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霞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基于平行文本的人物描写替代现象探究
——以余华小说《兄弟》为例
张星霞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通过对比双语平行文本,对《兄弟》英译本中人称和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替代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别和语篇衔接特色:汉语多重复,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英语往往采用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来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同类事物,并连接上下文。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使用手段远远比汉语丰富。针对这种差异,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平衡替换与重复手法的使用,使得译文简洁、有力,从而使得译文符合译入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双语平行文本;人称;人物语言动作;替代;《兄弟》
一
在语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需要重复的内容,但是内容的重复会使文章显得拖拉、反复,因此经常会出现替代的衔接手段[1]。替代就是用代替形式来取代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某一个成分。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还可以使语篇的衔接更加连贯。采用替换的形式是用英语说话或写作的一项重要原则[2]。英语和汉语在替换的使用频率和手段上有所不同,因此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既需要译者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原文中重复的部分,也要根据目标语的语篇衔接特色恰当地使用替代的手法来呈现原文的意义,提高译文的质量。美国汉学家罗鹏与周成荫合译的余华的小说《兄弟》英译本中替代手法的使用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不同的语篇衔接特色的结果。
二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英语往往采用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来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过同类事物,并连接上下文。在众多的替代形式中,名词性替代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替代形式。它指的是用代词或某些名词来取代名词或者名词短语。英语中常用第三人称代词或非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不定代词等来避免重复。本节选取了《兄弟》双语平行文本的第七十部分,并以主要人物为例,对其英译本中人称替代现象进行分析。
表1 《兄弟》人称词频的比较
从表1的数据来看,“李光头”在原文中出现了17次,在译文中仅出现了14次;“宋钢”在原文中出现了8次,译文中仅出现了7次;“林红”在原文中出现了19次,在译文中仅出现了9次。那么,这些少了的部分究竟去哪儿了呢?
表2 《兄弟》英译本中人称的替代
通过对表2几个例子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少了的部分被第三人称代词给替代了。每一个人物在译文中都有相应的代词。例如,在例1中,原文“李光头”出现了两次,而译者在处理第二个“李光头”的时候,巧妙地将其处理成了第三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在例2中,“宋钢”一连出现了三次,而译者将后两个分别处理成“him”和“he”,即第三人称代词的宾格和主格形式;在例3中,“林红”也一连出现了三次,译者还是将后两个处理成了相应的第三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替代手法的使用频率极高,而汉语则多重复。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兄弟》及其英译本中随处可见。译者通过对人称的替代,减少了重复,使译文变得简洁,同时也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但这并不是说,汉语中就不存在着替代的现象,英语中就不存在着重复的现象。汉语中有时也使用替代,英语中有时也使用重复,例如:
表3 《兄弟》英译本中人称的重复
从表3的例子来看,英语中也有不使用替代手法的时候。尽管例1和例2中只涉及到李光头和林红两个人,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仍然不厌其烦地将例1中的第二个“李光头”处理成“Baldy Li”,
将例2中的第二个“林红”处理成“Lin Hong”,将第二个“李光头”处理成“Baldy Li”。可以说,作者是一一对应着翻译的。在这里,译者并没有采用替代的手法,而这恰恰是他的有意为之。在翻译时,除了要注意译文的简洁性,还应当考虑语篇的衔接性。尽管在相应的地方使用人称代词对前文中已经出现过的人物进行替代并没有语法上的错误,却会削弱译文的艺术性。表2中人称代词使用的前提是它们离前文已经出现过的同样的人物距离非常近,而译者并没有用人称代词对表3中的三个例句的划线部分进行替代,是因为它们距离前文已经出现过的同样的人物较远。如果使用代词进行替代,就会使语句的过渡和衔接显得很不自然,行文也容易变得单调。例3中的第二个“李光头”也直接被翻译成了“Baldy Li”,除了这个原因,还因为这个句子里有三个人物:除了李光头和林红,还有宋钢。李光头和宋钢都是男的,如果使用人称代词“he”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清的情况。另外,第二个“李光头”前有个定语“强劲的”,在翻译时是不可以省略的,而人称代词之前又是不可以添加定语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此处也不宜使用人称代词。因此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以偏概全,在遇到反复出现的人物时全部使用人称代词,有的时候也需要保留原文中重复的部分,以有效避免句际间衔接失当、行文搭配不当等问题。
