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新模式探析

2017-02-23 17:49张占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师教学

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新模式探析

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时数有限,新闻史线索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难以兼顾;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互动”应当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由此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整合要遵循师生互动原则,以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史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前提,达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应当鼓励教师采用诸如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小论文写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实现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中国新闻传播史;互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

《中国新闻传播史》是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对包括中国新闻媒介的沿革、新闻体制的传承、新闻思想的演化、新闻媒介人物的贡献等在内的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有较系统的了解。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方面多重线索讲授,没有更多时间顾及专门知识、人物的情况,课堂气氛不活跃,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形式上,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互动”应当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由此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学内容的整合要遵循师生互动原则,以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史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前提,达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应当鼓励教师采用诸如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小论文写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实现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一、在互动中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体系

当前一般大学新闻专业《中国新闻传播史》使用的教材,以方汉奇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为主。这部教材以其体大思精,脉络清晰著称,但它的问题在于,《中国新闻传播史》是一个学期的课程,以每学期18周、每周3课时计算,共54课时,诸多内容在这样短的时间中讲完是很难的,需要教师根据学情作出取舍;再者,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它“缺少一条研究报刊活动或者新闻现象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明晰线索。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被切碎在不同的政治分期里,看不见自身发展的规律”。[1]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整合课程内容成为当务之急。这种整合应当遵循师生互动原则,以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史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前提,达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对教师而言,他要确立教学的基本框架,根据课时安排,以中国新闻传播史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基础,确立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说,方汉奇教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分期大致不错,即将中国新闻传播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古代部分内容中,新闻传播事业和政治情势发展紧密相连,其性质与近现代完全不同,只需理出古代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以“邸报”为代表的古代报刊的发展及其规律等体现古代新闻传播特点的内容即可。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在现代新闻观念输入与接收,现代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行为模式,新闻传播观念、传播手段、传播方式、新闻传播行业的经营等方面奠定了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基本格局,影响深远。应当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梳理、总结、分析,对中国现代新闻事业追根溯源,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新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政府、共产党以及民营报刊办刊人士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演绎出不同的新闻事件、新闻观念、不同风格的新闻报刊,涌现出许多捍卫新闻自由观念的报刊从业者,这应当构成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一条红线。解放区的新闻事业也应当是关注的重点,解放后的很多新闻观念、做法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这里应当重点关注党的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一些新闻事件,如《解放日报》的改版等。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应当着重关注文革前十七年和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的发展,包括政治事件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如《人民日报》的改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媒体发展与新闻传播格局的变化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走出“革命史范式”,在更为广阔的文化史、社会史范畴中展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实现与教材的良性互动。

要解决教学内容广泛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就应当做好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分工合作,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

这种互动有两种模式。一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细化与深化学习。教师教学中,着重要解决的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新闻史线索,提供新闻史进一步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课下通过主动探究,对一些内容有更直观、具体的了解,最终建立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程序性知识,形成自己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陈述性知识体系。可以在讲述一个时期新闻传播史之前,列出参考书目、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一些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做重点提示,通过学生课下学习,对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二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有些内容尽管重要,但课堂上不宜展开,也有些内容更适合专题讨论,可以在有效辅导的基础上,交给学生整理、探讨,学生的收益会更大。如梁启超提出的“喉舌论”。在梁启超之后,国民党、共产党的领导人都在不同时期强调过“喉舌论”,但他们的内涵各有不同,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史料,结合具体语境,对其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承继关系,这对中国新闻传播史学习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互动是大学独特的学习方法的追求所致。《中国新闻传播史》一般在大一开设,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转换问题。研究性学习是近年倡导得较多的学习方法,其核心是“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了解、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人类已有文明以及国家或学校的举办者所规定的内容的认知活动”。[2]到了大学阶段,知识的学习与生成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不像中学那样提供系统而完备的知识,更多的是提供线索和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和学校较多的图书资源,充实、完善本门课程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一个良性互动过程,其中,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师承、独特的学习与研究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在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可能会带领学生走向完全不同的学习道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每一个教师,都有独特的引导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一个大学教师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就不能使大学阶段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程序性知识。总之,重视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相关程序性知识的建构,不仅是课程学习本身客观条件限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更重要的,它也是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追求

大学的教学方法也在经历着变革。大学强调坚实的陈述性知识,更强调对程序性知识的开发、利用,甚至将其作为衡量一个大学、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陈述性知识的梳理、讲授,以充分的程序性知识为底色,将陈述性知识获取的方式、角度,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性红线,一并展示在学生眼前,原来死气沉沉的陈述性知识一下子就焕发出勃勃生机,它调动的是学生求知的欲望,对知识迷宫的兴趣。传统大学教授,尤其是知名教授之所以受欢迎,关键就在于此,他们以自己治学的方法支撑起整个教学,以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言传身教。今天的学生不同于过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今天的大学教学改革也应顺势而为,在不降低对教师学术要求的基础上,应当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已经在高校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以信息量大、获取便捷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备课阶段,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历史资料的数据库,搜索、下载海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报刊影像等教学资料,整理成相应的资料库,进而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用电脑、投影仪来展示一些重要报刊的影印件、重要人物的照片、相关知识的图片、重要历史“同期声”等,让学生看到“庐山真面目”。在备课阶段,既然面对共同的平台,师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班级小组按照教学要求,分别下载、整理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然后汇总到教师那里,由教师根据内容安排和学情,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说,这既是深入参与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去粗取精的过程,教师收到资料,要及时对资料进行再整理、整合,并将这些教师加工过的资料返还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手把手”的教学过程中,对这项技能的领悟应当更为深透。教师和学生的分工,决定了这种合作,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相长的过程。但随着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时,往往专注于内容的讲授,忽略了与学生的精神交流,眼睛盯着电脑,很难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些细微的情绪反应,从而给予及时的反馈。这也是造成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调整多媒体运用中的课堂教学观念,可以将课件提前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重复课件内容,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重点,在与学生互动中生发观点,拓展思路,以充实教学内容。

