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试论曹丕“文本同而末异”之“本同”
张东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文本同而末异”说、“文以气为主”说以及“经国之大业”说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重要理论观点。学界的研究重点大都围绕着“文以气为主”说和“经国之大业”说,而对“文本同而末异”说关注不够。而且,在这三个主要理论中,“文本同而末异”这一命题又是在学界里颇具争议,尤其是对何为“本同”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文本同而末异”之“本同”应该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理解,“本同”指的是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相同。下面从何为“本同”、“本同”之因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本同”应从文体学的角度理解为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相同。
曹丕;本同;末异;文体学
曹丕的《典论·论文》不仅是一篇文采十分出众的优秀文章,更是一篇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专门论文,它在我国漫长的涉及文学批评的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探讨的内容包括在进行文学批评时所应该持有的态度、作家的个人才性与作品具有的特色之间的关系、文学体裁如何区分、如何评判文学作品的意义等颇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关于进行文学的批评时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方面,曹丕不仅指出而且明确批判了当时社会中的人在进行文学的批评时所存在的不正确的心态。而作家的个人才性与作品具有的特色之间的关系即“文以气为主”说,则是曹丕的重要理论创新,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评判文学作品的意义方面,他提出的观点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地位。在文学体裁如何区分的方面,曹丕提出了著名的“四科八体”之说,并明确以“文本同而末异”作为其文体学思想的总纲。
曹丕文体论的相关言论虽然简要,内容却相当精辟独到,形成了颇为完备的文体学思想体系。其重要性正如郭绍虞所述:“在曹丕以前,人们对文章的认识,限于本而不及末,本末结合起来看法,在文学批评史上,是曹丕首先提出来的,它推进了后来的文体论研究。”[1]正因其重要,所以历来众多批评史著作都有提及,学者的专门研究也很多。
《典论·论文》的文本中有下面的这段文字:“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2]从以上文字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曹丕对什么是“末异”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在文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解说“末异”,而对什么是“本同”却未透露出片言信息。正如周勋初所言:“什么是文章的‘本’,曹丕没有明言。……什么是文章的‘末’,他却作了说明,并对当时几种主要的文体作了综合的分析。”[3]所以,一直以来,由于曹丕在自己的文论中言语的不同侧重,学界对何为“末异”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大的出入,而对何为“本同”的理解则颇有争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对“本同”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每个人的认识都那么不同。从这些不同的理解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仁者见仁的丰富,也可以领略到智者见智的精彩。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中汲取我们的思想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养料,开拓我们的思想境界,增加我们的知识总量,从而发现前人还没有发现的学术宝藏。关于对“本同”的理解和阐释很多也很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看法。
第一种:以文学批评史家的观点为代表,大都认为“本同”指文章的共同性、根本性原则,文学的共同本质等。持有这类观点的人较多,提法也比较多样,本文仅以郭绍虞的看法为例证。他认为:“所谓‘本’,大致是指基本的规则而言,这是一切文章共同的;所谓‘末’,是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1]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是曹丕的本意之一,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解释太过粗疏,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进一步探究“文章的共同性”和“文章的本质”具体指什么,就会发现解释内容本身太过模糊而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种:以刘运好先生为代表,认为“本”就是指“质”,“本同”与“末异”的关系就是“质”与“文”的关系。他在《论曹丕的“本”与“本同”》一文中说:“那么‘本’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本’就是指传统文学批评中常用的术语‘质’。”[4]这种解释同样有其合理性,但这种从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来解释“本同”的观点,实际上在本质上与第一种观点是一致的。虽说他的提法很新颖,借用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专业术语“质”一词,让人初看之下心里特别容易产生认同感,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学习者,我们不能只关注字面意思,还应该看到这种新提法在本质上与第一种观点是一致的。
第三种:认为“本同”是指建安文学的共同的精神风貌。陈伯海说:“‘本’就是指作品中含有的那种‘高’‘逸’‘通’‘健’的精神气质和质朴精练的语言特点,尤其重在精神气概。”[5]这种解释也不无道理,但显得过于狭隘。把“本同”简单地归属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的共同精神风貌,很明显是不合适的,也反映出这种对“本同”的归纳缺少严密的思考和论证,是十分武断的。
第四种:胡红梅对“本同”的解读有多层意思,在《曹丕文体学思想新解》一文中,她详细地阐释了她的观点和看法。她认为“本同”可以解释为:1.“本同”指所有文章的基本规范与法则;2.“本同”指文章本身的道德教化作用;3.从文体角度解读“本同”,“本同”指所有文章的共同之体;4.“本同”指“文以气为主”,“主”即“本”;5.“本同”与“末异”指文学表现形式的共同性和多样性;6.“本同而末异”是“体一而用殊”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胡红梅的研究综合了学界各种关于“本同”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第三点从文体的角度对“本同”进行解释,笔者认为这个研究视角很有价值。[6]
