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靓,欧阳明思,王 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中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张 靓,欧阳明思,王 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中出现了大量介绍岭南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宗教等内容的岭南文化负载词,包含自然物质文化词汇、社会生活文化词汇、精神心理文化词汇三大类文化负载词。传教士报人在译介与报道这类文化负载词时形成了一整套跨文化传播策略。在内容选择层面,当时的报刊作者遵循以目标受众为导向、突出报道岭南特色文化的策略;在语言翻译层面,采取粤语注音结合直译、意译以及添加注释等方式,帮助外国读者了解陌生的中国、理解岭南文化内涵,实现其跨文化交流目的。
19世纪在华英文报刊;文化负载词;岭南文化;跨文化传播策略
自康熙时代起,清政府实行禁教政策,传教士只能在澳门一地公开活动,“其秘密传教活动一旦被官府侦知,即严行查禁”[1]。鸦片战争前期,清政府仅开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并实行公行制度,生意只能经行商之手做,“民夷不相交结”[2]。基于此,欧美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通过欧洲著作,特别是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的著作,但对中国现状则知之甚少。
随着英美国内商业不断扩张,来华商人增多,贸易不断频繁;宗教方面,旨在复兴基督教福音的“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兴起,新教传教士纷纷远渡重洋,来华传教,并凭借较高的文化水平,担负起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任务。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二十余年,特别是在战前的四五年间,英美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主要从事两方面活动:一是搜集情报,鼓吹采取强硬政策以叩开中国大门的政治活动;二是在中国为开展传教做准备性的活动。
在华商人迫切希望扩大中国市场,传教士但求福音能普度中国,二者利益的合谋推动了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的发展,成为向外国人提供有关中国社会动态信息的绝佳方式,“这些报纸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西方国家调整对华政策的重要信息来源”[3]。
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所创办的英文报刊包括《印中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又译 《印支搜闻》《印华搜闻》)(1817—1822)、《广东杂志》(The Canton Miscellany)(1831年创刊)、《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1851)、《中国杂志》(The Chinese Miscellany)(1845—1850)等(表1)。这些报刊多在岭南地区创办,其中关于岭南社会状况的报道占较大比例。
上述四份报刊在发行时间上具有一定连续性,在内容上更广泛刊载了岭南的历史、地理、风俗、宗教、政治经济等内容,文章中所记录的岭南文化负载词,既相互佐证又相互补充,是反映岭南文化特色的绝佳资料。从时代背景看,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较少为外国人熟知,因此本文以鸦片战争前期在华创办的三份英文报刊为主,并辅以鸦片战争后所创办的《中国杂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报刊文章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及其内容选择与译介方法,总结其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索报刊作者如何达到向本国读者、在华外国人以及关注外事之华人介绍中国的目的。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4],岭南文化负载词即标志岭南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精神世界之认知的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等专有名词,反映了岭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5]。自古以来岭南因受五岭阻隔而偏居一隅,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长期远离政治、经济与权力中心,为岭南文化提供了较为自由的成长氛围,孕育了语音、语调乃至语法结构均有别于北方官话的粤语方言,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活动、饮食文化,塑造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基因。在总体结构上,岭南文化可分为自然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精神心理文化三个组成部分(表2、表3、表4)。
表1 19世纪上半叶在华主要英文报刊关于岭南文化报道内容
表2 自然物质文化词汇与主题
表3 社会生活文化词汇与主题
表4 精神心理文化词汇与主题
(一)内容层面的选择策略
报人与编辑在介绍岭南文化的过程中,通常呈现最能反映岭南风土人情的文章及其文化负载词,以新奇的、陌生化的内容以达到吸引外国读者的目的,并为其在中国的商贸往来、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政策调整提供指导信息。
