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践创新、校企联合”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2-21 15:44黄晓瑜
艺海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校企联合实践创新

黄晓瑜

[摘要]将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与企业紧密相联,从学生入校至学生毕业,高校与企业全程合作,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研讨与制定。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平台,课程改革为根本,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岗位要求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建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主线,立足高素质、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关键词]动画专业 实践创新 校企联合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近几年动画产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源源不断地涌现,对动画人才的要求更是水涨船高。由于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偏颇,使得很多动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重技术轻人文”、“重画面轻情节”、“重制作轻市场”、“重模仿轻创作”。对动画人才的培养更多关注技术制作,而相对忽视人文底蕴、艺术修养、市场管理和新技术的培养,无法培养出动画产业市场急需的创意人才、编剧人才、管理人才、营销策划人才等高端型复合型人才。

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原因,首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按产业实际需求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其次,学校在学生创作实践、创作技能、创意表现方面培养不充分,学生实践环节明显不足。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高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大量动画人才。但真正完全掌握动画技术且能熟练应用到创作中的毕业生却不到5成,一些毕业生有思想没技术,有些有技术没想法,导致动画人才市场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边是学生就业率始终在低位徘徊,一边是用人单位很难招到急需的专业人才。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高等院校认识到动画专业是与实践环节和市场密切联系的专业,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开发以及制定适应行业发展的考核体系等都要依托于企业、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将企业优势资源和优质学校教育质量结合起来,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具有较高技能的适应现代动画发展需要的熟练制作人才。打造形成具有较强实力与竞争力、面向社会服务的知名品牌和教育实体。

3.国外研究现状。目前,世界许多知名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日本在此方面有一定成效,已形成了符合自身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美国动画教育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教育着重强调设计思维在动画中的作用,重视对动画部分的认识、了解以及制作,重在培养创意,注重对整体动画的时间、步调、细节、情感、情节、造型,以及瞬间对张力和动作的把握。日本的学生所接受的动画教育一般是在高等动画院校或者研究所来完成的,他们的专业分得比较细,设有声音、漫画、动画、数码动画、游戏制作等学科,这些学校拥有大量的教学设备,拥有众多的非常有实力的教师讲授动画专业课程,学校还会定期邀请在动画业内的优秀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解目前动画发展的情况。

二、动画专业人才模式的培养目标

1.校企多角度合作,建立实践创新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多角度合作,与企业共建探索实施实践与创新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突出培养动画专业学生动画职业核心技能,突出学生所学专业的运用、创业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项目训练教学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改革。

2.强化学生创新提升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调整教学方式,在理论学习之外突出实际操作与项目实战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实践操作能力为中心的创新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教师将动画设计作业与企业项目结合起来,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和实践活动,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他们尽早融入社会实践当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高的动画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桂林丰富的动画产业资源,整合合作企业与高校优质的动画软硬件资源,根据动画行业实践性强、岗位繁多、学生个性化培养等原则,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实训计划,使用企业项目,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进行,从漫画插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动画特效等多方向进行系统化、企业化的实训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创新实践、校企联合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長期多方向、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构建基于企业典型产品开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坚持“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通过岗位描述、任务分析和能力定位,选取企业典型产品研发任务作为教学项目,构建融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用企业的生产实际引领教学。从承接公司素材库开发、交互绘本创作、动漫衍生产品制作等生产任务入手,按连续递进的方式设计每学期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使之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设计并落实每个阶段可进行的企业典型生产任务,校企合作共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深入高校、企业和省内外动漫产业园调查研究,围绕应用型动画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动画行业发展的实际,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基础知识性课程、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通识性课程、专业能力训练与提升课制定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每学期的企业典型产品生产研发计划,设置与学期课程紧密联系的企业实践环节,校企统筹安排教学与生产,共同组织、管理与考核,实现了“教学性”和“生产性”的有机结合。

2.紧扣行业需求,引项目进课堂,采用“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培养模式。学校充分发挥师资队伍、学生以及设备等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同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等,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内涵。按企业要求,大力投入,较早建立校内影视动画生产基地,成立动画项目组。引入适合的项目进课堂,教师带学生按企业要求教学生产,真刀实枪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成果产品化”和“双师培养同步化”。将实际生产项目融入课堂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熟悉工作岗位要求、内容、环境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合作成果获得合作企业的肯定与好评,为进一步开展长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形成良性循环。“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培养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项目,通过项目进行学习,积累了行业经验,技能提高快;项目进课堂使教师团队得到锻炼,提高了教师的行业管理经验,带动了队伍成长;突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实现了技能培养与理论教学相融通;合作办学进入良性循环,学校制度与经费的保障吸引了众多企业与我们寻求合作。

3.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深度合作,采用“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社会资源,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跨越。从大四开始实施,企业派一线能手到学校开展教学,完全按企业工作流程指导学生完成动画片,学生专业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成果产品化,效益可观,经常在主流动画媒体播映,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显著增强。“订单”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完全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针对性强、成功率高;合作企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未来员工,最能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的积极性高;学生完全在企业化工作环境与要求下学习,缩小了学生进入动画公司必须经历的实习磨合期,学生毕业即可直接到相关岗位工作,责任感强。

4.以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校企联合的新机制

虽然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单位是高校,但是由于基地承载了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化职业培训、企业化项目制作等多项职能,其管理模式不能按照传统的合作模式,应该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提升基地“自我造血”的能力。

高校和企业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高校优质师资和设备资源,由企业注资建设企业专属研发中心,承担企业的部分研发工作、培训工作,增加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校企联合实践创新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计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实践育人的探索与改革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