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7-02-17 08:58唐春燕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润泽留白安静

唐春燕

摘 要:随着对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太过于浮躁,该回归本真的时候了。安静的语文课堂,是时代的呼声,是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安静;留白;润泽;语文本体

安静是一种课堂的留白艺术;安靜是一种润泽课堂的时空;安静是一种语文本体的回归。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热闹非凡,光电声响齐聚,多媒体技术辅助,一切都按照老师预先设定的轨道顺畅地运行,多数学生还没有读透文本,一些“话语领袖”就应声而起;小组合作、同桌交流流于形式;更有一些公开课中的教师,无视“儿童立场”,一味展示解读文本的深厚“功力”。很多示范课、展示课、比赛课,更是大容量快节奏,一环紧扣一环,学生随着教师一路“浮光掠影”,心灵深处留下的东西却寥寥无几。

随着对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太过于浮躁,该回归本真的时候了。相信,听过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他的阅读课堂显得安静、简约,课堂上多媒体屏幕也朴素无华,板书仅仅是要言不烦的课文题目和高度概括文章主线的非常人、非常景、非常情等。蒋老师不在课堂上刻意追求一些技巧性的环节,是紧贴课文教语文,过程中常有“安静”,给学生留出了很多阅读思考的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探索者让自己的课堂回归安静,甚至在万人瞩目的公开课上留出了大量的空白。

可见,安静的语文课堂,是时代的呼声,是学生的需要。

安静的课堂并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礼记·杂记》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果说热闹是张,则安静是驰。安静的课堂,更强调的是一种有节奏的、张弛有度的、自然的课堂。

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认为,课堂教学空间至少有六个悖论张力,其中一个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他说:“文字在教学中不是唯一的交流媒介——我们也可以用沉默教学。”我们总以为,大家出了错才会沉默,于是总是急于去打破沉默。其实并非如此:“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作为一种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帕克帕尔默说:“在我们打破沉默的那一刻,我阻止了所有真实学习的机会。当我的学生指出我总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怎么会精心思考他们自己的想法呢?”课堂上保持适时的沉默和安静,不仅有助于教,更有助于学。

一、安静是一种课堂的留白艺术

留白,在美术和书法中是“计白以当黑”,在音乐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中的留白,便是恰到好处的安静,是学生给自己的思考、感悟、反省、记录、整理的时间。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说“学贵有得”,而我认为“学贵自得”,阅读是极其个性化的求知行为,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的阅历、志趣、爱好及领悟能力都不同,所以他们从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当孩子欣赏完那气势磅礴、力量雄奇的画面,他们的心灵完全被震撼了,就像文中的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此刻,教室里也出奇的寂静,如果此时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只会让孩子心生反感,扼杀他们获得感受的权利和自由。不如赐予他们一片安静,让他们在寂静中慢慢回味,也许半分钟,也许一分钟……孩子们渐渐地活跃了,此时的表达也更流畅:“太壮阔了!这鼓声简直敲到我心里了。”“我第一次发现,力量也充满了美感!”小诗人王凡甚至用上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诗句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充裕的时间让孩子们回味,充裕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这样的留白会彰显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给学生创造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带给我们更多想要的东西。

如果课堂中只有过于致密的言语,只会导致教学话语的“富营养化”,并且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状况,教师急得满头大汗,学生在聒噪中渐生倦怠,最后只能将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课堂效率则大打折扣。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孔子的理论进一步说明,只有学生独立思考后产生问题,急切地想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共同探讨,才可能一举打破往昔启而不发、沉默寡言的教学气氛,取得良好的实效。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留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适时的安静,如一股清新之风,从课堂和学生的心田吹过,带来无限生机;又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留白必不可少!

二、安静是一种润泽课堂的时空

“润泽的课堂”来自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润泽,就是适合种子生长的环境。如果学生是一颗颗小种子,那么润泽的教室就是那片适合种子生长的土壤,这片土壤里所具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让大家都感到舒心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我们现在的教室里缺少这样“润泽”的感觉,至少有一部分孩子,他们不能安心地、无拘无束地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害怕,怕自己答错问题,把作业做错,害怕自己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曾经在我的教室里,老师和学生是对立的,为了教育功利,所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都不过成了冠冕堂皇的空口号。

润泽的教室,最动人的是“构筑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后”为题自己编一段故事。思考良久,学生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一片小手林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老师就点了他的名。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好,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让我们来听听他没说完的话吧。他在日记中写道:“……只见高大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小河里流淌着乌黑发臭的废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氣味。昔日的小伙伴小鱼、小虾、螃蟹都不见了,只剩下青蛙孤零零的一个,它很害怕,它觉得还是井里好,于是又跳回了井里。”

多么富有现实意义而又极具创新意识的一段话,就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信赖,没有了倾听机会,而被扼杀在摇篮里。我想,随之熄灭的,还有那个孩子微弱的自信之灯吧。

课堂上的安静是一种信任,课堂上的倾听是容忍,只在当老师的会倾听,他的孩子才学会倾听,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备的一种境界。

三、安静是一种语文本体的回归

“语文”从字面上理解即“语言”和“文字”,语文学习最根本的着眼点、着力点都应在语言文字上。无论教学怎么改革,学习方式如何变革,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指出的: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过分追求热闹的语文课堂,片面理解“用教材教”“超越文本”“整合课程资源”等新课程理念,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多媒体课件大行其道。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活动形式多样。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涵咏,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听、说、读、写诸项活动未能扎实进行,尤其是写,更是难有一席之地。语文学科在这样的课堂再次迷失了自身,丢失了本性,异化了本质。

课堂设置“安静”,把“写”挤进课堂,有利于语文本体的回归。在“安静”中,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和整洁,激发学生把字写好;在“安静”中,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让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在“安静”中,注重能力迁移,强化读写结合,使写话、写段的历练融入文本理解过程中,实现双赢。这样的“安静”,可以使语文课堂在浮躁中保持本性,“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教学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歌时,我没有采取常规的教学手段——介绍作者、听配乐朗读、理解赏析,而是给学生半节多课时间,让他们阅读资料——《明朝那些事》中的片段,品读诗歌,发挥想象,用文字描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景。教室里安静无声,但是学生都兴奋而忙碌,充满了挑战感;教师也充满期待,不时浏览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或给予评价。一节课,学生不仅仅读懂这首诗的诗意,更感叹于谦这位充满英雄色彩人物的悲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明朝也对学生掀开了一角,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真是一种无声而美好的境界呀!

当然,教师要彻底“治愈”自己的课堂教学“多语症”,达到惜言如金的高度,要甘于放弃那繁荣而热闹的课堂,回归语文教学之本真,绝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这是一种极高的教育艺术境界,是集多种素养于一身的结果,是对课堂教学全新的评价机制。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参考文献: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猜你喜欢
润泽留白安静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induced the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modification in Pt/Co based multilayers∗
楼上请安静
郑润泽作品
书香诗韵 润泽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