《中国新闻传播史》就课程内容来说,有历史事件、风云人物,有思想评介,等等,这就决定了这一课程可以有多种课型,很多教师做过积极的探索。有的教师利用新闻传播史中的人物事件有些是充满传奇性的特点,通过人物经历栩栩如生的叙述,对事件来龙去脉作评书式的讲述,使学生身临其境,以一种浸润的方式,在故事中激发、在互动中引导、在实践中体验,达到“有效缓解新闻史的重要性和学生的无兴趣之间产生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新闻史教学的实效性”的效果。[3]更有一些教师突发奇想,当介绍到历史上的著名新闻活动家时,尝试让学生自己扮演这个历史人物,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我”(著名新闻活动家)主要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等。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表演欲望强的特点结合起来,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历史人物的基础上,以学生的话语展现出来。[4]我们不反对这种探索,但应当注意,这种探索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以及大学阶段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可为追求课堂教学的灵活多样而降低了教学效率。从教育心理学来说,大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已走向成熟,思辨能力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课堂教学应当以教学内容本身的深度和广度,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浩瀚,认识问题的多维角度和不同结果,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探索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结论的努力,从而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中,可以将专题讨论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专题讨论可以将上述教学内容互动过程中的一些重点新闻事件、人物、思想单独拿出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在原始资料和研究资料的查找、归纳方式、问题思考方式、文章或讲稿写作方式等方面予以详细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就同一内容的某一方面作规定时间的发言。例如,全班分四个小组,讨论的主题是梁启超。第一小组介绍梁启超的生平,尤其是新闻从业经历;第二小组着重介绍梁启超办的《时务报》及在上面发表的文章;第三小组介绍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影响;第四小组介绍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大家通过一定时间的准备,虽有分工但也可跨问题研究,以便在课堂上质疑、讨论。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引领学生不断形成问题,提供国内外相应的研究动态,不同的观点难免产生冲撞,学生在这种纷纭的问题中难免无所适从,但也正因此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一旦学生有思路,要及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下去,教师进一步提供具体的指导。

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下一节课或下面几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从教材通读到具体材料的专研,再到一定问题的凝结,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接受学生的提问,当问题比较集中时,还可以打破常规,直接将讲授课转换成讨论课。有的教师可能担心这会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中心,大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程序性知识培养的核心,在学习中找到问题、凝练问题,哪怕只有一点问题的苗头,都是难能可贵的。好的教师会时刻注意学生的这些稍纵即逝的灵感,他知道,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会逐渐找到一门课的学习门径,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学习效率要远远大于教师的满堂灌。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只是按照教学计划,在规定的课时中将陈述性知识告诉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中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所得的程序性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应被看重。

引导学生写专题小论文也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应当说,这一阶段学生并不具备论文写作的基础,基础知识尚不完备,问题意识尚未建立起来,但这并不等于说,小论文不应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无论是标准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还是这种“小论文”,都要包含选题、文献检索、论文框架的建立、文字表述、遵守相关学术规范等内容,这又是一个学生所要接受的基本学术训练,是大学生应当有的基本素养。就《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而言,小论文的写作目的,无非促使学生将自己课上、课下学习所得,根据一定的要求、方法,以书面的方式整理出来。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整理相关资料、整理相关知识,试着从中发现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某一方面的规律、线索,并试着以较为娴熟的学术概念表达自己的学习所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写作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学习。如在选题方面,可以从一个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切入,只要理清人物的基本思想、事件的基本线索即可,这是将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基本的练习。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突出,观点不鲜明,文章只是材料的堆砌,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相关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课下问题讨论、小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提炼问题。也可在小论文讲评中,突出问题意识。总之,小论文写作应当是课程的一项重要补充,是师生教学互动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本科教学中,中国新闻传播史是基础课,需要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历史线索、相关的经验教训,为更深入学习广播电视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意识到,这又是一门大学修养课,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养成一定的历史意识,在认识世界时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因此,《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学应以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探索上下功夫,紧紧把握“互动”这一关键词,实现课堂上下的师生互动,多种教学手段并进的教学格局,学生逐渐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过渡,从而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1]王达.《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分期问题浅析[J].青年记者,2013(10):100.

[2]文新华.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2-53.

[3]李南.新闻传播史“浸润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知识,2015(5):76.

[4]方邦超.“变”式教学方式的有益尝试———对《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0(10):92.

OntheNewTeachingModeofTheHistoryofJournalisminChina

ZHANG Zhan-jie

(School of Arts &Communic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TheHistoryofJournalisminChina:The teaching time is limited,the combing of the news history clue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are difficult to balance;the teaching method is obsolete and the means is unitary.“Interaction” should be a key to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nd a new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constructed.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to construct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of students’ communication history in China as a prerequisite,so as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Teach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adopt various teaching means,such as seminars,multimedia teaching and essay writing,to complet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promote their transformation from declarative knowledge to procedural knowledge.

TheHistoryofJournalisminChina; interaction;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mode

2017-09-12

石家庄学院2015年度教学改革课题《理论·实践·方法——广播电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张占杰(1964-),男,河北衡水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及教学理论研究。

G642.41

A

1008-469X(2017)06-0072-04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