三
(一)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是另一种常见的替代形式,它指的是用动词的替代词来取代动词或者动词短语,这通常由代动词、复合代动词以及替代句型来完成。本节以《兄弟》双语平行文本第十部分和第七十部分的人物动作描写部分为例,对其英译本中动词性替代现象进行分析。
表4 《兄弟》英译本中的动词性替代
代动词指的是“do”,复合代动词包括“do so”,“do it”,“do that”,“do this”和“do the same”,替代句型包括“so+do+主语”、“so+be+主语”、“so+主语+be”、“so+will+主语”、“so+主语+will”等结构[3]。在表4中的两个句子中,译者都使用了复合代动词“do it”,以替代前面出现过的动词短语:例1中的“do it”指的是快速做动作这一件事,尽管原文中没有直接表达,但我们可以读出这层意思;例2中的“do it”替代的是前面的“make love”。例2使用了替代的手法,除了考虑到译文的简洁性,还考虑到了文学形象在域外的构建问题。由于《兄弟》原著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词汇,自其问世以来便引来大面积非议,在国内屡遭诟病,许多评论家都对其持否定的态度,因为这会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破坏中国在其他国家面前的形象。因此,为了维护中国的东方君子形象,在翻译时,就要在忠实传达原作意义的基础上,适当地通过替换、隐化、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和谐掉一些敏感的字眼,减少它们出现的频率。例2中,“做爱”一词一连出现了四次,而在译文中,“make love”只出现了一次,其余的几次分别依据“做爱”一词在句子中的成分,被处理成了非人称代词“it”、指示代词“that”和复合代动词“do it”。这样既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又使画面得到了缓和,以至于不会使李光头这个人物的猥琐形象过于突出。毕竟,在小说的其他地方还有许多能让他尽情“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分句性替代
用替代词来取代分句或分句的一部分的替代手法叫做分句性替代,这些替代词有取代充当宾语的“that”从句的“so”或“not”,有取代条件从句的“if so”或“if not”,有取代分句的一部分的“as”,还有取代整个分句的“this”或“that”。本节以《兄弟》双语平行文本第四十二部分的人物语言描写部分为例,对其英译本中分句性替代现象进行分析。
分句性替代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引语替代、条件替代和情态替代。表5中的两个句子就是使用“this”和“that”取代前面出现的直接引语的例子。在例1中,“this”用来替代李光头说的话“I get bored to death if I hide out at home”;在例2中,“that”用来替代李光头说的话“不用客气”。其实,此处译者采取了增译的策略,增加了介词短语结构,使得译文语篇更加连贯,更具有逻辑性,符合英语语言形合的特征。但译者同时又使用了“this”和“that”来替代前面人物说过的话,避免了大量的重复。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平衡了增加与减少的关系,替代与重复的关系,从而使行文张弛有度。
四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替代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替代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即保留原有的重复形式、转换成替代衔接和增译。除了少数影响语篇衔接和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仍保留原有的重复形式,多数重复的部分都要转换成替代衔接。分句性替代在翻译中的转换相对灵活,如表5所示,可以在适当采取增译策略的基础上再进行替代。
然而,除了上述的三种翻译策略,还存在着一种策略,即省略。最后,笔者再次以《兄弟》双语平行文本第七十部分人物描写部分为例,探讨省略的翻译策略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在重复部分的运用。请看表6:
通过对表6中的三个句子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表1中少了的部分除了被第三人称代词给替代了,还有的其实是被省略了。在例1中,第二个“李光头”被省略,因为前面已经出现过一次“李光头”,因此不用再说明这是李光头的车,而且译者将第二个“黑色奔驰”直接翻译成了“car”,并在“car”之前添加了定冠词“the”,用来说明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辆车--有了定冠词,也就不需要使用第三人称所属格了;在例2和例3中,第二个“林红”没有被翻译出来,那是因为即使省略掉李光头说话的对象,只要通过结合上下文,读者也会知道,那就是对林红说的话。因此,只要在不影响语篇衔接性的前提下,选择省略会比转换成替代的衔接手段更为理想。由于汉语语言意合的特征,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省略现象,但即便如此,其表达的语义关系总是清晰明了的,并不影响读者对整段篇章的理解,而英语的省略必须以保持语篇结构的严谨性为前提。
五
总而言之,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遇到重复的部分,能省略则尽量省略,不能省略就采取替代的方式。译者必须要充分了解语篇结构,仔细分析语篇的内部衔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提升译文质量。
[1]Yu Hua.Brothers[M].London:Picador,2010.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3.
[3]吴叔尉,胡晓.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83.
H159
A
1671-6469(2017)-01-0068-05
2016-11-16
张星霞(1993-),女,浙江台州人,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英美文学。