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高等教育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模式研究

2017-02-23 19:36肖俭伟邱美玲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欠发达村镇学习型

肖俭伟,邱美玲,张 莉

(1.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远程高等教育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模式研究

肖俭伟1,邱美玲1,张 莉2

(1.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在全面实现小康和建成学习型社会的双重目标下,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当前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学习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释远程高等教育对于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建设意义、作用,分析远程高等教育构建学习型村镇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提出远程高等教育构建学习型村镇的路径模式。

远程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模式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地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坚持目标与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我国要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社会进步,需要全面提高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与现代公民文明、道德、法纪和新生活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要“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通道”。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素,又是路径和支撑。

由于城乡区域发展的差别,城市和发达地区村镇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学习的观念资源较好,具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条件,而欠发达地区这些条件欠缺,一些地方还处于无意识状况。教育学习的观念、能力、条件和渠道又成为欠发达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设欠发达地区的学习型村镇既是欠发达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力,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然是“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必然包括乡村(村镇)居民的终身学习。学习型村镇的建设既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谐社会的构建则要求缩小城乡经济文化和教育的鸿沟,需要全方位提升广大乡村人口的素质;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与影响则要求农民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现代生活意识与修养。

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四年时间,欠发达地区村镇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决战期,学习型村镇建设还处于口号阶段。欠发达地区村镇学习状况、方法、措施路径如何?从现实情况看,欠发达地区村镇人员分散、学习资源稀缺,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传播来实现教育、学习,如何运用远程高等教育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是一条务实高效的路径选择。

二、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建设的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内涵

1.欠发达地区

学术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定义出于不同的视角并不是唯一的,一般采用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两种方式。按地理位置划分,一般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而西部地区被视为欠发达地区。[1]按经济水平划分,通常将处于经济水平较低(GDP低于中等偏下水平)的地方被称为欠发达地区。但是GDP的发展是动态的,按照这种定义方式,欠发达地区也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1992年,在全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的定义标准,并将其作为判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依据。制定欠发达地区的划分标准要综合考虑经济水平和地域特点,量化指标要具体和简易。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就是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科技创新、生产发展、服务能力、居民素质等相对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

2.学习型村镇

城镇一般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2]乡村是指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居住较为分散的村庄或居民区。[3]村镇概念接近于乡村的定义,主要是从行政治理层级的角度来划分的,即村镇是指偏离城镇的且主要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聚集在自然村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可以是一个村落,也可以是几个村落组成的居民区域,即指行政村和乡镇。[4]村镇具备文化水平较低、居民集中且数量较少、信息较为闭塞、交通不便等特点。从居民从事劳动方式角度,有近似于农村的含义。

学习型村镇是指通过营造乡镇村落的学习气氛,建立村镇学习组织,培养村镇居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村镇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填平城乡文化鸿沟,缩小城乡差异,学习已为风尚,成为乡村社会发展分享的纽带。通过加强合作学习,树立共同的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是其具体形式之一,从社会角度看学习型农村建设,近似于学习型村镇建设。

3.远程高等教育

其含义来自远程教育的定义,国际知名的远程教育学者德斯德·基更 (Desmond K.Keegan.)在1993年提出:“远程教育是教育致力开拓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和教师处于准永久性分离,学生和学习集体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这样与自学计划区别开来;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是可能的,这样与其他教育技术形式区别开来。”[5]远程高等教育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远程传播高等知识的教育形式。它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函授教育、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等。函授是传统的方式,比较单一,实践中的效率不高。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在高校中不是主要的办学形式,主要面向城市人群及周边地区,在乡镇地区没有工作机构,而真正能坚持面向贫困、边远、欠发达地区且具备完整系统的只有电大(开放大学)这种新型远程高等教育形式。

(二)建设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重要性

1.学习型村镇建设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型社会的实现要依赖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其重要部分,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全面实现小康、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和难点所在。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民的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型村镇是顺应时代发展、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全民学习”必然也包括农村居民,农村社会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学习型村镇也必然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同样应营造一个能“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美丽乡村学习氛围。

2.学习型村镇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高素质的新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农村建设又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和关键。在“十三五”期间,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农村基层的治理水平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任务若想取得成功并能持续巩固,核心是培养人才,重要方式和途径是改善农村学习环境,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农民追求精神文明生活的意识,引导农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欠发达地区更具紧迫性。

3.学习型村镇建设是保障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仅农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新农民,农民自身也有发展的需要。农民有通过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获得良好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农民有通过学习教育子女实现发展的需要;农民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思想素质以追求健康的、现代的生活的需要等等。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的发展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基本权利。我们要建立学习型村镇,以此给农民提供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通过学习成为现代公民。

三、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建设现状分析

建设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需要了解、分析和认清欠发达地区村镇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障碍。