以上梳理的关于“本同”的解释,基本上涵盖了学界对这一命题的看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见解,一方面因为这些见解影响有限,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因为本文篇幅有限,容纳不了全部的内容,所以就没有办法一一详细列出介绍。笔者综合众说,认真阅读文献并查找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本同”的理解。本文从何为“本同”、“本同”之因两方面分析,认为“本同”指的是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相同。下面尝试论之。
只有了解了“本”和“末”的本义,才能进行“本”和“末”的对比,才能理清曹丕的“本同”究竟指什么。许慎《说文解字》对“本”的解释是:“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对“末”的解释是:“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7]从《说文解字》可见“本”与“末”同为一体,一为根,一为枝梢。“本”与“末”同为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不仅能由“本”推出“末”,也可以由“末”而知“本”。曹丕提出的“文本同而末异”中,“本同”与“末异”同样具有《说文解字》解释的“本”与“末”之本义。“本同”与“末异”同为一体,“本同”是本源和根本,“末异”是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是非根本的。曹丕的“本同”与“末异”可以用“源”与“流”的关系来解释。也就是说,作为同为一体的“本”与“末”就像同一条河流分出众多的支流一样,“本”就像河流的主干道,“末”就像那些支流。河流的支流里的水是从主干道里输送过来的,而且每条支流需要的水量都是由这条支流本身决定的。笔者认为,把这个例子用于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本同”与“末异”就显得十分通俗易懂。河流的主干道就是“本”,众多各不相同的支流就是“末”。因为支流各不相同,也不可能相同,“末”也就各不相同,也不可能相同,这就对应了曹丕说的“末异”。给同一河流支流提供资源的主干道只有一条,主干道是相同的,所以这就对应了曹丕说的“本同”。由上分析可知,“本”与“末”同为一体,我们知道“本同”就能推出“末异”,知道“末异”也能推出“本同”。
曹丕在其著作中对“末异”作了十分详细的解释,文中的“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几句精练简洁的文字很明显是对“末异”的详细解释。“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指的是文体,是曹丕解释的“末”是什么;“雅”“理”“实”“丽”分别是以上文体的最显著和最应该具有的特点,是曹丕解释的“异”在何处。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四科”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指的就是,“奏议”“书论”“铭诔”“诗赋”。那么与此“四科”相对的“唯通才能备其体”里所说的“体”是否与上述“四科”完全一致呢?据王运熙的研究表明,两者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具体论述和证据可以在他的《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一文中找到。也就是说,材料中的“体”大致等同于“末异”,曹丕的这一段话都是用来解释“末异”的。所以人们对“末异”的理解几乎不存在异议,都认为“末异”可以指不同体裁的作品具有的风格是有很大差异的,是不同的。“本同”与“末异”是相对应的,既然“末异”应该从文体角度理解为“末”指的是“四科八体”,那么“本同”理所当然的也应从文体角度来对应阐释。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我们充分证明了从文体的角度来解释“本同”是十分合理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由“末异”来推“本同”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既然由“末异”可以推出“本同”,而且我们又知道了“末异”指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关于“本同”的结论。由上文可知,“本”与“末”同为一体,“末”指的是“四科八体”,即不同的文体。与此相对应,“本”也就该从文体角度解释,即“本”是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本同”指的就是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相同。
从建安时期开始,中国文学出现了一个新的时代,无论是文学史还是文学批评史都表现出与前代迥然不同的特点。但变化再大,文学与思想的传统烙印总是在其中的,一个时代总是需要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存在下去,才能有所创新,割裂历史而独立存在或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安时代也是如此,它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仍是中国历史的一环,它的血脉里流淌的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基因。建安时代儒学趋于衰颓,其状况确如以下所说:“儒学在汉代虽盛极一时,到了魏晋,便呈现着极度衰微无力的状态。”[8]衰颓的儒学虽然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但作为一种思想,它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建安时期,儒学思想依然影响着人们,曹丕也不例外。曹丕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从以下两点说明。
首先,曹丕高度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观点与儒家推崇的“三不朽”理论有直接的渊源。曹丕《典论·论文》中把文章的重要性放在与国家大事同样重要的地位的观点以及赞赏只有徐幹著书流传后世的观点,都表明了曹丕把著述看得十分重要。其强调的重视著述恰恰就是儒家所一直提倡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中的“立言”。从材料的表述来,看曹丕不仅高度赞扬了文学作品的价值,而且把文章的地位提高到了前人从没有论及的同国家的主要事务同样重要的地步。曹丕重视一个人的著述的观点与儒家所推崇的 “立言”如此接近,在思想内质上简直达到了不谋而合的境地,这绝不仅仅是巧合那么简单。这些重视著述的观点还可以在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找到切实的证据。所以说曹丕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其次,曹丕本人亦尊儒重孔,对儒学经典很是精熟。尊儒重孔的资料如《典论·自序》所云:“所著书论诗赋,凡六十篇。至若知而能愚,勇而知怯,仁以接物,恕以及下,以付后之良史。”[9]曹丕本人著书做事,时刻以儒家规范为准,把儒家对君子的要求时时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丝毫不敢怠慢。曹丕自小就十分有才气,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其中遍览“五经”即是曹丕精熟儒学的一个侧面,曹丕对儒家经典的熟练掌握也使得儒家思想对曹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上文献足以说明曹丕的思想与儒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历史渊源不言而喻。
