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好”的本义分析

2017-02-22 08:24府婷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23
名作欣赏 2017年6期
关键词:本义生育男子

⊙ 府婷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 310023]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好”的本义分析

⊙ 府婷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 310023]

“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关于它的本义也有多个解说,大致以下三种最为常见:“貌美”说;“生育美”说;“爱情美”说。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好”的本义。

好 女 子 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自古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除去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导致词义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开放,词义发生了一定的演变,可以从某些词的意义上得到反映,在其演变的过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蕴含。“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据不完全统计,在《尚书》中出现11次,在《诗经》中出现44次,在《老子》中出现3次,《论语》一书中出现30次。归纳起来,“好”的主要含义有:容貌美、友好、喜爱等。但是关于“好”的本义在学术界争议较大,以下三种解释最为常见:“貌美”说;“生育美”说;“爱情美”说。下面我们将汉字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探其本义。

一、结合传统文化理解“好”中的“女”

《说文解字》把“好”解释为“美也”是否合理,可以从它的字形结构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讨论。“好”由“女”和“子”结合而成。从“女”的文字形体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好”字本义释为“女子貌美”似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解释。

“好”的涵义从女子之美到抽象的美,这一发展轨迹反映了社会秩序的建立和逐步规范是人类从伦理道德上来约束人的行为的一种体现,也是审美观念发展的一种反映。

二、“好”中“子”字的理解与传统文化内涵

“好”,会意,从女从子。从女,表示女性;从子,表示什么呢?不同的理解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代表“孩子”,有人认为代表“男人”。将“子”理解为“孩子”,这就造就了“生育美”之说;将“字”释为“男子”,造就“爱情美”之说。

(一)“生育美”说与传统文化

“好”还有一种常见的观点是“以能生育的女人为美”。左民安认为“从‘好’字的会意形式看,在古代很可能是以多子女的母亲为‘好’的”。

远古时代,战争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靠血缘关系才能维持生存群体,所以女子能够生育孩子传宗接代,使氏族的人口兴旺,这样的女子才是“好”女子。可见看出“好”蕴含了具备繁衍生育能力的意义,反映了先民对生殖崇拜的自然意识以及对于生育繁衍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先民所持有的实用理性精神。

并且从最早的“好”的图形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女人半跪着,抱着自己的孩子觉得很满足。这是从图上可以看到的最直观的内容,先民也许在造这个字的时候仅仅是想表达母爱的伟大。除此以外,这个字也可能是想表达当时母系社会的社会现实。这个图形在甲骨文之前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在商代之前,甚至比商代更早之前就已经有这个图形了,所以当时极有可能还处于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里,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孩子以母系为核心,跟着母亲生活。“好”刚好是一个“女”和一个“子”在一起。没有父亲的出现,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生活最好的体现。

从文字的结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来剖析这个“好”,将其中的一个部件“子”释为“孩子”,从而将“好”它的本义释为“女子生育之美”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二)“爱情美”说

“好”之本义还有“爱情美”说。陈炜湛认为“‘好’之本义当为青年男女——君子淑女相悦相爱之好,,这当然是‘洵美且乐’之事。故‘好’,男女之美事也”。

这是从“好”中的“子”所联想来的。在甲骨文中,“子”写作“图形”,像幼儿在襁褓之中,两手舞动,上像其头形,所以有人认为它代表孩子,将“好”的本义解释为“生育美”之说。但有人认为不仅仅代表幼儿,在很多古代典籍中成年男子亦称“子”。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中常见这种用法。在先秦典籍中也常常可见“子”作男子的通称。如《庄子·应帝王》:“阳子居见老聃。”释文:“子,男子通称也。”另外,“子”也是男子的美称,徐锴在《说文解字》中注曰:“子者,男子之美称。”杜预注:“子,男子之美称也。”“好”从女从子,即一男一女匹配组合而成,女是指“女子”义,“子”理所当然是以“成年男子”,凑成“好”字结构。那么,从女从子,即从女从男,一男一女相合才是“好”的本义,也就是男女相匹配,爱情之美。

唐金玲在《“好”字意义流变的文化内涵》中提出“好”的本义就应该释为“男女情爱美”之说。她认为《宋本玉篇》注:“好,又呼异切爱好也。”从后世“好”字读音的演变过程中能够发现它所涵盖的“男女情爱”之义。例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语大字典》中“逑”有“配偶”义。《小雅》:“妻子好合,如鼓瑟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笺》云:“好合,至意合也。”“好合”是同义互训的联绵词(好,古晓纽;古,古匣纽。声近可通),指夫妻情爱对合。

三、小结

汉字是一种“诗性文字”,对于它的阐释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就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除了从它的字形结构上分析探讨它的意义之外,还应该把这些结论放到当时的文化氛围中,结合当时的文化内涵,使之更为合理可信。

从中国的传统的文化角度来看,“好”字的三种本义似乎都能行通。但是,结合文字本身的字形构造以及在一些经典文献中的用例,我们较倾向于第一种释义,即“貌美说”。从“好”字本身的构造分析“从女从子”解释为“女子”;从传统的文化的角度来看,将“好”中的“女”理解为对女性的崇敬、倾慕,从而解释为“女子貌美”;并且在《诗经》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陌上桑》中有“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在《战国策·赵策三》中有“鬼侯有子而好”。最后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都将“好”的本义释为“貌美”,可信度较高。故从“好”字的字形构造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好”字的本义释为“女子貌美”较妥。

①胡超:《管窥〈说文·女部〉字中的文化》,《剑南文学》2011年版。

②左民安:《汉字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③王宏源《:字里乾坤》,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陈政《:字源谈趣》,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⑥陈炜湛《:古文字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⑧唐金玲《:“好”字意义流变的文化内涵》,《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2期。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姜纲要“.好”字本义辨正[J].文教资料,2008(10).

[5]张玉春.释“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作者:府婷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本义生育男子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年轻男子
韩嚼牙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