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瑞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价值偏向及优化路径
李英瑞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优秀的经典著作是对“为人之道、处事之法”的理性总结。学生阅读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能力、思想素养、道德素质、人格境界,但在实际阅读中,还存在实用主义“立竿见影”和自由主义“散漫选择”的价值偏向。如此,学校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主要路径是通过通识课程渗透经典著作导读内容,教育学生端正经典阅读态度,增强阅读效果,推行知、情、行“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
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经典著作浩如烟海,那么,如何选择经典、如何有效地阅读经典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研究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发源的闸口,是礼仪文明发展的载体,是道德素养培育的营养基。它们对人生真谛的剖析、对自由的阐释、对处世的归结、对爱情的愿景都做出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解读,可谓是哺育中华民族的“精神母乳”,是人安身立命的典册,是人经世治家的规章。如此,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结合学生阅读存在的价值偏向问题,探求学生阅读经典的有效路径。
(一)经典的基本蕴含
1.经典的涵义
什么是“经典”?《文心雕龙》中说,经典乃恒久之至道。《博物志》中认为,圣贤著述言论是经典。《道德经》中说,立身、立德后的一派之言是经典。现如今,经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经典是指经岁月蹉跎与实践认证后具有传播、继承价值的优秀作品;狭义的经典表示为复合词,其中“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典”是指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综观相关经典的涵义,都是满含着“最有价值的”“经久不衰”“文化精髓”等字眼,可见经典的重要地位。因此,优秀的经典著作是基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状况背景下,反映何谓“为人之道、处事之法”的理性总结。
2.经典的特征
经典之所以被后人代代传承,盖因其在各个领域中具有典型性、权威性。经典的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原创文本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从本体特征来看,经典是个人表达独特的世界观与生活态度的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丰富的人性内涵和素质优化的文化观。这些具有特定历史特征且鲜活有力的思想意识与当下社会发展形势交融在一起,因此,富有原创性和持久震撼力的经典作品必然是与当下形势相结合的产物。“经典的阐释”与“经典的传承”是双向交流、酌盈剂虚的过程,通过时间与实践的深刻检验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二是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哲理性的特征。经典是精神个体与艺术价值的结晶,一方面它诉之于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它强调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语的情境区别。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形象。同理,在阅读经典著作时,有的读者赞同“仁爱”,有的读者偏爱“兼爱”,因为社会多元化的趋势让我们心中可以存在在合理范畴内的自我认知为正确的意识形态。三是价值维度上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科学性的特征。经典的国学文化著作成为民族精神和传统的象征符号。孔孟之道、老庄思想、春秋文化、夏商文明……都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典故与文化遗产,其中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的养成,其中的器乐学理有利于保障华夏民族乐理的长足发展,其中的为妻为臣为民之法有助于指导和谐美丽中国的构建。
(二)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重大意义
1.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理论意义
诚如斯迈尔斯所说:“书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最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置身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之中,瞻仰他们的风采,亲沐他们的行谊,聆听他们的言论,坐育其间,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吸取他们的经验,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融进他们匠心独运的幽美意境之中,如沐春风,一生都受用不尽。”在校园中,校园文化教育发挥着积极的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前人创造的文化果实,创新立志、扬优弃恶、远播传统文明,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以求真为始,以求善为基,以求和为终。静静赏读史书,每一天都是诗意,岁月如诗,灵魂似梦,浅析前人意志勇渡精神溪流,流连于书香之中。
阅读经典,我们在体悟其批判锋芒时,会强烈地感受到著述者对自己文化主张的迫切追求;阅读经典,我们在回味其现实与理想的冲击时,会强烈地感受到弥漫博大的深切同情。学生处于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端正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从经典著作中学生可以在合理的范畴内,有针对性地批判托尔斯泰主义的 “博爱空想论”“勿以暴力抗恶”,可以批评柏拉图《理想国》的“超完美主义”,也可以质疑庄子的“美学说”,甚至可以批判孔子“学而优则仕”的相关理论。思想的激荡为人类的灵魂寻求定所、为社会的发展谋求可能。
2.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现实意义
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而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思想。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将经典著作中饱含圣贤志士价值观、生活态度、处世准则的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于:阅读经典著作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在于它鲜明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表现在注重现实的可能性,重视个体的精神重铸与道德修养。阅读儒家“仁爱”为核心的传统名著经典,塑造重人伦、求和谐、盼稳定的人物个性特征,这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阅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学习做人道理、处世哲学。伴随物欲横流、享乐至上的社会现状,多数人的精神世界早已变成荒漠。自己的心常常被浮躁情绪打扰,捧起一本经典著作与孔孟圣贤们进行精神层面上的交流,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让自己飘浮的心找到归处。能够将自己的个人处境放置于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去思索,转化思维的视角,将自己追求物质生活与圣贤的淡泊名利进行有意识的比较,将自己艰苦于世的悲痛与前人壮志未酬的壮烈进行有意识的较量,从中得出人生体悟。以圆的智慧为人处世,待人如春风,处世若春雨,时常换位思考解决自身问题,终会赢得多数人的称赞。
最后,阅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传统读经教育以人格的养成贯彻始终。《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理想的人格是在遵从社会准则的基础上,树立坚韧不拔、乐观积极的性格品质,有利于与他人与社会和谐。[1]墨子“利天下为志”,康有为“博爱平等,文明先进”,孙中山“天下为公,互相服务”,这些都激励着当代学生奋发图强、追求上进的意志。
