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波(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浙江绍兴 312000)
古希腊哲学家教学方法的借鉴意义
彭爱波(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浙江绍兴 312000)
在探求哲学教学方法、优化哲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哲学家及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高中哲学教学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注重反思和沉思、亚里士多德创立并倡导的逍遥学派的教学方法,都可以与高中哲学教学过程相结合,使教学更灵动高效。
“产婆术”;反思与沉思;逍遥学派;哲学课堂
囿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生活与哲学》模块内容较之其他三个必修模块,体现出与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师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奠基人,尽管由于流派和时代的差异,他们的思想与今天的高中哲学教材中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同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在帮助准确理解哲学观点、攻克哲学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方面,古希腊哲学家在传播其思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向其弟子传道授业时,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学生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帮助学生将自身已有的知识深化、成型的助产士。这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根据学生已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理解生成新的知识的过程,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产婆术”或“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帮助他们理解哲学道理的最佳材料,通过帮助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加深和对偏差的纠正,可以生成对哲学问题新的更深刻的理解。在教授《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单元“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内容时,基于学生对于实践与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堂中就有了以下的对话过程。
教师发问:什么是真理?我们如何才能得知一个认识是真理?
生1 1:那些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就是真理。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师:凡是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都是真理吗?
生1 1(略沉思后):好像不是。被实践检验过是错误的,就不是真理;若检验是正确的,就是真理。
师:你的观点是,经过实践检验后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没有被实践检验过的,都不是真理吗?
生1 1:也不一定。
师:如何理解呢?
生1 1(思考后):未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中,也可能有真理,也可能是谬误。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有待实践的检验。
师:究竟什么是真理呢?哪位同学来给“真理”下一个定义?
生2 2:真理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生3 3:“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后是“正确的认识”才是真理。
上述难点的突破就在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对已有认识偏差进行纠正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整个过程教师未将自己的观点囫囵交予学生,教师只是发问者,而最终的结论是学生共同得出的。这一过程体现了哲学课堂的生机与成长,使哲学观点的获得鲜活而深刻。“产婆术”不同于一般的对话教学,前者更注重思维含量和教师的引导。教师仅指出学生观点中的问题和不足,问题的结论都由学生思考而得出,教师的发问和设疑只是起辅助作用,对于突破学生思维阻点,却又不可或缺。
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在自然科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观点给我们以启发。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由天赋发展而来,而概念和真理更是纯思维的产物。因此,柏拉图特别注重理性的训练,反思和沉思更是反复出现在其教育论著中。他认为,理性的知识唯有通过反思与沉思,才能实现融会贯通,思想和认识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简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这一方法对于哲学的教学尤为重要和可贵。
哲学不是仅通过教师口耳相传就完全能够完成的教学过程,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哲学更强调观点的领悟和内化。受到柏拉图思想的启发,笔者认为,在哲学的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留足学生课堂思考和课后反思的时间,以解决哲学教学存在的肤浅、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尤其是不会迁移而造成难以应对考试时较难的考题等问题。例如在进行哲学第三单元辩证法的矛盾观的知识整合时,新课授完后,留给学生思考,矛盾观的原理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回顾观点本身的内涵,从而能有效找出这些深刻道理之间的联系,有些同学就能通过一定时间的反思和沉思,得出如下结论:“矛盾观”的第一个观点,也就是任何事物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与“矛盾内部包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观点是相通的,只是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也有些同学通过思考发现,矛盾观的“矛盾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即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问题,不能回避问题,而应该解决问题,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也是有内在联系的。经过深刻的反思,学生体会到了追求智慧的快乐,深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锤炼。
柏拉图的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哲学观点的整合,还可用于知识和观点之间的类比与区别。笔者所在学校同组的资深教师总要在一部分内容上好以后,留足时间,让学生冷静思考,如比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这样的深度思维训练通常都能取得良好效果,让教师欣喜,让学生信心倍增。甚至有思维能力特别强的同学,探求《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并颇为自得地与教师和同学们分享。思考着是快乐的,同学们都很惊讶,原来静下心来思考,能发现教材编写的层次感。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或是越俎代庖地代替他们思考,其实他们的思维潜力很大,只需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高中哲学教学过程是否只能局限于教室这一方寸之地,还是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之间去亲历、去体会?在西方教学还没有建立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与弟子交流思想、传递智慧都是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进行,不受“课堂”这一区域束缚。在郊外、花园、林荫小道上,师生交谈的话题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包,教学过程逍遥而浪漫。这一教学过程和流派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逍遥学派”。哲学模块有其特殊性,对于从小学起一直封闭在教室的中学生来说,凭想象和教师引入课堂的二手经验,某些抽象而深刻的哲学道理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度。打破这一局限,逍遥学派的教学方法给了笔者一定的启发。
例如,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这一内容时,笔者就积极寻找一个能将学生带出教室甚至带出校园的契机。恰逢秋天,学校组织高二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徒步去湖边的公园野餐郊游。作为班主任,就借此机会进行了“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教学过程。在公园里,师生一起围成一圈,气氛热烈又和谐,笔者问同学们:“沿途中都看到了哪些事物?”学生回答,看到了大自然,绿中带黄的树叶,忙碌的人们,公园湖水的小小波浪,路上奔跑的汽车等等。笔者又引导他们对这些事物进行归类,有一些是自然界的事物,有一些是人类社会的事物,并发问:“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发表意见。其中一位同学说,前天、昨天,我们没来的时候,这些事物就存在了。笔者发现了一个生成的契机:“仔细想想,它们是真的一直存在的吗?将来也会一直存在吗?”这一问题并未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交流以后得出结论,过去的公园和周围的一切不是这个样子,将来也会发生变化。通过与学生看似随意的交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叶子由绿变黄,湖水随风泛起涟漪,人们行色匆匆,路上的汽车疾驰而过,这些都是显著的变化。社会在进步,人事永变迁,时间总是在流逝,这是不显著的变化。通过亲眼所见,学生更深刻地懂得了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的道理。同样,对于“相对静止”的学习,师生也可以从周围俯拾即是的事例中开展。整个教学过程酣畅而顺利,学生参与度也非常高。
逍遥学派的这种开阔的教学环境的选择、随意而饱含深意的教学方法还可以用于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学习过程。生物课上,生物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调查校园里的生态系统。下一节政治课上,教师就可以此为话题,与学生探讨生态系统之间事物的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态系统的存在对人类的影响,如何优化生态系统,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改变具体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从而造福人类等,如此一来,师生共同顺利地完成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观点的学习过程。借用鲜活的事例,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为哲学教学带来源头活水。诚然,在教室里通过课件引入事物和案例,师生也同样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更为轻松和广阔的环境里,学生自己寻找鲜活事例来完成对观点的理解,记忆更为深刻,也使学生收获到学习哲学的方法,就是从生活中找例证,在观点中体验生活,懂得哲学就是来自生活实践,是对整个世界进行概括和总结。
无论考试制度和课程如何变化,求新和多变永远是政治课堂不变的追求。任何程式化、教学方式固定化的做法都是应该摈弃的。借鉴古希腊哲学家古老而依旧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经验中收获新的经验,从思想中思考新的思想,善于吸收借鉴,高中哲学课堂才能风格独特、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