(一)欠发达地区村镇的学习现状

1.国家政策的扶持

为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国家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努力,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指导农村的建设工作。国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来支持农村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智力扶贫”的政策方式,通过提高农民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和保证其子女的教育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2.开展各种培训培养新农民

为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农村各类有用人才,取得实效,将培训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培训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训与国家农村政策相结合。[6]相关部门(如农技部门、高校、企业)都积极参与农村的培训工作。内容丰富,如种植和养殖技术、餐饮、计算机、家政服务等。方式多样,如通过集中的课堂培训、田间指导、送教上门,还有“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

3.农村拥有学习条件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在有些农村确实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条件,大部分的农村家庭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书籍和报刊。农村地区几乎都拥有电视、广播、电话和网络媒介,建有基础的学习设施如学习宣传栏、农家书屋、图书资料室、远程教育培训室等。他们也会积极利用这些设施宣传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农民积极学习的动机,营造农村良好的学习氛围。

4.农民存在学习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在不同程度上也发生了改变,有一部分农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他们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更好地教育子女。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他们也乐于参加,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养个人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我价值感。

5.学习型村镇建设已现端倪

尽管学习型村镇建设重视不够,主动研究、系统规划、评价机制都有缺失,但学习、智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伴随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越来越成为共识。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已现端倪,并在一些村镇形态粗具。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调研中发现:有的农民原本文化程度不高,农业技能不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农业知识和实用技能,成为通过学习提高务农能力、改变生活的学习型个人。有胡家祖孙三代6人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知识重造,圆家族大学梦,从而成为改变家族命运的学习型家庭。特别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远程高等教育通过直接培养新型农民服务“三农”的有效举措,在江西省已成为“为民服务”的品牌工程。“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将高等教育伸向农村,着力、精准“智力支农”,为江西农村发展培育和储备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农村人才。这批人才已成为农业先进技术传播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基层组织“顶梁柱”、群众致富领路人和学习型村镇建设的带头人。[7]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习障碍分析

就目前而言,学习型村镇的建设具有紧迫的客观需要,但实招、抓手不足,缺少系统规划,农村学习存在不少障碍。

1.学习型村镇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贫乏、缺乏相应人才,基本国情决定着学习型村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实上,在实施过程中侧重于局部短期的建设,缺乏整体长期的规划,许多地区流于形式,为“面子工程”,有些设施更成了摆设,多数村镇学习建设还处于“空白”状况。

2.农村学习资源投入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

投入不足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匮乏和专业素质不高,学习设施如图书馆在有些地区还是空白,农业知识培训中心、电子信息网络平台等建设不完善或几乎没有。资源浪费表现在:为建立示范点,许多村镇建立农家书屋、资料图书室、文娱活动室等设施,但使用率不高;多处场所只是拥有一个所谓的“名号”而已,相应的书籍与设施十分匮乏,学习环境简陋,有的无人问津;农村居民的学习意识薄弱,在闲暇时他们宁愿打麻将、看电视也不愿意利用学习资源学习。

3.农村居民的学习还存在困难

阻碍农村居民继续学习的困难,综合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文化程度低导致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无法学;没有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不想学习;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导致不能学。此外,还有时间不够,兴趣、年龄、身体问题也是潜在的影响学习的因素。

四、远程高等教育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优势

远程高等教育被称为 “没有围墙的大学”,有教育系统开放性、教育对象社会性、教育手段媒体性、教学形式多样性、教学资源共享性等特点,有利于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个个善学的学习环境。它可以突破时空及年龄的限制,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内容、方式可选择,能缓解农学矛盾;学习资源丰富,覆盖广泛,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学习成本低,能满足低收入学习者的需求。远程高等教育具有这些特有优势,是实现“穷国办大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抓手和平台。

(一)系统优势

以电大(开放大学)为典型代表的远程高等教育具有稳定的教学系统,形成“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县级工作站”四级系统办学模式。由1所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44所省级电大、1125所地市级电大(工作站)、1827所县级电大工作站和6万个教学班(点)组成,[8]成为全国唯一可以深入基层、农村地区的教育体系。依托这个系统,构建学习型村镇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潜能。

(二)平台优势

各级电大(开放大学)都是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直属教育机构,政府支持电大系统,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市县建设,就自然也成为学习型社会村镇建设的最佳匹配平台。业已建立了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完美结合,中央、省、地/县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在网络搭建、教学管理支撑平台以及教学网络方面都具有完备的体系,[9]较大程度上已经能够支撑农村终身教育与学习型村镇建设。

(三)师资队伍优势

电大(开放大学)已经具有完备的师资队伍体系。从横向看,师资主要分为课程主管、教学设计者、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四类。[10]从纵向看,电大四级管理模式使各个层级的电大包括教学站(点)有一支从上到下专职及兼职的教师队伍,可以解决农村及偏远地区师资缺乏的困难,也可以更大效能地发挥这些教师的作用,使学习型村镇建设有师资队伍保证。