在自然物质文化词汇方面,尤其是以广东的地理文化特色为主要报道对象。《广东年鉴》开篇便以动态的视角介绍广东口岸的地理环境与建筑:从船只靠岸的“南湾”及其海关“南湾口”、管理海岸的“军民府”,到官员在澳门的驻地“公馆”;从介绍“九州洋”“零丁洋”“狮子洋”,到船舶的固定停靠地“黄埔关口”[6],运用文化负载词全面呈现广东口岸的地理方位。《中国丛报》在《广州介绍》栏目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广东省城”的地理分布状况与历史流变:连接城市北岸“珠江”与城中水系的 “虎门”“交趾”“岭南”“南海”“南粤”“百越”等称呼的并行,“羊城”的由来,“城北门”“太平门”“五仙门”“小南门”等十六处城门,以及“飞龙街”“军龙街”“花街”等街巷的介绍。[7]文末更配以广东城市与郊区地图,直观地展现广东的地理文化负载词。
岭南的社会生活文化是当时报人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因此报刊文章中收录了大量政治与经济文化相关的文化负载词。《广东政府评述》一文就详细描述了西方读者所关心的广东政治机构的设置与各自职能:作为“三司”的“布政司”“按察司”“盐运司”,地方政府首脑“总督”及其下属机构“抚院”,驻军首领“将军”及其副官“都统”,以及“提督”和“水师提督”[8]等。《中国丛报》不仅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分条罗列与阐释,还增加了对 “广州府知府”“南海县知县”“番禺县知县”[9]的介绍。
广州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商业中心,“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的集中地,《中国丛报》分别对“十三行”[10]中的“义和行”“集义行”“保和行”“丰泰行”“隆顺行”“宝顺行”“广源行”等行商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名号及其象征意义进行了描述。《印中搜闻》所刊载的《欧洲在华商行》还补充介绍了“燕子巢”“东生行”“旧公行”“吕宋行”“同孚行”与“黄旗行”[6]等在《中国丛报》中未提及的行商信息。
对于精神心理文化词汇,有关儒家文化与宗教风俗的内容颇为传教士报人所青睐。《广东杂志》以文化负载词——“功过格”[11]为主题,介绍了中国人功过互补的思想;《印中搜闻》在《命理》一文中,亦选用“功过格”一词作为论据,论证“善行逾增,恶行逾减”[12]的思想。还有“风水”[13]“佛”[14]“苍天”[15]“天后娘娘”[16]“观音”[16]“论语”[17]“三字经”[18]“四书”[17]“五经”[19]等文化负载词广泛散布于报刊文章中。可见作者善从中国民间风俗入手,考察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行为逻辑。
(二)语言层面的翻译策略
粤语是岭南方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古 (南北朝至唐宋)汉语语音,因而与元明清数年间因激烈的社会变革而产生剧变的近代北方汉语语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20];而英语世界的读者由于与之缺乏共同的意义空间,导致原语文化理解障碍。因此报人首先顺应了粤语的发音特点,在译介岭南文化负载词时采用了粤语注音的方式。
不同报人与编辑对文化负载词的注音方式不一,极易对读者形成误导,仅“十三行”一词,在《中国丛报》的《广州介绍》与《漫步广州》栏目中的注音就有所区别,分别为 shih-san hang[10]与Sheihsan hang[21];而同样报道了“十三行”的《印中搜闻》所采用的注音——shap-sam-hong[6]则更为不同。注音区别之大,“很不容易判定哪种是方言,是土话,或者是讹误”[22]。为了弥合中西文化的差异,传教士报人采用了粤语注音+直译、粤语注音+意译以及粤语注音+注解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以期最大化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1.粤语注音+直译
由于岭南文化负载词汇很难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对等词,且传教士报人对于岭南文化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有限,因此“名词+名词”的直译法可减少译者对文化的“过滤”作用,尽可能保留原语文化。
例1:风水(Fung shwùy)[13]
“风水”在中国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玄术,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中国杂志》编辑在游记中将“风水”一词直译为“风与水”(wind and water),译文简单直接但对于表达词汇的真正内涵依然欠佳,随后在行文中提供了相应解释性信息:“为墓葬挑选风水宝地与黄道吉日”[13],帮助读者消除疑惑。
例2:五仙观 (Woo-seen kwan)、光孝寺(Kwang-heaousze)、天后宫(Teen-how kung)、华林寺(Hwa-linsze)[18]
五仙观,“其名来源于很久以前,五位乘山羊降临广州的仙人”[18]。《中国丛报》编辑在专门介绍广州城庙宇的长文中,将“五仙观”直译为“五位仙人之道观”(temple of the Five Genii),并在后文讲述岭南流传的神话故事,介绍“五仙观”观名的由来,揭示名字文化内涵。文中介绍 “光孝寺”(temple of glory and filial duty)、“天后宫”(temple of the Queen of Heaven)、“华林寺”(the flowery forest)等建筑时采用了相同译法。
2.粤语注音+意译
(1)类比法
传教士报人利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词汇与岭南文化负载词进行类比,将原语词汇的属性迁移至目的语词汇,帮助读者充分理解岭南文化负载词丰富的文化意蕴。
例:秀才(sewtsae)[18]
《中国丛报》在介绍中国的文化体制时,以考生赴广东考试为个案窥探中国的科举考试现状。其中着重描述了这一群被称为“秀才”的考生,将其类比为西方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18],并利用双重否定not unlike修饰类比词master of arts,强调二者在文学修养、学术级别等属性的相似度高,便于西方读者在阅读时利用文化迁移,了解这类中国考生。
(2)增补法
音译文化负载词汇外,还通过增补或省略其所在句子的成分,保留词汇原语文化因子,让读者能深入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
例:保商(Pow-shrong)[23]