分析曹丕的思想与儒学的历史渊源关系是为了说明曹丕的文学观点也是带有儒学的影响的。我们都知道曹丕提出的 “四科八体”具有开创之功,对后来的文体分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对于曹丕这一观点如何产生以及有关此观点的历史渊源方面却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说明与阐释。笔者持有下面的观点,即曹丕所提出的“四科八体”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所倡导的“四教:文、行、忠、信”有继承关系。从《论语》的记载可以知道,孔门的各弟子,品性才能不同,子路特别好勇,颜回闻一而能知十,仲由行事很果断,闵子骞十分孝顺。孔子亦因材施教,诸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孔子十分关注个人才性。因此,孔子提出了他自己的“孔门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从曹丕《典论·论文》中也不难看出曹丕把文人的个人才能放在了很高的地位,这种观念不仅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也是曹丕顺应历史潮流、继承儒学的表现。《论文》中的“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正是对文人的个人才能不同与文体“四科”不同的关系的说明。从上文可知,曹丕的重视文人个人才能与孔子的关注个人才性一脉相承,其“四科八体”的文体分类也深受“孔门四科”的影响。“四科八体”是曹丕提出的“末异”,“末”与“本”同为一体,既然“末”与儒学有那么深的渊源,那么“本”与儒学的联系则是不言自明的了。
郭英德先生说:“就文体的本源而言,古人认为所有文体均可溯源于五经,或者说正是五经生成了众多的文体。”[10]郭先生的这番论述很好地说明了儒家思想与产生文体的本源之间有密切联系。“文本于经”的文学批评观念,对我国文学的各方面影响都很大,文学评论方面更是这样。把文章之源追溯到“五经”是中国许多古代文论家所赞同的观点,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在学界有很多,本文就不做介绍了。“五经”是儒家的经典,代表了儒家的思想,曹丕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紧密的历史渊源,所以说,曹丕的文学理论观点自然带有儒家思想的痕迹。既然把“五经”当做为众多的文体的本源的说法在古人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常见的观念,那么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本”就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文体的本源是“五经”。但是“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把历代文体的渊源一一归于五经,这不免有些牵强。”[11]因此,曹丕的“本同”到底是不是“文本于经”,笔者没有足够的证据做出定论,但笔者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明确的是根据曹丕与儒家的思想渊源关系,其“文本同而末异”之“本”的理解虽然不能确定为“五经”,但我们却可以很明确得出他所提出的“本”可以而且应该从文体角度来阐释。笔者以此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关于“本”的理解,即认为“本”指产生文体的本源。所以“本同”指的就是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相同。
曹丕的《典论·论文》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不仅涉及的内容比过去的宽广,而且内容相当精辟独到。其“文本同而末异”说向来存在争议,尤其是何为“本同”,一家有一家之言,笔者综合多种资料,参考很多文献,借鉴前人长处,最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文体角度认为“本同”指的是产生所有文体的本源相同。
[1]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64.
[2]李壮鹰,李春青.中华古文论释林·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3]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
[4]刘运好.论曹丕之“本”与“本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38-42.
[5]戴夏燕.《典论·论文》“本同”甄微[J].理论导刊:文史纵横,2010,(10):108-112.
[6]胡红梅.曹丕文体学思想新解[J].长江学术,2012,(3):166-168.
[7]许慎,撰.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13:114.
[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2.
[9]郁沅,张明高.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2.
[10]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
[11]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3.
Discussion on Cao Pi′s in′Same Origin,but Different Expression Forms in Articles′
Zhang Dongx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19)
The view of′same origin,but different expression forms in articles′,′Articlesshow the authors′personalities and talents′and"Great undertaking of Managing a country′"are the important perspectives in Cao Pi′s Talking About Classic and TalkingAbout Literature.Academic researchesmostly focus on the latter two,but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first one.However,in the three major theories,the view of′same origin,but different expression forms in articles′is controversial in academic circles,especiall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same origi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ylistics,the author thinksthat′same origin′refers to that the origin that produces all the literary typesare the same.From the aspects of what is′same origin′and why is′same origin′,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same origin′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the same origin which produce all the literary ty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ylistics.
Cao Pi;same origin;different expressino forms;stylistics
I206
A
1671-2862(2017)02-0043-05
2016-12-07
张东星,女,河南商丘人,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