(一)在实用主义视域下,教学效果由“隽永含蓄”转为“立竿见影”
“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派生出来的,有“行动”的含义。它的主要内容即为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将真理与实用基本等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市场竞争者强调其员工工作技能的优劣,大多教育者关注的是教学评价的优良中差。但学校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场所,而非制造同质化“零件”的工厂。
教育乃一国强身固体之根本,为适应市场化趋势不断壮大教育规模,在培养机制上偏向于培育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甚至在培养内容上过分强调一致化,最终教育出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能力、高智育低德育的“残缺型人才”。究其原因在于,其过分巩固技能的发展而削弱了传统经典著作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体现人类精神基础的人文价值理论正面临着逐渐被侵蚀的困境。[2]传统经典如同不伤脾胃、药性缓慢的中药一般,以其温婉隽永的文化内涵滋润一代代中华学子的心灵。传统经典著作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串珠连线,展现超越时空界限的优秀人文精神,畅读经典著作提升自身素质,夯实自己的思想基础。反观,立竿见影的技能书籍,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是其重点考虑,完全将读者置于完善某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情境中,似乎要将学生锻造成某类型的单纯“技术工”。微言大义的传统经典著作被视作课外选读,有之无之均可,毕竟没有哪个学校会检查学生的阅读状况,更不会考核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后续效果。
(二)在自由主义视域下,阅读书籍由“固定经典”转为“散漫选择”
当下尤其强调对人的主体性尊重,崇尚自由与平等,可是在浩如烟海般的书籍中,大多数人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书籍进行阅读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其中阐释的理论观点是否符合当代发展趋势,描述的为人态度是否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揭示的爱情态度是否尊重主观意愿的需求等等,涉世未深的学生对思想深刻、内容深谙的经典著作难免望而却步,转身选择内容直白、道理浅显易懂的书籍进行阅读也在情理之中。有部分标注为“经典读本”字样的著作有利于学生分辨,但是书店或网络上的经典著作良莠不齐,如果不善于辨别,就很容易导致阅读内化效果的不佳,走上阅读歧途。
而且并不是所有刊发出来的书籍都可称之为“经典”,诚如学生熟悉爱读的 “成功学”“心灵鸡汤”这一类书籍。“心灵鸡汤”是针对特定人群编纂的书籍,包括“孩子鸡汤”“母亲鸡汤”“父亲鸡汤”“邻居鸡汤”等等。这些“鸡汤”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就让读者获得一整套的人生感悟。其目的旨在由满满负能量转化为壮壮正能量,让读者感觉世界太美好了。可是,这些心灵鸡汤的书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著述者的逻辑表达不清晰。每个故事彼此间没有关联,在生活实践中遇到问题这些“鸡汤”根本起不到作用。其次是问题阐释浅表化,问题产生的缘由是解决问题的根基,“心灵鸡汤”单刀直入地给出解放心灵的理由,难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最后是结论总结一元化,“心灵鸡汤”中强调拥有满满的正能量没有错,可是适当的负能量可以触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最终实现凤凰涅槃般的再生长。
(一)通识课程渗透经典著作导读内容
传统的通识课程体系重视建构合理逻辑顺序的历史脉络,强化理论原理的正确运用,反而忽视了在教学内容中介绍理论与经典的联结点。国学是中国文化精髓,是经过时间淘漉、历史沉淀以及实践验证的文化精品,对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者伟大智慧的载体。在课程多样化的今天,融“经典”于通识教育,借“名著”之力提升学生能力,将会成为彰显本国学科教育特色、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健全发展的新策略。在语文学科中加入诵读国学经典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塑造人文性格、培养人文情怀。在政治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中的“孝亲”与“爱国”教育主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确保学生成为下一代的精神传道士。在体育学科中加强“强身”与“立志”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锻炼体魄,成为坚韧果敢的国家守卫者。
(二)端正经典阅读态度增强阅读效果
当下图书种类繁多、阅读方式多元,大多数学生选择电子图书阅读,所阅读书籍的类型愈加偏向娱乐化、低学理性,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匆匆进行“书籍快餐”活动,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更为可行的办法是: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经典作品是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夺目的瑰宝,承前启后,具有跨时空的指导意义。[3]对名著经典正确而又积极的认识意识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保障。通常,人们认为学生应当具有坚韧不拔的奋发意志,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宠辱不惊的君子风范,破旧立新的壮阔胸怀,而这些优秀品质的获得主要通过名著经典的熏陶与社会实践的锻炼。正因为如此,学生理应端正自己的阅读态度,尝试在经典著作中与智者对话,对于人类灵魂涵养、逻辑思维形成以及人文精神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三)深化知、情、行“三位一体”的模式
以经典名著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学生对经典著作中基础认知的掌握,以期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确保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暂时性浅表认知。再有,经典著作中人物的做人原则、处事方法、思维方式对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大有裨益,积极乐观的“三观”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保障学生将名著中的爱国情愫、爱人情感、爱家情绪深化至灵魂深处。最终由这些积极的情感作指南,激发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由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孝道理论、为人准则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当中,真正贯彻由“认知——情感——行动,三位一体”的经典著作阅读的模式。
综之,阅读经典著作可以使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浩瀚,为日后成长奠定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道德情操,把阅读经典后的精神启迪内化为为人处世的隐性动力。
[1]王大磊.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现代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09,(6):4-8.
[2]蒋德均.文学经典阅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2011,(1):80-83.
[3]王荣.当代大学生传统经典著作阅读现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2):95-98.
G455
A
1671-2862(2017)01-0102-04
2016-11-03
本文系2015年度福建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A类项目(项目编号:JAS151503)的研究成果。
李英瑞,女,回族,河南新乡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