cultural and literary features of works rather than the lexical and syntactic elements of texts. This article undertakes to explore Howard Goldblatt’s creative translation style by analyzing his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 “Pan Jianlian” from Liu Zhenyun’s novel I Did Not Kill My Husband,and appreciates Howard Goldblatt’s successful combination of the originality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and the resonance of world literary works, thus paving the way for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on the world stage.

Howard Goldblatt; I Did Not Kill My Husband; creative translation style

10.13954/j.cnki.hduss.2017.05.010

2017-09-11

阮敏(1971-),女,浙江诸暨人,副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9

B

1001-9146(2017)05-0056-04

猜你喜欢
我不是潘金莲葛浩文潘金莲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也不是“秋菊”(聊天室)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华谊有多需要“神奇票房”
《我不是潘金莲》调档有故事?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
葛浩文翻译思想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