《对外商贸之规定》一文介绍了广州的保商制度,即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充当外国商船的保人。报道中不仅给出“保商”的音译(Pow-shrong),并增加了相关释义——“担保人或提供担保的商人(Surety or security merchants)”[23]作为插入语,让读者在深入阅读保商制度的施行原因与具体实施原则之前,先对该制度获得初步认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遵循一般读者的阅读逻辑。
(3)省略法
很多岭南文化负载词无法用简洁的词语表达,而插入大段的解释性信息违反翻译之准则,为保障行文通顺,传教士报人对文化负载词采用部分省略的译法。
例:节度使(Tseet-too-sze)[24]
《广东年鉴》一文对广东的历史朝代变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描述了广东遭遇的一次 “船祸”事件,为了避免打乱故事的叙述节奏,在译介历史上掌管广东的“节度使”一职时,并未展开过多介绍,而是采取省略的译法,直接将其意译为“当时的首领(the generals were then called)”[24],既保留原语文化的内涵,同时以最简洁顺畅的方式传递主要信息。
3.粤语注音+注解
(1)文本注解
通过对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词义、词性等进行客观透彻的阐释,实现对词汇内核的解构,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原语含义。
在《对外商贸之规定》一文中,作者主动解析了中国的多义字“行(Hong)”的含义:“去;行动;做交易;商业性交易发生的地方;政府许可经营的公司 (To go;to act;to transact;a place where business of a commercial nature is transacted;a company of merchants licenced by government)”[23],随后即点明“最后一项释义——经过政府许可、能与欧洲商人进行贸易往来的中国商人,即为 ‘行商’”[23]。短短两句话既介绍了“行”的词性与词义,又能引出正文介绍广州行商的内容。
(2)书内副文本
副文本是指 “在正文本和读者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的、用于展示作品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的材料”[25],包括边缘(书内)副文本(peritext)与后(外)副文本(epitext)。除正文之外,报刊中穿插大量以注释形式存在的边缘副文本,与正文本共同建构和生成意义,传递岭南文化的独特内涵。
在《漫步广东》一文中,作者为了保持游记行文的动态感,同时让西方读者悉知广东城市建筑与街区风貌,在提及“医灵庙(I‘ling temple)”[26]时,作者通过添加文外副文本注释:“‘医灵庙’是用于供奉‘伟大的医神’——‘医灵大帝’”[26],并引用中国人的传说,力求客观中立地对“医灵大帝”的由来与象征性进行说明。此处综合了历史背景注释与名物典制注释,作者的意图在于追求一种历史的真实和知识的真实,在不割裂行文节奏的前提下,帮助读者突破语言和知识难点,引导读者从侧面理解词汇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一)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译介方法启示
在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以尽量低的文化折扣实现传播目的是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先通过内容选择的方式遴选出最能展现岭南自然、社会和精神文化风貌特色的词汇,围绕其进行专门写作;再通过语言层面的翻译技巧补充与之相关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含义,揭示词语中蕴含的深层文化信息。一方面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同时为在华外国人提供生活服务,为西方的宗教与政府机构予以政策指导;另一方面则综合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充分表明作者观点,最大化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身负传播宗教信仰乃至国家对外扩张要求的传教士报人,在介绍岭南文化负载词时,不可避免地会以西方的价值取向作为报刊文章的把关原则,认为“他们的国家在压迫和暴力之下呻吟;他们的宫廷充斥着贿赂和不公正;他们的集市充满了欺诈和哄骗,他们的家里多的是小妾……他们的宇宙满是无知、懒惰、邪恶的修行者”[27],诸如此类的言论与思想暗藏于报刊文章中,“向在华外侨和欧美国家传达的中国就是一个地道的‘他者’的形象”[1],带有极强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其本质依然是宣扬西方基督教文明优于中国传统文化。
(三)对当今岭南文化走出去的借鉴意义
跨文化传播从根本上是为了实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意义共享,这不仅涉及语言层面的选择与翻译工作,更应以中西文化的差异为客观前提,将对话语境完整地放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才能充分而有效地把握其文化内涵。
在倡导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今天,面对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强势文化,以史为鉴、介绍岭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帮助岭南文化走出去便有了现实意义。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方的差异与文化鸿沟不断弥合,部分文化负载词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了原语文化中。既要保持这种可喜的跨文化交流的势头,还应广泛开拓跨文化交流的渠道,依靠岭南地区的侨胞与移民资源,提升岭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1]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69.
