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与提高

2017-02-23 19:36:25陈丽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能力

陈丽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培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论当代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与提高

陈丽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培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笔者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从思想、业务、文化三方面,指出当代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并且从更新观念、勤做学问、善于博采、开拓视野四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大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

一、当代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思想素质方面

当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信息来源十分广泛,接受多渠道的影响,迅速发展的复杂社会环境使他们知识增多,眼界开阔,思考力和自信力明显超过过去同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异性强,乐于新鲜多变的现实生活。作为大学生,觉得自己毕业后马上要参加工作,因此思想很快接近成熟,社会参与意识也逐步增强。教师要在人生道路上做学生的引路人,使其思想受到启迪,觉悟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时,绝非简单讲授理论原则、道德观念就能奏效。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抓住学生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敏锐地发现学生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有机地结合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敏于观察,长于思考,善于因材施教,富于创造精神。在与学生接触中,应该成为能够理解学生心情,待人平等,乐于交谈,幽默慈祥,能沟通思想的“交流型”教师;同时,也要成为热爱教学,热心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事业型”教师。这可以说是当代社会对一个语文教师思想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业务素质方面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当代社会,培养人才不再以知识储备为目标,而是以提高智能水平,培养不断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学上不应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着眼于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发掘知识的智能价值,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把交际能力作为基本能力,要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有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在这些方面,语文教师的能力不仅要高于该专业的大学生,而且要高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所以说,当代语文教师不能只是知识型的,而且应该是智能型的。一个智能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下面几种能力。

1.学习能力。外国有个教育家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在不断、迅速地更新。知识是能力的根基,只有教师的知识成为长流之水,学生才会不断得到灌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学习的能力——善于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积累就是吸收和储存。吸收能力表现为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如掌握查阅图书目录和检索情报资料的能力;掌握读书要领,会阅读、鉴定、分析、评价文章;掌握处理资料,学会写读书笔记,记读书卡片等。储存能力也就是具有记忆力,要学会记忆术,积累大量知识信息,建立知识库,把学过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保留在头脑中,为重新学习提供基础。运用知识能力就要求在记忆的基础上学会知识转化,为我所用,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能力的最终体现。

2.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1]这是语文教师阅读作品和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要进行人物分析、情节分析;对人物要进行性格比较,阶级比较,美丑比较;对作品的主题要通过综合分析,进行概括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作品才能有正确、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师还应该能够将这些思维能力的因素经优化组合,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突出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它具有独特、求异、敏锐的特征。它可以对同一个概念作出相异的判断,如对“雪”,一方面可以赞扬它真纯高洁,另一方面可以贬抑它为虚伪和冷酷。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所必须具备的。

3.研究能力。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所教学科的探讨上。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发展变化,语文教学也随之而动。语文教师要对教育科学不断研究探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要求。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吸引信息的能力,能够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成功的和失败的,以及最新的研究课题和成果;一是有善于释放信息的能力,即是把吸收来的信息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业务实际,使自己的研究取得成果,成为新的信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动手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取得成果,取得经验。

4.表述能力。表述能力对语文教师来说是最主要的能力。它包括了“表意”和“表情”的能力。表意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上。要求在语言运用上达到正确达意,得体。一个语文教师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力、广阔的联想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出色的应变能力都是通过表意综合体现的。凡是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东西,语文教师先要会而且要表达得更好。表述能力的另一面是表情能力,这是一种非语言能力,它是由教师教态、表情、举动、姿势、眼神、手势、衣着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影响教学的效果,也是语文教师所不能忽视的。

(三)文化素质方面

在大学里,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它有很强的综合性,课本是多种知识的综合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能否驾驭课本,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他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高低。文化素质表现为知识渊博,爱好广泛。现代青年学生的生活范围是宽广的,现代科学在加速分化,越来越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学生的知识面也不断扩大,教师知识渊博,爱好广泛,就可以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语文教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应有所了解,在语文教学中,才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艺术,语文教师的艺术爱好,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爱好戏曲的教师,将从戏曲的声调和做功中受到的启发,迁移到语文教学中来,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爱好书法的教师,写出一手好字,使学生敬佩,产生模仿的念头,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当代教学要求

大学语文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素质呢?

(一)更新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见文不见人,注重记忆,忽视理解,教师只当自己为“授业”者,对“传道”,尤其“解惑”不十分重视。[2]课堂是教师用武之地,也是学生用武之地,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用武之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若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学习的主人,就什么也谈不上。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只看到课堂上的学生,没有看到未来的学生,是不够的,语文教师要按照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发展的走向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研究和进行教学,要充分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比单纯传授知识重要得多。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要培养学生的“自能”,在教学方法上,要从过去只考虑教师的“教法”,向研究学生的“学法”转移。这样,就能向“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迈进。语文教师要破除封闭性,树立现代语文教育观,就应从现代教育的高度,接受人才学、未来学、个性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二)勤做学问

事物在不断发展,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的一生和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做学问必须有方向,有中心,有目的,有计划,要结合自己的实践范围去进行,一方面对语文教育进行宏观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对语文教学进行微观的研究。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对指导语文教学改革,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战略意义。宏观的理论研究,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站得高,看得远,不致迷失方向,少走弯路。

(三)善于博采

语文教师要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从中采集各家之长,走出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的风格。近年来国内外语文教学研究也有不少新鲜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要尽快掌握信息,结合自己的实践,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成果。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在长期教学活动中稳定性的表现,也是一个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语文教师应该在实践和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开拓视野

当代教育与科技的发展同时存在着纵向分支化和横向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将产生一系列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3]既然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不能仅靠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过日子,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

首先,要注意语文与社会科学中其他科学知识的渗透。如课文与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政治理论、现代美学方面的渗透。美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仅局限在音乐、美术教学方面,它跟语文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形象的、直接的美学内容的传授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语文课进行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要注意语文与自然学科的渗透。虽然语文课不可能把课文中的科学术语、概念、原理都向学生作详细解释,但应该认真教学,将事物的本质规律与文本教学(写作主旨、思路结构、语言特点等)沟通起来。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科技常识,教师还是要弄懂的,绝不能当“科盲”,期望“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样必然闹出笑话。[4]

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对语文水平的要求。因此,熟悉任教专业的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能够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并能结合到语文教学上来,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将起到促进作用。

[1]杨晓梅.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3.

[2]袁彬.试论语文教师教育的当代转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4.

[3]李航宇.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5.

[4]池莉.第二声啼哭[J].语文教育通讯,2000,(6).

G451.6

A

1671-2862(2017)01-0106-03

2016-10-28

陈丽萍,女,河北磁县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抄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