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2-22 03:22:38冯晓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酶原达拉溶栓

冯晓丽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平舆 463400

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冯晓丽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平舆 463400

目的 观察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2016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1)观察2组治疗15 d、30 d和90 d后的NIHSS评分,在治疗15 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NIHSS评分为0~1)的患者所占比例为2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30 d、90 d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的不良情况1例,对照组3例。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采用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实验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超早期脑梗死;rt-PA;依达拉奉;血栓溶解疗法

脑梗死是脑血管类常见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并随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同时病情发展较快,其致残率和病死率也较高[1]。脑梗死主要是因脑部供血障碍出现缺血、缺氧而导致组织出现坏死或软化的情况[2]。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脑组织坏死或死亡,所以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尤其是对于3 h内患者的疗效显著,常被用于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3]。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组织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减小脑组织的损伤。本次实验通过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结合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6—2016-03我院收治的8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4],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且发病时间到溶栓时间≤4.5 h。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63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8~74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受累特征,患者意识清楚或嗜睡,NIHSS评分<25。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无出血倾向,无恶性肿瘤、无严重糖尿病史和妊娠,患者治疗前血压≤180/100 mmHg。参与实验的患者均签署同意书,2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行rt-PA(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的)静脉溶栓治疗。rt-PA的总量为0.7~0.9 mg/kg,将其1/10的剂量在1 min内进行静脉推注,余剂量在之后的1 h内静脉泵入。实验组在行溶栓治疗的同时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2次/d,连续治疗14 d,在此期间使用降颅内压、脑保护药,同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治疗。溶栓24 h后行头部CT复查,同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压等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治疗15 d、30 d和90 d后的NIHSS评分。疗效评定:临床治愈:患者的NIHSS评分为0,BI评分为100,可进行正常的上班工作。显效:NIHSS评分为0~1,BI评分>90,生活可完全自理者。有效:NIHSS评分2~9,BI评分>70,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存在明显进步者。无效:NIHSS评分≥10,BI评分<70,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或者持续恶化。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15 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NIHSS评分为0~1)的患者所占比例为28.21%,明显高于对照组1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30 d、90 d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情况(分别为35.90%、43.59%)也明显优于对照组(24.32%、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比较 2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观察,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比较 (n)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颅内出血的不良情况,实验组出现不良情况1例,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脑梗死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引起脑血流循环障碍,使得脑神经出现损坏的疾病。脑梗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通常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偏瘫、甚至会出现死亡等情况,给患者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5]。所以对脑梗死要及早诊治,避免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的坏死,要尽早消除血栓,恢复再灌注。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减轻脑缺血情况下血流灌注损伤时降低脑梗死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6]。

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在超早期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发病后4.5 h内,通过溶栓方式可使脑部血管再通,恢复脑部血液流动,对缺血半暗带进行挽救,缩小脑梗死的面积[7]。rt-PA是一种针对纤维蛋白特异性很强的溶栓制剂,它的作用与人体中天然的rt-PA相同,在和血栓中纤维素结合的同时,还与纤维素结合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有着高度的亲和性,在后者被降解的情况下,血栓的情况就被解除,所以它具有较好的局部性溶栓作用,在溶栓过程中应用rt-PA治疗效果远远优于抗凝治疗等药物,所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8]。

脑梗死缺血再灌注的情况下会出现兴奋性神经介质、炎症介质、大量的氧自由基对缺血再灌注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在大量氧自由基产生的情况下会引起脂质、蛋白质等过度氧化。在氧化不饱和脂肪酸时会对神经细胞膜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进而诱导神经细胞的进一步凋亡,对脑组织造成损伤[9]。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可起到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可减轻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伤,进而起到减轻脑部缺血,抑制脑水肿,降低脑组织损伤的作用[10]。

本次实验通过不同的溶栓方式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治疗时发现,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NIHSS评分为0~1)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选用溶栓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可减小再灌注对患者的伤害。

综上所述,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选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临床效果好,可有效减小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刘希奇.CT灌注扫描对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00-102.

[2] 祁瑞芳.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 070-2 071.

[3] 殷文明,张小宁.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4):1 629-1 634.

[4] 李欣,李雯,刘凌云.依达拉奉联合rt-PA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 287-3 288.

[5] 林清原,杨继党.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静脉溶栓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6):900-902.

[6] 王瑞明,冯为民,欧阳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2):160-163.

[7] 肖凯文,唐玉兰,张先龙.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 595-2 597.

[8] 喻小红,张临洪.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 315-1 317.

[9] 田强,张美增.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96-198.

[10] 郭海志,李小勇.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02例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12):236-237.

(收稿2016-07-22)

R743.33

B

1673-5110(2017)02-0102-03

猜你喜欢
酶原达拉溶栓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山东医药(2015年40期)2015-02-28 14:28:47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