(四)学习资源优势

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各种学习媒体以及依托网络的教学信息、学习指导、课件、案例等。[11]电大(开放大学)已建设学历、非学历教育课程资源超过25000门,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各类课程近5000门,拥有14个电子资源数据。[9]大量不同类别的课程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学习需求,特别还有针对农民开设的课程。仅“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就根据农村的实际和需求开展了传统的农学、园艺、畜牧畜医、农村经纪人、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食品安全、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等课程。

五、远程高等教育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模式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党和政府的承诺,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学习型村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管理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非常必要。可以设立专门的工作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建立市、县(区)党委、政府统筹管理、乡(镇)党政负责、村委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实施项目工程推动农民群众学习

农民学习主客观上都有很多困难,要有抓手,实施项目带动,如江西实施“邮政e邮行”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村民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结合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知识、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学习,当然最直接的是通过培训项目开展学习培训。

(二)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

远程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可以作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建设的抓手和支撑体系。通过“天网、地网、人网”的完美结合,把题库、素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教材、视听材料等非数字化的教育资源,还有电子图书、网上文献数据库等辅助学习资源都集中到远程教育平台上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利用率,让每位村镇居民足不出户,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江西电大开展的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运用网络平台,采用“不离乡土、不误农时、工学结合、因需施教、分段集中、统一培养”的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带头致富的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凸显网络教育构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的有效模式。

(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学习需求不一,要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教育形式,开设不同的课程。要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农村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需求。通过实施远程教育,向有升学、升职需求的农民提供学历教育,提高系统知识能力,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等;随时提供所需新知识、技术的培训,如岗位培训、卫生保健、娱乐休闲、烹饪育儿等学习,丰富农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四)建设社会支持联盟

学习型村镇是乡村社会的新形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1.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参与学习型村镇的建设

乡镇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培训的机会,既可帮助提高农民的收入,又能给他们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和实际场所。

2.鼓励大学参与学习型村镇的建设

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鼓励大学为农民开放课程资源、电子图书馆,让农民分享大学的网络学习资源。

3.鼓励志愿者的参与支持

只依靠仅有的师资力量建设学习型村镇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一些有能力的、有爱心的志愿者到农村帮助农民学习,他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可以组织志愿者到农村教村民使用电脑,组织类似“三下乡”活动,帮助农民获得知识文化。

(五)整合利用乡村教育资源

除了外部资源的投入之外,还要打破各类教育资源分割的界限,整合乡村各种学习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为满足农民群众多种的学习需求,将村里有技术、有知识的人才组织起来,为农村教育培训提供教育资源,互帮互学。二是整合农村公共教育资源,如农村学校、广播站、书屋和各类远程培训等公共资源。农村学校,可白天做学生上课教室,晚上做农民培训的场所,学校资源向农民开放,给他们提供学习环境。

[1]侯景新,著.落后地区开发通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2]城镇[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PYdEOGfYR81wcAvLac2FO97Pzqmxq aG02EQ9HOxeZFoWIsTVBGEGfmYszL7THhG3 -6oGFFZYhoW95L5wK4yXKIHetdwXVW4UcD tJPlGV843,2003-03-17.

[3]乡村[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n1rw6iEYwhjIxFK0ineufkJrWl_OxMZf ZM-md-oN9LAf39wZ_RkVkH1A9yR5XeByU3z Yy97r1d0O-enIE2Aofua1eHIWsTnaN437xURoe HK,2013-01-08.

[4]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编写.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子课题报告集[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0.

[5]德斯蒙德·基更,著.远距离教育基础[M].丁新,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6]李伟.建设学习型农村、培养学习型农民[J].乡镇经济,2004,(02).

[7]江西电大.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精准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EB/OL].国家开放大学时讯网http://www.ouchn.edu.cn/News/DeptArticle Detail.aspx?ArticleId=1f45cd6d-80f2-4a58-83cc-b624b48bfe7f,2016-01-19.

[8]贺祖斌.2013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专题研究报告:开放大学建设[R].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

[9]杨志坚.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2)[R].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

[10]李爽,陈丽.中国远程教育关键专业角色的工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

[11]邹范林.远程教育保障:学习支持与策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G724.82

A

1671-2862(2017)01-0001-06

2016-11-08

本文系2010年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重点课题“远程高等教育构建待发达地区学习型村镇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10AQ2102Z)和2010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学习型村镇构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0SH20)的研究成果。

肖俭伟,男,湖南湘潭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与远程开放教育、人力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邱美玲,女,江西上饶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张莉,女,安徽宿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与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欠发达村镇学习型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