[2]郑剑顺.晚清史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3:327.
[3]蒋建国.报界旧闻[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8.
[4]白瑞华.中国报纸[M].王海,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33.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232.
[6]The European Factories[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22,3(20):1029,1030-1031.
[7]Description of the City of Canton[N].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3,2(4):145-156.
[8]On the Chineses Hades[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22,3(20):1034.
[9]Description of the City of Canton[N].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3,1(4):206.
[10]Description of the City of Canton [N].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3,2(7):304.
[11]Chinese Merits and Demerits[N].The Canton Miscellany,1831,(1):32.
[12]Doctrine ofFate [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21,3(16):813.
[13]The Village of Yang-T’han-Poo[N].The Chinese Miscellany,1845,(1):118.
[14]Opinion of a Chinese Priest Respecting Christ[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17,2(1):16.
[15]Ancient and Modern Pagans[N].The Canton Miscellany,1831,(2):68.
[16]The Queen of Heaven[N].The Indo-ChineseGleaner,1822,2(14):688.
[17]Bibliotheca Sinica [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20,2(10):517.
[18]Description of the City of Canton [N].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3,2(6):245,257-261.
[19]Articles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Canton[N]. 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3,2(6):454.
[20]周伟励.岭南词典——搜索岭南的柔软记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2.
[21]WalksaboutCanton[N].TheChinese Repository,1836,4(11):535.
[22]卫三畏.中国总论[M].陈俱,译.陈绛,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23.
[23]Regulations about Foreign Trade[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22,3(20):1032.
[24]Annuals of Canton[N].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21,3(18):944.
[25]GenetteGerard.Paratexts-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
[26]A Walk around the City of Canton[N].The Chinese Repository,1846,15(6):319.
[27]米怜.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18.
The Strateg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Lingnan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Newspaper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Zhang Liang&Ouyang Mingsi&Wang Ha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510006)
The English newspapers circulat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of China has widely introduced the contents about the history,geography,custom and religion of the south east China,Lingnan area,including three typ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of nature substances cultural vocabulary,society and life cultural vocabulary,mentality and spirit cultural vocabulary.Missionary newspapermen formed a whole se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when translating and reporting such culture-loaded words.In content selection,the newspaper authors at that time followed the strategy that took the target audience as oriented and highlighted the distinctive culture of Lingnan;In language translation,they adopted the styles of Cantonese phonetic notation combing with the literal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 and added comments,which helped the foreigners understand the unknown China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ingnan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English newspapers circulat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of China;cultureloaded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Lingnan culture
H03
A
1671-2862(2017)02-0059-07
2017-02-20
本文系2016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中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传播策略”(项目编号:16GWCXXM-55),2016年度“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中国风土人情对外译介的语用规律”(项目编号:pdjh2016b0171),2016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立项课题及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岭南风土人情对外译介策略研究——以《中国丛报》文本为例”(课题编号:2016GZY19)的研究成果。
张靓,女,湖北武汉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新闻;欧阳明思,女,云南昆明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新闻;王海,男,河南延津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中外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